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賦能,以“數”興農,開啟民族地區數智“雙贏”之道。12月22日,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北京啟幕。
今年大會的主題為“數字賦能厚植新質生產力 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旨在發揮全國性社會組織的資源與平臺優勢,深入挖掘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豐碩成果,積極打造一鄉一品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有效提升招商引資成效。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會長藍軍,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羅黎明,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宣布第七屆全國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
以新質生產力為民族地區“接上”智慧大腦
藍軍表示,民族地區、鄉村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蘊藏著廣闊商機,中國民貿通過整合會員資源、社會資源,為全國各地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土特產”、傳統醫藥、非遺技藝、商貿消費、文旅融合接上“智慧大腦”,裝上“數字引擎”。他還邀請與會企業家參加中國民貿與北京市東城區聯合主辦的民族消費購物節,共同為民族地區繪就“冬去春來歲月圓,東風送暖物華新”的美好圖景。
羅黎明認為,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能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內涵的生產力。“讓我們把國之所需、企之所能、社之所長緊密結合起來,共同助力民族地區擁抱新質生產力的‘新藍海’。”
楊志明表示,實現鄉村振興要依靠農業科學技術和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人才是關鍵。要按照政府有為、市場有效、農民有才、產業有勁的發展方向,發揮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市場和社會的主推作用,為縣域鄉村育才引才、助鄉土人才成長成才,積極探索社會組織聯動各方力量打造可復制、進階式的人才培育創新模式,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人才活水和科技活力。
在開幕式上,一鄉一品認證產品在京東正式上線,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重慶市酉陽縣、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等地被授予“中國一鄉一品示范創建區”稱號。中國民貿、佳沃集團、天津農委、民族醫藥、中國一鄉一品數字煙花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實現簽約。本次大會預期簽約金額將突破100億元。
協力政企對接,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是中國民貿服務會員企業、助推地方發展、增進民族團結、促進共同富裕的品牌活動。前六屆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共計有10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592家政府組團參加大會活動,9550家企業機構和150家社會組織參會參展,累計達成招商引資項目總額超過1340億元,為社會公益捐贈超過3億元。
在本次大會中,協同政府和企業將是一大亮點。大會同時舉辦2023年民族地區招商引資推介大會以及民族地區特色產品專場推介會,這兩個活動將為各地特色產品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通過這些服務平臺、多元機制、創新模式以及典型經驗和成功案例的展示,深入推介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和產業優勢,并向海內外展示民族地區和參展企業獨特的商品。
大會還將舉辦一鄉一品標準化工作論壇、民族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論壇、一鄉一品供應鏈產數融合發展論壇。國家質檢總局原總工、國家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綱,中日友好醫院黨委原書記、原中央保健局副局長李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原司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原會長許志仁,江南大學國家安全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紅,京東“中國特產·一鄉一品館”運營總監顏濤等一大批重量級嘉賓圍繞多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為推動民族地區進一步產業轉型貢獻智慧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