季曉南
目前,中國的園區建設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關口,也處于一個新的發展選擇時機。如何把中國的園區建設經驗和成功做法推廣到“一帶一路”這個戰略之中,是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我認為要加快“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當然同時要借鑒中國成功園區的各方面經驗,來具體探索如何加快園區建設。
首先,堅持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一帶一路”倡議是拓展我國國際區域發展空間的重要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常態下實現我國動能轉換的重大舉措。同時,作為我國對外戰略的重大調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本身也需要通過創新發展來實現預期目標。這里的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更包括模式創新、平臺創新,尤其像國外的園區建設,把中國的經驗簡單照搬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不行的。通過合作模式、合作平臺的成功創新,對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也需要我們創新。比如中石油在云南昆明建了一個1300萬噸的煉油廠,如果投入運營,開工肯定是虧損的。怎么解決?只有創新思路。如果在緬甸建設一千萬噸的煉油廠,既幫助了緬甸的石油化工發展,也解決了昆明煉油廠加工運輸造成的虧損。所以,與“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結合起來,幫助緬甸建立石油化工園區,需要創新思路。
第二,是要注重協調發展。增強發展的協調性,既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客觀需要,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我國開放本身要做到內外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方面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重點強調綠色發展,倡導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既包括建設美麗中國,也包括中國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從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實踐來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十分重視綠色發展。
第四,是要開放發展。國際合作是強調雙向開放,像油氣合作,我們不僅僅成為油氣的買家,而且要積極參與油氣直接的投資開發。
最后,是共享發展,推進共享。互利共贏是我國對外開放推行的戰略,“一帶一路”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是沿線國家的“合唱”。這方面需要“走出去”的企業,包括園區建設要認真落實共享發展的原則。
(本文根據季曉南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上的發言整理,有刪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