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教育數字化是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助推器,對于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0多年前,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簡稱“學分銀行”)正式揭牌運行,成為國內首家省市級終身教育學分銀行,使得學分銀行制度作為構建終身學習“立交橋”的理念首先在上海得到落地,并一直致力于研究構建終身教育學習者激勵機制,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作為學分銀行專家,上海網班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網班信息)聯合創始人、董事、總裁陳立娜在智慧城市建設及教育信息化領域深耕18余年,她帶領團隊關注技術的應用和創新,著力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通過數字化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多元化,個性化的教育解決方案,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全面發展。
推動區塊鏈技術落地教育領域
學分銀行平臺數據類型多,數量大、關聯性強、數據結果復雜。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數據的分析與捕捉,精準對接學習者需求,更好地助力全民終身學習?
對此,網班信息為學分銀行近500萬學習者構建了學習者畫像,學習者陣營,實現了學習資源個性化推送及職業生涯規劃。這個項目的建設助力上海學習型社會建設,對完善相關繼續教育政策制定、提升教育公共服務水平、賦能教育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定位于教育領域的專業IT服務商,網班信息聚焦包括數字產品及軟件服務、移動學習平臺、數字孿生應用、智慧校園及智慧課堂建設、教育大數據分析服務、區塊鏈技術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訓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測系統、教育數字基座建設及應用等,由公司主導建設和運行的EDC教育鏈和學分銀行率先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國內教育領域的落地應用。
近年來,在以人工智能LLM大語言模型和虛擬數字人等為代表的技術驅動下,陳立娜帶領團隊推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外語教學輔助平臺AI英語Go,融合了智能語音識別和語音轉換技術。網班平臺通過AI人機互動的方式進行語言教學的實訓和輔導,創造性地實現了自適應式的學習和個性化教學,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創新了AI+教育的應用場景,獲得社會各界好評。
在人工智能領域,陳立娜帶領團隊率先在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實現了AI輔助外語口語教學的落地應用場景,成為AI+教育的代表性應用。
整合資源完善教育環節
對上海數字化轉型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浸潤教育科技行業多年的陳立娜感同身受。首先,上海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儲備,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其次,上海的政府支持和政策環境較為友好,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探索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陳立娜也遇到過阻礙和瓶頸,如技術更新和人才培養困難等。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網班信息加強了技術研發和人才引進,加大投入和資源整合,不斷完善數字化轉型的各個環節。
作為上海市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婦代會代表,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專精特新領軍人才,陳立娜曾獲評上海現代服務業優秀青年企業家、上海市IT行業杰出企業家,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領軍先鋒”提名等榮譽。展望上海未來城市數字化轉型之路,陳立娜信心滿滿,同時認為應當加強創新和協同。“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需要不斷創新,引入先進技術和理念,提高城市數字化水平。同時,各方要加強合作,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合作機制,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進程。”
這過程中,陳立娜認為女性可以通過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更好地發揮作用。女性細心、耐心和體貼的特點,在推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尤為重要,有助于更注重細節、關注用戶體驗、傾聽員工聲音,促進團隊合作和創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