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包裝大國,包裝工業年產值超過2.5萬億元,市場上包材用量較大,種類繁多,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未來,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包裝市場,伴隨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這一龐大市場正迎來新一輪變局。
近日,iPDE國際未來包裝展在廣州空港博覽中心開幕。本次展會以“國際、專業、探索、未來”為主題,匯聚全球包裝行業創新力量,引領潮流趨勢,共同探討和塑造包裝業的創新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
六大包裝主題論壇圍繞材料創新、包裝綠色變革、企業責任引領、市場消費轉型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等熱門話題和前沿技術展開討論。ICAS英格爾認證副總經理朱劍獲邀出席“責任引領未來ESG領導力論壇”,發表“ESG:包裝行業增長的新驅動力”主題演講,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深入闡述了包裝行業的綠色發展趨勢和ESG視角下包裝行業的新一輪經濟增長機會,通過分析了當前行業面臨的挑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ICAS英格爾認證的綠色轉型解決方案。
全球法規加碼:可持續包裝藍海初現
朱劍指出,環保意識的提高導致各國政策加碼。歐盟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包裝和包裝廢棄物的法規,旨在減少環境污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新的《歐盟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已于今年4月通過,新措施進一步推動了包裝的可持續性,減少包裝浪費,一些單一用途塑料包裝類型將從2030年1月1日起將被禁止,如未經加工的水果蔬菜包裝,食品飲料包裝等。
為支持綠色轉型,中國近年來也加快了政策部署,2023年11月八部門印發《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將加大力度扎實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持續推進廢舊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促進電商、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全面建立,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比例達到10%。
伴隨全球消費者環保意識日漸增強,更愿意為可持續包裝“買單”,也推動各大品牌企業將業務發展可持續性上升為公司戰略,積極推進綠色包裝的研發制造。據BCG在2020年進行的“全球消費者調研”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愿意為可持續產品支付更高價格。受環境影響,綠色包裝市場呈現一片藍海,“權威機構Fortunebusinessinsights發布,預計2024年全球綠色包裝市場規模將達到3119.9億美元,到2032年將增長至4627.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05%。”朱劍說道。
ESG績效作為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的量化工具,是企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評價指標,朱劍認為,ESG視角下包裝行業的增長潛力巨大,正在成為包裝行業增長的創新動力。他強調,“應該用ESG思維把所有行業做一遍”,通過ESG的理念賦能包裝行業的創新,如減重減量、回收利用、材料創新和重復使用等方式,促進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從而影響包裝材料全生命周期低碳化管理。“紙制品將逐步增多,成為替代傳統塑料的重要力量;傳統塑料將減少、生物基塑料將增多;金屬和玻璃是替代塑料制品的重要選項。這些是包裝材料結構變化的未來趨勢。”朱劍認為,ESG將成為推動包裝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不斷前行的重要抓手。
ESG融入業務管理,ICAS綠色轉型方案
在演講中,朱劍為包裝行業提供了具體性和操作性的指導,分享了ICAS英格爾認證在企業綠色轉型方面的專業服務能力和全面解決方案。ICAS英格爾認證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成立的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號召和3060戰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以可持續發展事業部為主導,大力推動綠色產品認證、雙碳服務、可持續發展認證、ESG服務等全域、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和定制化解決方案。
將ESG融入業務管理過程,是確保企業ESG績效實質性提升的重要實施路徑,國際主流標準可為企業進一步建立ESG管理運行體系,改進ESG績效提供參考依據。作為認證行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先行者,ICAS英格爾認證多次參與可持續發展相關標準體系的制定和編制,牽頭起草了《零碳工廠評價規范》、《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管理體系要求》、《廣東省綠色低碳企業評價規范》、《產品碳足跡光伏組件》等多項國家團體標準,提供了ESG管理活動的工具與實施路徑,憑借權威研究獲得廣泛認可,也為國內推動ESG工作、提升企業ESG管理水平創造了條件。
朱劍的演講為包裝行業的綠色變革帶來了新視角和新動力。他表示,希望ICAS英格爾認證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直面國際貿易規則挑戰和潛在風險,推動包裝行業實現綠色轉型,在全球包裝市場中加強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