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代軍楊
“加快推動數字貿易發展,對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推動全球貿易復蘇具有重要意義。”1月24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專題推介會暨中歐協會新春交流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期間,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代軍楊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數字服務貿易已成為全球服務貿易復蘇的重要力量,以數字化、綠色化為特征的“中國服務”,正成為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服務貿易催生新業態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報告相關數據,全球數字服務貿易占服務貿易的比重已由2011年的48%增長至2020年的63.6%。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技術廣泛滲入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拓展服務貿易發展新空間,2021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總額達2.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4%,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股重要力量。
“數字服務貿易通過影響產業結構升級間接影響制造業綠色轉型。”代軍楊指出,數字服務貿易本質上是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新業態模式,因此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將促進技術和知識等新的生產要素在制造業中的積累,作用于制造業發展的全過程,進而促進制造業的綠色轉型升級。
談及數字化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代軍楊認為,數字化要與綠色化協同發展才能煥發出新活力。他表示,加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生態文明,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新方向,對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快綠色發展意義重大,不僅有助于達成我國既定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更能引領全球生態治理、共享綠色成果。
為此,他建議要以生態產業數字化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一是發揮數字化對生態產業的支撐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加強數字技術與生態產業實現融合與創新應用研究,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二是培育數字化和生態環保護相融合的新興產業。加快數字技術在節能環保、自然生態管護領域的應用。三是夯實生態產業數字化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數字技術與生態產業融合發展的引導機制、激勵機制、多方協同投入機制、科學評估機制、法律法規保障機制和人才支持體系、產學研一體化支撐體系建設。
服務貿易發展煥發出綠色生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我國在開放發展中緊抓綠色低碳轉型機遇,環境產品出口競爭力持續增強,綠色貿易規模基本保持增長態勢。《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2023》顯示,近年來我國綠色貿易規模基本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綠色貿易規模為10792.75億美元,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長3.18%,在全球占比提升2.3個百分點。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服務貿易發展煥發出綠色生機。作為一家具有國際性優勢和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在促進數字綠色服貿發展方面不斷探索與創新。
據代軍楊介紹,作為中國唯一面向歐洲直接從事商務促進活動的非盈利性組織,中歐協會已經連續兩年舉辦以出海為方向的數字綠色服務專題推介會,這主要得益于協會的資源優勢。協會致力于在中國與歐洲各國企業之間構筑起直接交流與合作的橋梁,為中國與歐洲各國經貿關系的全面發展竭誠服務。“近年來,協會結合國家政策及國際趨勢積極推動企業參與數字綠色服貿會,不斷為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和引進高精尖技術尋找契機、落實路徑。多年來,中歐協會與各駐華機構的合作及協同項目不斷增強,積極參與國內活動,共同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代軍楊稱。
在本次服貿會新春出海專題推介會活動上,40家出海企業、500余位來自使領館及外國駐華機構、商務部直屬機構、商協會、科研院所以及服貿會ICT服務和環境服務領域機構企業代表共同參會。與去年相比,今年參會企業明顯增加,并呈現了專業化、細分化等特點,品牌影響力在持續提升。
最后,代軍楊表示,中歐協會還將繼續辦好服貿會,借助這個全球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的服務貿易平臺,進一步促進中歐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助力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出海”擴大國際市場,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中國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