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到省營商環境建設局調研,在3樓辦事大廳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國務院總理李強2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會議指出,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圍繞整體優化目標,一體推進強市場促公平、強服務增便利、強法治穩預期、強開放提質量、強改革抓創新等工作。落實國務院會議精神,遼寧省快速行動,再次對營商環境展開“升級版”總動員工作。
遼寧優化營商環境 開展升級總動員 2月18日,遼寧在沈陽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動員大會,緊扣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主題進行戰斗總動員。會議要求,必須打好優化營商環境這個關鍵仗,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撒手锏”,優化政策服務,用好法治利劍,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遼寧省紀委監委下發《遼寧省紀委監委2024年營商環境監督行動方案》,推進2024年營商環境監督行動。2月18日對行動方案工作進展進行通報的結果,體現了遼寧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效果:
1月,遼寧省紀委監委第一批交辦營商環境“萬件清理”問題共4966個,已督促解決2536個,辦結率51.1%。從問題分類上看,訴求類、檢舉舉報類、涉法涉訴類問題分別占比89.7%、9.2%、1.1%。從問題類型上看,主要集中在破壞信用環境、執法環境、政務服務環境、經營環境方面,分別占問題總量的39.8%、17.6%、16.7%、10.0%,破壞監管環境、審批環境、司法環境、中介環境方面和其他問題,分別占比問題總量的6.1%、3.5%、1.6%、0.1%和4.6%。從反映主體來看,人民群眾反映問題2855個,已督促解決1765個,辦結率61.8%;市場主體反映問題1436個,已督促解決352個,辦結率24.5%。從有效終結問題情況上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完成問題回訪2536個,其中電話回訪實名投訴、舉報問題2016個,反饋滿意1994個,滿意率98.9%。1月,全省累計清償政府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違約拖欠各類賬款17.62億元,兌現政府未履行承諾233條,糾正司法領域不當執行問題21個,推動撥付逾期執行款0.54億元,納入黑名單中介機構2個。

大連市稅務大廳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服務
遼寧力抓營商環境 錯案賠償燃希望 在大力推動遼寧省營商環境監督行動背景下,筆者了解到一起舊案:
2009年,北京鴻大華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啟海在遼寧興城(興城,遼寧省轄縣級市,由葫蘆島市代管)開設分公司,興城市招商局協助鴻大華海注冊成立了砂石經銷公司并協助辦理海砂開采手續。2012年,國家海洋局向鴻大華海頒發《海域使用權證書》,明確鴻大華海是合法的海砂開采及銷售公司。同年,葫蘆島市、興城市均批復了鴻大華海投資建設興城港區,周邊配套物流和產業園區,郭啟海對興城一港兩園的投資規劃也在2012年啟動。海砂開采尚不足一年,2012年11月28日,葫蘆島市公安局突然對鴻大華海興城分公司進行搜查,之后又查封了鴻大華海北京公司。
2014年,公司多名人員被遼寧省興城市人民法院判處非法采礦罪獲有期徒刑,公司財產和收入被沒收,興城的一港兩園建設也陷入停滯和持續負債。郭啟海不解:鴻大華海申領了國家頒發的《海域使用權證書》,擁有合法的海砂開采權,怎么就成了非法采礦罪呢?于是他開始上訴,他決心討要回公平和正義。
黨的二十大在2022年10月召開,提出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之后的12月29日,遼寧省興城市人民法院終于對鴻大華海案重審改判,判決原審被告單位北京鴻大華海投資有限公司無罪,全部原審被告人無罪。郭啟海10年的維權和奔走終于收獲遲來的公正審判。
現在郭啟海遇到的問題是: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鴻大華海申請國家賠償的請求。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李哲峰律師表示,根據《國家賠償法》,理應對錯判案件的受害人依法依規進行合理賠償,各級執法機關如果推卸責任,不承擔、不作為,只會使錯判案件對社會輿論和社會法治危害越來越大。李哲峰說,鴻大華海案件的賠償申請是完全符合《國家賠償法》的程序和條件的,賠償義務機關的駁回是不合法的,“但是,遼寧現在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我們會向本級法院上級機關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申請,向上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相信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沈陽自貿區稅務局走進企業幫企助企
營商環境雖優化 新官理舊尚需過程 黨的二十大以來,遼寧省委堅持以政治生態的持續凈化、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根本好轉,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零容忍”。2022年開始,遼寧省紀委監委連續兩年聚焦營商環境開展監督行動,并以“一號文件”形式向社會公開發布。特別是2023年,遼寧省紀委監委聚焦“萬件清理”主題,出臺“十項監督措施”,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攻堅克難,推動營商環境監督行動持續深化,遼寧營商環境發生了重大轉變。
2023年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就提出,要在公正司法上動真格,始終牢記一切權力都有邊界、受監督,全面厘清權力清單,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讓各類經營主體吃下“定心丸”、大膽謀發展。會議指出“要勇于擔當、敢于斗爭,對于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的事,頂著壓力擔著責任也要干,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對不擔當、不作為的人堅決零容忍,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
在鴻大華海案件中,一次錯誤的判決,使一家原本上升發展的公司頃刻崩潰,使本應蓬勃建設的規劃項目凋零瓦解,使一個滿腔豪情的企業家如今只剩下哀戚悲切,這曾經對當地法治營商環境造成破壞,對地方政府的品牌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鴻大華海案件是冤案錯案,也是舊案個案,由于當時辦理人員很多已經調崗,所以也許要通過更多的辦理程序,提交更多的材料和證據,給辦理人員更多的時間”,郭啟海說,雖然在葫蘆島市、興城市遭受了人生的磨難,“但是我堅信在我的家鄉,在遼寧這塊我充滿深情的熱土上,各級機構一定能夠有錯必糾,給我一個公正妥善的賠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