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聚能源公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錨定新時代黨的建設和黨的組織路線總要求,持續強化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先鋒隊伍建設,將黨建工作與公司發供售一體化和新能源開發等工作深度融合,實踐形成“聚心、聚力、聚智、聚焦、聚神、聚勢”“六聚”黨建運行體系,實現黨建工作態勢持續活力充沛、聚勢勃發,決策落實執行力、黨建融合力、經營創效戰斗力、安全生產保障力、改革發展凝聚力、創先爭優競爭力有效提升,真正把黨的政治引領優勢、思想引領優勢、組織引領優勢轉化為企業改革發展優勢,為做強做優做大新能源和電力產業、打造兗礦能源五大主導產業重要支撐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品牌名稱:活力華聚
品牌釋義:Logo上方是一輪初升的太陽,下方是藍色的地平線。太陽呈噴薄而出、蓬勃向上之勢,象征華聚能源轉型發展前景無限美好,也象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六條光帶取黨旗黨徽顏色,寓意“聚心、聚力、聚智、聚焦、聚神、聚勢”六聚黨建運行體系。綠色地平線代表公司綠色能源、新興產業,寓意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品牌內涵
在國家“雙碳”目標指引下,華聚能源公司扛牢兗礦能源新能源產業發展重任,制定2025年“三個3”、2030年“三個1”發展規劃,確立打造綠色低碳綜合能源供應商和智慧運營服務商目標愿景,開啟轉型發展新征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通過“活力華聚”黨建品牌創建,深推“六聚”黨建運行體系,將黨的各項工作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有效激發制度活力、機制活力、隊伍活力、創新活力,實現企業發展后勁足、動力強、活力盛。
二、品牌創建背景
黨章中指出,國有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牢牢把握企業發展道路和方向,把促進企業生產經營作為黨建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完善現代國有企業制度。華聚能源公司黨委目前下設3個黨總支,17個黨支部,共有309名黨員,分布在山東省鄒城市、濟寧市任城區、菏澤市鄆城縣。面臨工作地點不同、人員較為分散、組織生活不集中等因素,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公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亟需以一體化理念謀劃黨建工作,以一體化思路優化資源配置,以一體化方式推動企業發展。
當前正值煤電一體化協同發展、能源清潔綠色低碳轉型的重大歷史機遇期,推動公司做強做優做大,需要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堅守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提振砥礪奮進的精神狀態,樹立引領爭先的價值追求,將黨的建設獨特優勢轉化為公司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
三、實踐路徑
(一)聚心強思想,在政治引領中凝聚共識。一是堅持政治引領。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鮮明的政治導向貫穿學習始終,以“第一議題”學習帶動“第一行動”落實。發揮黨委中心組示范帶動作用,推行理論中心組學習旁聽模式,提升學習成效。二是堅持思想引領。利用“三會一課”、學習強國等載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各級領導班子思想進一步統一,共識進一步凝聚。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守住管好各類意識形態陣地,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組織協調、各級黨組織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三是堅持宣傳引領。著眼于企業改革發展需要,大力倡樹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各級班子成員利用形勢任務宣講等形式,向干部職工講形勢任務、講前景目標、講責任措施,引導干部職工凝聚支持改革、擁護改革合力。
(二)聚力強基礎,在強基固本中筑牢堡壘。一是注重機制建設。下發《《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試行)》、修訂完善《黨建工作督導考核辦法》,按照“每季一督導一通報、半年一調研一黨課、年終一考評一問效”的原則,進一步細化黨建責任清單。建立完善公司黨委、基層黨總支和基層黨支部三級責任體系,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密切配合、政工部門具體負責、基層黨組織組織實施”的運行機制。二是注重支部建設。深入拓展“1+1”黨建共建渠道,與兗礦物流公司、濟二煤礦同上主題黨課,與兗礦物流公司開展黨員集中輪訓活動。以“一支部一特色”為抓手,深入開展“黨組織書記論壇”、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等活動,切實提升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水平。三是注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引導黨員在保供電、安全攻堅、機組大修等工作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黨的紀律、黨員義務、崗位建功、組織生活、政治學習、“量化記分、評星定級”等方面深抓黨員教育管理,同時實施“雙向培養”工程,把各類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各類骨干。
(三)聚智強人才,在素質引領中鍛造隊伍。一是在“引”上下工夫。進一步完善公開競聘上崗、后備人才培養機制,通過“掛職鍛煉”“以干代訓”等方式,暢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推行“導師帶徒”制度,加快構建“技術能手-首席技師-技能大師”梯度培養模式。二是在“育”上亮新招。實施“1546”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培養工程,通過輪崗交流、多崗位鍛煉、“專編專崗”等,力爭三年內:新招聘高校畢業生60人以上,且見習期滿經考核合格者全部聘任管理技術崗位;新提拔中層干部90后占比50%以上。三是在“用”上出實效。建立合理公平的“賽馬機制”,定期開展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活動,實現安全自主管控、技能操作水平“雙提升”。目前,管理人員中,高級職稱79人,中級職稱75人,占比66.9%。崗位工人中,特級/高級技師12人,技師105人,高級工187人,占比34.5%,推動形成高素質高水平人才隊伍。
(四)聚焦強安全,在保障生產中穩定向好。一是突出責任落實。嚴格落實抓安全工作主體責任,抓好反思討論、自查自糾、問題整改、考核評價等環節,構建黨政齊抓共管、責任層層落實整體合力。堅持安全關口前移,問題想在前、工作做在前,切實把安全措施抓實、抓牢、抓到位。二是突出教育落實。開展安全法規宣貫、安全警示教育、“黨員無‘三違’、支部無事故”、群眾安全工作互查等活動,促進安全紅線、底線意識根植于心。組織群監員、女工協管員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實現群眾安全工作閉環管理。三是突出督導落實。充分發揮“黨建+安全”作用,實施黨員包保“網格化”管理,常態化開展安全風險管控和反違章工作。將“黨員無三違、支部無事故”作為黨員星級評定、支部評優樹先的必備條件,黨員干部發揮“五帶頭”作用,營造安全穩定發展環境。
(五)聚神強作風,在風清氣正中實干擔當。一是強化政治定力,推進責任落實。聚焦關鍵環節制度建設,建立紀檢監察、企業內審、財務審計的“大監督”機制。制定《“5+N”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體系方案》,推動工作會商、聯合檢查、信息通報、重點問題督辦、懲處問責“五大機制”精準發力,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無禁區、全覆蓋。二是強化政治監督,保持高壓態勢。持之以恒壓緊壓實“兩個責任”,通過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廉潔承諾書、開展各類監督檢查、下發監督意見書等形式,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落實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制度,定期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廉潔文化創建、廉潔警示教育、法紀專題學習為載體,常態化抓實黨員干部廉政教育。三是強化正風肅紀,筑牢廉政屏障。開展“四項整治”行動,堵塞管理和制度漏洞。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大力倡導“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保障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持續抓好巡視問題跟蹤落實及長效機制建設,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六)聚勢抓落實,在督促督導中提質增效。一是工作落實制度化。制定跟進督辦制度,按照“專業對口、精準督查”的原則,實行歸口科室重點督辦,督察辦公室協調督辦。建立跟進督辦工作臺賬,實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段管控”,動態掌握工作執行情況。二是工作推進常態化。制定黨建工作一體化指標考評體系,每季度對各黨組織督導檢查,實現多部門聯動、多維度考評。三是工作考核層級化。堅持縱橫雙向評比的原則,運用季度考評、“一區兩崗”創建、黨員評星定級等載體,對黨員進行考核;運用年度支部考核、述職評議、民主評議等,對支部書記進行考核,實現“考事”有體系、有目標,“考人”有對照、有比較。
四、實際效果
(一)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持續提升。通過“活力華聚”黨建品牌建設,將品牌建設范圍覆蓋思想宣傳、安全保障、堡壘構筑、和諧建設、文明創建、產業發展、管理提升等各領域、各環節,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在基層落地生根。2023年,1個黨支部榮獲山東能源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3名黨員榮獲山東能源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名黨務工作者榮獲山東能源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5個基層黨支部榮獲兗礦能源先進基層黨支部稱號,5名黨員榮獲兗礦能源優秀共產黨員稱號,3名黨務工作者榮獲兗礦能源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個黨員先鋒崗獲得兗礦能源優秀黨員先鋒崗。各基層黨組織獲上級公司榮譽表彰,創往年之最。
(二)黨建工作與轉型發展融合提升。聚焦“新能源+煤電+電力服務”高質量發展使命,堅持將黨建融入中心工作,本部電廠機組實現機組無故障“零非停”,安全穩定經濟運行100天以上,創造省內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趙樓電廠二期成功納入《山東省煤電行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加速實現項目核準。鮑店、東灘、蒙達鐵路光伏項目成功并網運行,各項任務目標全面完成。公司被山能集團授予“2022年度先進單位”,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三)企業創新發展活力迸發提升。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暢通管理、技術、技能“三類人員”上升通道。9名職工評為兗礦能源首屆技能大師,兩名職工被能源集團評為“山能工匠”,人才隊伍建設活力有效激發。重點抓實科研立項攻關,1項科技成果獲得能源集團科技進步獎,四項科技成果獲得兗礦能源科技進步獎,三項行業標準在國家能源局發布。“大型濕式冷卻塔集成優化節能增效技術應用”項目獲得“2023年中國設備協會節能降碳標桿項目”,“汽輪機順序閥運行優化,降低機組汽耗率”榮獲山東能源一等獎,職工創新創效活力不斷迸發,公司發展動力更加充足。
(四)干部職工共謀發展合力凝聚提升。健全完善“民呼我為”等機制,深入推進“為群眾辦實事,為基層解難題”實踐活動,牽頭承辦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相繼在南屯、興隆莊、鮑店、東灘4家單位投運,為干部職工綠色出行充能續航。聚焦助力人才培養、提升職工工作生活質量、落實青年職工聯誼等方面,深入推進職工民生實事項目,用心用情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公司上下呈現出“提境界、比干勁、勇擔當、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創建單位:山東華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
案例研究組成員:靳道遠、龔德敏、鄧鑫、王海陽、孫瑤、劉麗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