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31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城市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論壇”首屆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期間,五糧液聯合同濟大學國家現代化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五糧液《“和美”研究報告》,系統展現“和美”理念的內涵和實踐意義,為共建和美未來貢獻智慧。

五糧液提倡的“和美”價值主張與開放合作、包容和諧、互利共贏的博鰲亞洲論壇理念高度契合。多年來,五糧液連續赴博鰲之約,以酒為媒、積極發聲,助力為形成新的“博鰲方案”貢獻“和美”力量。今年,五糧液與博鰲亞洲論壇組委會繼續保持最高級別合作,此次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榮譽戰略合作伙伴”和綠色發展大會“全球合作伙伴”“官方唯一指定白酒產品”,深度參與論壇系列活動。
和美種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曾從欽在發布會致辭時談到,“和美”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時的深邃思考與通達智慧,也深深影響著中國的釀酒史、中國的酒文化。五糧液發布《“和美”研究報告》,就是想進一步推進“和美”的持續性傳承、時代性闡釋、世界性轉化,為中國企業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探索一條新路徑。
“和美”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同濟大學國家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李舒對報告的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進行分享。五糧液《“和美”研究報告》囊括“和美”的溯源、“和美”的內涵、“和美”的現實意義三大部分,對五糧液“和美”源流進行了全面梳理,提煉了五糧液“和美”的定義和內涵,回答了“為什么是由五糧液而不是其他企業引領提出‘和美’”這一核心問題,通過系統構建五糧液“和美”理論框架和實踐體系,探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闡釋“和美”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走出去”的現實意義。
在發布會上,來自生態、文化、經濟、國際關系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和美”的時代價值與實踐意義,向世界傳遞來自中國的“和美”聲音。五糧液的“和美”理念引起了嘉賓們的熱烈反響和深入探討。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圖爾克對“和美”給予高度評價:“環境友好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五糧液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將自身發展與‘和美’這一基本理念聯系起來。這是一種開創而富有前瞻性的做法。‘和美’的前提是各種元素在平衡和創造性的關系中共存,換句話說,就是和諧相處。它指引我們積極合作,共謀福祉——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但都受到‘和美’精神的鼓舞。”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新華社原副社長嚴文斌、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培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程國強、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夏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等專家學者出席大會并表示,此次五糧液《“和美”研究報告》發布,是彰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綠色發展價值的有益探索,凸顯出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意識以及日益增長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近年來,五糧液堅持工業反哺農業,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和產業幫扶,持續推進農業種植規模化、現代化水平,努力推動打造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等新業態,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五糧液帶動上下游產業實現5000億元產值,幫助100萬人就業,累計建成超100萬畝五糧液專用糧基地,帶動輻射超17萬戶種植戶,實現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五糧液幫扶理塘縣、屏山縣、珙縣等地數十種農特產品出山出圈,2023年實現幫扶產業銷售額達1430余萬元,讓農民成為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參與者和受益人。
和美生態:助力城市綠色發展 多年來,五糧液持續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協同發展之路、共享發展之路,以能釀出美酒的標準想方設法保護好長江上游水質,持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進農業種植規模化、現代化水平,提升企業發展“含綠量”、降低“含碳量”,助推城市發展和城鄉融合,助力和美鄉村建設,擦亮“和美”底色,彰顯“和美”本色,淬煉“和美”成色。
五糧液多次投資參與宋公河、岷江生態修復項目,建設五糧液生態濕地,成為行業首家廢水生態處理的示范項目,每年補給生態用水超300萬立方米。到2025年,五糧液產業園區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預計提升到50%,碳排放強度下降30%,綜合能耗、冷卻水循環利用率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
“和美”不僅是中華文明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表現形式,也是五糧液基業長青的文化基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作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的中國民族品牌,五糧液正在以“和美實踐”,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助力“和美鄉村”建設、共同富裕,促進全球經濟綠色、可持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