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山東省能源局指導,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院”)、山東省能源規劃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電力行業協會、山東省能源研究會主辦的新型電力系統創新發展大會暨創新成果發布會在濟南山東大廈召開。
大會以“綠色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多位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共話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四大平行論壇分享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真知灼見,九項前沿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發布,多個國家高端智庫、創新中心、產業聯盟成立,共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能源領域技術迭代、產業升級、商業模式創新,胸懷“國之大者”,服務國之所需,為我國能源電力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海斌,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雷憲章,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朱德建,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岳建如,大唐山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林躍,華能山東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周亮,華電山東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安同溪,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科技園區專業委員會主任楊輝,山東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雷鳴,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信廳、能源局、地礦局,省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其他地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40余所高校、研究機構、省級協會,近40家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市屬企業等領導、代表和嘉賓近1000人現場參加,10萬余人次通過直播線上收看。山東院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鄭海村主持會議。
史玉波在致辭時指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尤為關鍵。本次大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聚合創新要素,整合創新資源,搭建思想碰撞和交流互鑒平臺,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能源科技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有機結合,破解科技轉化“最后一公里”難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將秉承國家能源戰略方針和戰略布局,充分發揮能源科技智庫作用,緊密聯系能源行業同仁,為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凝智聚力。
陳海斌表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本次大會聚焦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匯集各方共同開拓創新理念、探索路徑方法、展示前沿成果,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力。面向未來,國家電投將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持續服務國家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解決行業痛點、攻關關鍵技術,在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展現更大的擔當作為。
岳建如指出,山東省能源電力行業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圍繞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緊抓國家批復山東建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重要機遇,能源結構加快躍升、能源轉型提速優化、能源布局更具潛力、能源開發加力突破、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加快。本次大會是山東省能源科技工作領域的一項創新舉措和重要安排,希望全省能源行業以此為契機,在新型電力科技研發領域多出成果,為山東省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的科技支撐。
朱德建表示,本次大會分享前沿科技成果,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推動能源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山東大學將錨定國家重大戰略,勇擔科技強國使命,加強高端人才培養,開展優秀人才引進合作,不斷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助力國家能源轉型,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再建新功、再創佳績。
王雷鳴向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中國能源研究會、山東省能源局對本次大會的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向國家電投黨組和各級黨委、政府長期以來的關心指導,向各位大客戶、合作伙伴一直以來的支持幫助致以誠摯謝意。本次大會聚焦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既是對當前成果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山東院將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深化各方合作,聚力攻堅新型電力系統“卡脖子”技術,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在主旨演講環節,凌文院士圍繞建筑光伏一體化的背景、關鍵技術、探索與實踐等方面,作《建筑光伏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應用》主旨演講。雷憲章院士圍繞電氫耦合協調等方面,以視頻方式作《全時域儲能機制支撐新型電力系統》主旨演講。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碳中和科技委員會委員徐洪磊作《交能融合的發展趨勢與展望》專題分享,河海大學新能源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博導許昌作《風電規劃研究與應用》專題分享。
在成果發布環節,山東院國家示范630℃等級高效清潔發電技術、深遠海大容量浮式風機平臺創新技術、海上光伏發電創新實踐、綜合智慧能源低碳規劃與運行優化關鍵技術、交通強國建設之交能深度融合技術、綠電轉化全鏈條規劃設計關鍵技術、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的先進通信技術,山東大學、山東院大型燃煤電廠生物質耦合發電關鍵技術,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構網控制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高效運行關鍵技術共計9項科技創新成果正式發布,體現了能源電力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對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在授牌簽約環節,山東院與山東大學聯合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創新中心涵蓋山東院和山東大學共建的發電廠節能減排減碳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智慧能源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海上新能源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抽水蓄能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熔鹽儲換熱與多能互補濟南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充分發揮雙方人才、技術優勢,實現資源互補和共享,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打造校企聯合創新示范。
中國能源研究會山東綜合能源專家服務站揭牌成立。服務站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山東院、山東省能源研究會、山東省電力行業協會、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聯合建設,發揮中國能源研究會在能源領域高端智庫獨特優勢,推動山東省能源科技創新發展。
深遠海海上風電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創新聯盟由山東院等15家單位聯合組成,集合深遠海風電行業優勢資源,建立“政產學研用”合作新機制,打造專業化產業協作平臺、高能級技術創新平臺、高精尖人才培育平臺,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定海號”深遠海大容量浮式風機平臺發布暨中國船級社認證證書頒發儀式舉行。山東院與中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平行論壇環節,同步開展了“碳”尋突破、引領傳統能源綠色低碳技術,“碳”尋新源、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碳”尋支撐、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碳”尋融合,打造綜合智慧能源新質生產力4個論壇,邀請3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分享。
會前,人民日報、新華社、央廣網、中國新聞社、中國企業報、中國經濟導報、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央媒、省媒走進山東院,針對各項科技創新成果進行了深度專訪。會上,10余家知名媒體到會進行報道。
論·綠色發展,碳·美好未來。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在構建這一系統的過程中,對科技創新的渴求愈發強烈,迫切性也日益凸顯。讓我們乘著本次大會的春風,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凝聚創新合力、整合創新資源、加強創新合作,加快綠色能源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步伐,奏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最強音,繪就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