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
“碳達峰、碳中和”等成為近期的熱點和關鍵詞。宋鑫告訴記者,他在今年的提案里也提到相關問題。他說,我國莊嚴承諾,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乃至本世紀中葉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那么作為業務與之緊密相連的中央企業,肯定在接下來會有一系列舉措,以積極展示中國決心、中國行動和中國水準。具體來說,將從三個方面著眼,助力實現全社會碳排放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
一是構建服務國家“碳中和”目標實現的產業和技術布局。持續提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化利用,著力開展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高碳及高能耗行業能效服務,強化區域能源供熱和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同時,我們將著眼于碳達峰后的碳中和需求,聯合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開展負碳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
二是積極引領和帶動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結合我們在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和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通過建設“零碳園區”“零碳建筑”,加快完善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體系,推動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企業的零碳發展模式,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樣板示范。
三是持續推動“碳中和”相關的標準、規范和機制建設。作為北京綠色交易所的股東,我們將充分發揮相關作用,積極參與國家碳交易市場建設。同時,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聯盟的首批成員單位,以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單位,我們將推動重點行業和區域達峰路徑制定和方法研究,推動氣候投融資制度體系設計,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氣候治理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提升國家“碳中和”愿景實現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力、引領力、貢獻力。
“十四五”期間,中國節能各業務單元將按照“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的思路,圍繞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線,著力提升專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做強做優節能與清潔供能傳統主業、做大做優生態環保核心主業、做精做優生命健康戰略機遇產業、做專做優綠色建筑承載平臺業務、做強做實科技服務創新業務、全面提升戰略支持能力。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中國節能組建成立了“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這既是中國節能在長江經濟帶中發揮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作用的任務要求,也是充分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未來,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將開展廣泛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生態產品核算體制機制等創新研究,制定一系列生態產品技術標準,豐富并完善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功能,打造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示范基地,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進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