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有著廣西“小廣州”之稱,全市在外經商務工人員160多萬,海外僑胞220多萬,數量均居廣西之首。
改革開放的浪潮,改變著玉林的城鄉面貌,也錘煉出一批敢闖敢拼、成功創業的玉商。如今,隨著一代代玉商的成長,越來越多的人不僅積極參與所在地的經濟社會建設,還身懷桑梓之情,回報故里發展。據最新統計數據,僅2023年1—11月,在玉商回歸帶動下,全市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15個,總投資額1364億元,位列全自治區第二。其中,制造業項目到位資金531億元,全區排名第一。
2023年12月20日,“區域協同共享機遇”粵玉企業家助力玉林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玉林市廣東商會成立大會在玉林召開。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在會上致辭并授牌,見證合作簽約。
“玉商回歸,是助推玉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一場滿懷誠意的雙向奔赴。”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玉林人不但有拳拳報國情,還有濃濃故鄉情。他希望廣大玉商玉工,致力于家鄉建設,以更大的情懷、更大的擔當建設更加美好的家鄉;致力于家鄉發展,吸引更多人才集聚玉林,促成更多優質項目落戶玉林;致力于家鄉推介,讓更多的海內外客商關注玉林、了解玉林、走進玉林、投資玉林。
玉商回歸“頂格戰”
作為廣西第二人口大市,多年來,玉林每年僅赴廣東經商務工人員就超120萬人。
玉林市委、市政府經深入調研發現,因青壯人口的流出,帶來了農村空巢老人、夫妻別離、留守兒童等系列基層社會治理問題。廣大的干部群眾,由此熱切期盼有更多“家門口”的就業崗位,為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形成產業支撐,繪成生活圖景。
就在玉林呼喚產業入駐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外溢,也在持續發酵。
玉林市地處粵桂兩省區交界處,是承東啟西、對接溝通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通道和關鍵節點城市,承擔著廣西“兩灣聯動”發展重任。再者,玉林市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玉林福綿機場實現通航,通達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國內主要城市;玉林海港碼頭建設加快推進,預計今年年底竣工使用;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廣西段正全面加快建設;廣東著力推進9條對接廣西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道路建設,其中有6條經過玉林,以融入大灣區為重點的交通網絡正加速形成。正是受益于地理、交通、政策、產業基礎、生產要素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玉林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潛力不可估量。推動玉商回歸,也就是順大勢、勢可為之事。
2023年11月10日,玉林市推進玉商回歸工作現場會在北流市召開,圖為王琛在玉商回歸產業園塘岸六和產業聚集區北流市長和食品有限公司參觀。
2023年以來,玉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調查研究,把玉商回歸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頂格推進:以玉林駐外商會為支點,以鄉情為紐帶,全力推動產業回遷、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為此,玉林市黨政主要領導發出“總動員令”,設計改革方案、推動改革實施,出臺《全力推進玉商回歸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要把推動玉商回歸,作為全市“雙招雙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工作的配套實施,該市系統強化要素支持、弘揚玉商文化等10大舉措,集中優勢資源,支持玉商回歸。同時,以玉林龍潭產業園區等市級三大園區、下轄7縣(市、區)為主體的“十大戰區”,實行四大班子領導“分戰區”領銜推進。市縣兩級設立玉商回歸工作專班,建立“月調度、季總結、年考評”戰區督考機制,全面打響玉商回歸“戰役”。
玉林在上海舉行招商推介會,與長江經濟帶企業家共謀發展。
與此同時,通過“深化產業園區改革發展專項行動”部署,對標大灣區工業園區建設標準,規劃玉商回歸產業園(分園)23個,已開工建設19個,入園企業132家。截至12月31日,共引進玉商回歸項目219個,總投資579.04億元。
你追我敢為回饋
玉商回歸,是“戰役”,更是“和親”。因此,該市的各級領導,利用一切機會與回歸的玉商敘鄉情,話發展。比如2023年10月5日,玉林市委主要領導,就利用國慶中秋雙節,宴請回歸玉商玉工眷屬,讓他們成為市委書記的“座上賓”。
2023年10月24日上午,玉林市玉商回歸產業園一一福綿智能家電、燈飾制造分園項目在福綿區沙田鎮玉林市裝配式建筑與現代綠色建材產業基地舉行開工儀式。
“玉商玉工回歸的政策好。我兒子能回玉林投資辦企業,不但一家人能夠團圓,還可以更好地回饋社會、回饋家鄉。”玉商眷屬代表陳彪老先生說。
既然是“和親”,就應打好“鄉情牌”。玉林市在全國65個玉林商會建立玉商聯絡站,以駐外商會為紐帶持續開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2023年8月以來,該市黨政主要領導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等3場大型投資推介會,共簽約項目27個,計劃總投資156.4億元;簽訂框架協議17個,計劃總投資520.49億元。
文化認同是情感紐帶中最具韌性的部分,因此適時打出“文化牌”,是玉商回歸必須重視的課題。
玉林被譽為“千年古州嶺南都會”,有獨特的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玉商文化。2023年以來,該市先后舉辦“龍騰端午?潮起玉林”文化嘉年華、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藝術節等系列活動,舉辦了玉博會、藥博會、香料展(以下簡稱“兩會一展”),并設立玉商回歸專區,廣邀玉商僑商返鄉,以文化自信增強其歸屬感、認同感。“兩會一展”活動期間,集中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額51.73億元。
擰成一股繩,聚成一條心,你追我敢的玉商回歸熱潮,在玉林蔚為大觀。
玉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惠強在廣西福煌實業有限公司調研
2023年11月24日,位于容縣經開區的玉商回歸產業園容縣分園——容縣燈飾產業園開工建設,18家來自廣東的燈飾產業企業抱團回歸入駐。
12月5日,北流市舉行2023年第四季度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成功簽約廣東東莞裕洪電子玩具等項目13個,總投資11.19億元。
12月7日,2023年博白縣首屆“博字號”工業博覽會暨玉商回歸活動周開幕,吸引70多家回歸玉商企業踴躍參展。活動現場,18個玉商回歸項目集中簽約,24家區內外玉商企業達成供需對接協議。
探出新路“雙促進”
玉商回歸,是人的回歸,是心的回歸,也是力量的回歸、發展的回歸,是帶著整產業鏈的回歸、上下游伙伴的組團回歸。
玉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國忠到廣西容縣創新高木業有限公司調研
玉林北流市整建制引進投資60億元的高端鋁制品深加工行業,實現當月簽約、次月開工建設,填補了該市鋁制品產業空白;容縣引進恩鋒智能科技、新晟等15家玉商企業,組團投資20億元,建設玉商產業園容縣智能自動化設備產業園。
回應家鄉呼喚,北流籍企業家羅世昭從深圳返鄉創辦了廣西瑞捷金富科技有限公司,在廣西(北流)輕工產業園租賃標準廠房,投資5億元興建5條智能生產線。
“園區服務周到,配套設施齊全,還有招聘專班為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家鄉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了。”羅世昭介紹,5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可年產800萬套比亞迪、廣汽等汽車配件,年創稅3000萬元以上。
在羅世昭推介下,深圳天旵新能源等合作伙伴、上下游企業組團前來參觀考察后順利落戶,助力延伸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鏈,打造北流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城。
興業縣回歸玉商企業廣西興業縣茗韻茶業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制茶
當然,除了可統計的經濟發展數據,從社會綜合效益來看,自啟動玉商回歸工作以來,累計帶動1萬余名在外務工玉林籍產業工人返鄉創業就業,更好地實現了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夫妻團聚的愿望。
政為民所興,利為民所謀。產業回歸創造了更多“家門口”就業崗位,成千上萬戶家庭實現了團聚,有效解決了農村“三留守”問題,基層社會治理得到了明顯改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市治安及刑事警情同比分別下降33.6%、24.5%,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1.56%,其中7—11月檢察機關受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人數較上半年環比下降47.48%。從這個意義上說,玉商回歸,萬家團圓。
“在外打拼7年多,沒想到現在趕上了好時候,可以回家就近就業,更好地照顧父母、陪伴身邊,而且還是在原來老板創立的公司就職。”今年8月從深圳跟著回歸玉商回到容縣中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韋漢彬臉上洋溢著喜悅。
為了讓回歸玉商回得來、穩得住、發展好,玉林市加快服務玉商玉工政務改革,設立民生業務窗口延時辦理,推動公安戶籍、交通管理等窗口業務周末或節假日延時辦理,開通預約非工作時間辦理渠道,設立玉商玉工專窗,方便玉商玉工辦理民生業務。
玉州區回歸玉商企業廣西九盛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忙碌生產
截至2023年12月,戶籍窗口延時受理辦結業務8201件,車管窗口辦理1706件,出入境部門辦理證件1114件次。2023年以來,玉林市在廣西營商環境滿意度綜合得分中連續三個季度排全區第1,其中,要素環境、政務環境等五大環境滿意度得分均連續三個季度排全區第1;連續4年獲評為“浙商最佳投資城市”。
“玉林市委、市政府把推動玉商玉工回歸作為一項戰略舉措,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發出了推動玉商玉工回歸的總動員令。”玉林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民宗委主任、玉林市玉商回歸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楊健介紹,全市上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玉商玉工回歸,有效促進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技術回鄉、智力回哺,帶動玉師玉生回歸,促進安居樂業、萬家團圓、家庭和美,探索出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雙促進”的新路子。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