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2月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遼寧名品,品味遼寧”北京推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不僅有遼寧省駐京辦聯合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本次活動“站臺”,更有多位市長和企業家現場推介當地特色產業和特色產品。此次活動的成功召開推動了京遼兩地的經貿交流,促進了遼寧地方名優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是遼寧地方名優產品的一次重要宣傳推廣。以下為嘉賓的精彩發言和產業推介,可以看到,一幅以品牌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遼寧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本溪市委常委、副市長楊知猛:
讓本溪名優產品走向全國
本溪市地處遼東綠色經濟區,生態資源優越,森林覆蓋率76.3%,居全省第一位,擁有全省第一大和第三大水庫,向全省13個地級市供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水質指數長期保持在全省前兩位,是當之無愧的“天然氧吧”“遼東水塔”。近年來,本溪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下面,我著重向大家介紹一下本溪特色名優產品。
一是桓仁大米。桓仁大米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清朝同治年間宮廷貢米,具有晶瑩剔透、清香飄逸、營養豐富、蒸煮不粘不散、口感柔軟筋道等特點。現有京租、官地等20余個品牌,年產優質大米5萬余噸。
二是桓仁冰酒。桓仁縣地處北緯41°,是冰葡萄生長理想環境,被譽為“東方安大略”“黃金冰谷”。所產冰酒酒體金黃、清亮透明、果香濃郁、豐滿醇厚、甜潤爽口,品質完全符合或超過加拿大酒商質量聯盟和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標準要求。其中,“蔡龍麟白冰葡萄酒”于2021年在全世界最具權威的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上,代表中國首次獲得“世界最佳甜型葡萄酒”殊榮。
三是桓仁山參。桓仁山參是指通過人為播種方式將人參籽播種在適宜的森林環境下,自然生長15年以上的人參,被譽為“滋補神草”。桓仁山參總皂甙含量4.4%以上,主要指標明顯高于國家野山參分等質量規定標準。今年,桓仁山參成功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桓仁山參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近一半,產量產值均位于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山參之鄉”。
四是遼硯。遼硯是本溪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遼寧“新三寶”之一。遼硯材質聲音清脆、色彩豐富、石品眾多,注重傳承以美色、美工、美觀為特點的雕刻工藝,塑造出別具一格的觀賞價值和立體美感。
五是寨香“人參米芽露”。“人參米芽露”是一款利用糙米提取物和人參制作而成的植物飲品,口感甘醇、米香淡雅。由遼寧寨香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寨香“發芽糙米”利用獨家專利和桓仁貢米原料,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豐富,具備抗氧化、調節血脂、降低血壓等功效,有助于增強體質、緩解疲勞、提升免疫力。
六是“晟麥”食用油。遼寧晟麥是我國唯一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GMP體系認證的油脂生產企業。公司有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南瓜籽油等40余種營養油脂產品。其中,純度99%的有機亞麻籽油出口額占全國50%,采用奧地利傳統壓榨工藝的南瓜籽油出口量全國第一。
本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還孕育出龍山泉啤酒、鐵剎山白酒、大石“初喜”品牌等特色產品。百聞不如一見,誠摯歡迎大家到本溪踏尋城市寶藏、領略獨特魅力!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好的產品全力促成合作,為本溪振興發展新產業增色,讓本溪名優產品走向全國出彩,雙向奔赴、共創共享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丹東市副市長黃學利:
丹東發展前景廣闊,投資紅利可期

很高興參加“遼寧名品,品味遼寧”北京推介會。下面,我簡要推介一下丹東,希望能給各位嘉賓朋友留下美好的印象。
丹東是一座英雄城市。丹東,因抗美援朝戰爭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贏得“英雄城市”的贊譽。這片充盈著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土地,也必將成為客商投資的熱土和振興發展的沃土。
丹東是一座幸福宜居城市。丹東依山、臨江、面海,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素有“北國江南”美譽。丹東的特色農業在東北乃至全國獨樹一幟,草莓、藍莓、板栗、石柱參、梭子蟹、黃蜆子、雜色蛤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國內外,是全國最大的草莓、板栗、貝類生產基地。
丹東是一座美麗城市。丹東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江、河、湖、海、泉,山、林、洞、島、瀑應有盡有,是中國萬里海疆的北端起點,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35處,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
丹東是一座開放創新城市。丹東作為歐亞大陸連接朝鮮半島的重要節點城市,發展前景廣闊,投資紅利可期。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這座邊境城市的投資者送來了豐厚的政策紅利。
中國有句古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們誠邀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到丹東走一走,去認識丹東、了解丹東、投資丹東。我們堅信,有您的參與,丹東的未來一定更加美好!
遼陽市副市長張宏斌:
整合遼陽名優產品,促進品牌化發展
遼陽市地處遼東半島腹地,是遼寧省14個地級市之一,總面積4736平方公里,下轄兩縣(遼陽縣、燈塔市)和5區(白塔區、文圣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人口154.3萬。
遼陽人文歷史厚重。遼陽古稱“襄平”,是東北地區建制最早的城市,有著2300多年悠久歷史,被譽為“東北第一城”。2020年成為全國第135座、全省第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漢魏壁畫墓群、燕州山城、遼代白塔、后金東京城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726處,遼陽鼓樂、古典戲法等100項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
遼陽區位條件優越。遼陽是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沈大開放軸節點城市,是連接京津冀與東北腹地的重要交通節點。
遼陽特色產業鮮明。遼陽·佟二堡——中國皮草之都,已成為集養殖、硝染、加工、銷售、電商等全產業鏈的皮裝裘皮市場集散地,擁有皮裝裘皮加工園區50萬平方米,具備年硝染能力3000萬張的硝染園區一處,皮裝裘皮及其原輔料專營市場達80萬平方米,2022年實現交易額42億元。遼陽·小北河——中國襪業名鎮,全鎮有織襪企業206,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商標467個,年產襪子25億雙,棉襪產量居全國第二位,產業整體規模居全國第四位,2022年實現交易額30億元。
遼陽名優產品廣受歡迎。遼陽大果榛子、燈塔大米、燈塔葡萄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受到中外消費者的青睞。“遼陽大果榛子”外形金黃鮮艷、美觀、果個大、皮薄,果仁飽滿。2014年農業部正式批準“遼陽大果榛子”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燈塔大米”顆粒飽滿圓潤,外觀透明無堊白。2018年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燈塔大米”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燈塔葡萄”果大而整齊,單粒12—14克,最大可達18克。2018年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燈塔葡萄”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中華老字號千山白酒,起源于1658年,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采用傳統工藝純糧釀造,其工藝穩定、酒質甘冽而享譽關外。中華老字號鏵子白酒,起源于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的涌興源燒鍋,是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采用傳統釀造技藝,酒香而不嗆,微苦而不澀,糧香、酒香、糟香明顯。2023年,千山白酒、鏵子白酒均通過商務部中華老字號復核。此外,遼陽市還有14家遼寧老字號企業(產品)。其中,老世泰糕點始創于1880年,原名“老泰德”,距今已有140余年的歷史,講究真材實料,配料精準,做工精良,風味獨特,在遼陽乃至海內外享有盛譽。遼陽君喜熟食有18個系列,200多個品種,年生產能力達1萬噸。
為整合遼陽名優產品,促進品牌化發展,遼陽市組建了“遼陽有禮”名優特產館,匯聚糕點、熟食、酒水、飲料、養生、工藝、文創、干果、蔬菜、農副產品等500余種特色商品。
遼陽的名優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希望與會的嘉賓通過會后的對接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遼陽的特色產業和優質資源,熱烈歡迎朋友們來遼陽觀光考察、投資興業。
鐵嶺市副市長張東明:
搶抓發展新機遇,構建物美新鐵嶺
非常榮幸與大家相聚在首都北京,參加“遼寧名品,品味遼寧”推介會。下面,我簡要向大家推介鐵嶺及鐵嶺特色產品。
一、鐵嶺名氣大,聲名遠揚。
鐵嶺是“快樂之城”,擁有“曲藝小品之鄉”和“二人轉之鄉”的名片,獨創的秧歌戲為戲劇百花園中新劇種,有趙本山、李雪琴等全國著名演員,從“較大城市”到“宇宙的盡頭”使鐵嶺蜚聲海內外。
鐵嶺是“魅力水城”,水資源豐富,總量達31.41億立方米、境內大中小型水庫76座,號稱是“東北第一水城”。
鐵嶺是“能源之城”,現正逐步從聞名全國的“煤電之城”向“綠色能源之城”嬗變,全市有28座集中風場、15座分散式風電,剩余可開發風電資源高達1100萬千瓦以上。
鐵嶺自然稟賦優越,物產豐美,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素有遼寧糧倉、肉庫、奶站、菜籃子等美譽。
二、鐵嶺物產豐,品質優良。
鐵嶺地處北緯42°,是“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糧食、畜牧兩大主導產業和榛子、花生、蔬菜、彩色苗木、寒地水果、中草藥材、山野菜、食用菌、梅花鹿、柞蠶等十大特色產業的農業產業格局。
首先,主導產業優勢明顯。鐵嶺是遼寧省糧食主產區和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產能達100億斤,形成了以益海嘉里、國投能源、綠荷工貿、九三集團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玉米、稻米、大豆等糧食產業加工鏈條。畜牧產業方面,形成了以牧原集團、九星食品、嬴德肉禽、亞輝牧業、中敖清真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畜牧產業加工鏈條。
其次,特色產業勢頭強勁。近年來,鐵嶺市加大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已經形成了榛子、花生、蔬菜、彩色苗木、梅花鹿等特色產業,培育了揚帆食品、凱碩果果、香寶馨、金月花生制品、東升食品、昊軍食品、金丹藥業等一大批龍頭企業。
第三,農產品加工業實力雄厚。鐵嶺市共有7個農產品加工園區、4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擁有1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6個中國馳名商標、58個綠色食品、20個有機農產品。鐵嶺縣、開原市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西豐縣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三、鐵嶺機遇新,共創輝煌。
當前,省委、省政府已明確將鐵嶺定位為沈陽現代都市圈優質農副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并寫進省“十四五”規劃。未來鐵嶺農副產品市場必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擁有全新的發展機遇。
希望廣大企業家到鐵嶺廣闊天地大顯身手,到鐵嶺這片沃土扎根,播種智慧的產業種子、盛開美麗的市場之花、收獲豐厚的發展果實、共創新的發展輝煌。

盤錦市副市長胡振乾:
整合盤錦資源,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 盤錦市位于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重要區域。京沈客專開通后,盤錦現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2小時經濟圈”重要輻射區域。盤錦擁有浩瀚千里的蘆葦濕地、“天下奇觀”紅海灘,被譽為中國“濕地之都”,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是世界水稻、果蔬黃金種植帶。土地面積4062.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25平方公里,濕地面積249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39萬,是石化之城、新興港城、濕地之都、魚米之鄉、幸福之城。
盤錦農產品資源豐富,品類眾多,特別是盤錦大米聞名遐邇,以“自然純凈、營養豐富、晶瑩剔透、清香適口”被譽為稻米中的珍品,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多項榮譽,2020年被列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首批中歐100個地理標志產品,2022年被農業農村部列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今年,盤錦大米以592.42億元的品牌價值蟬聯2023年全省區域品牌榜首,盤錦被授予“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稱號。盤錦擁有中儲糧、益海嘉里等10余家稻米深加工企業,擁有農發集團、神州沃良、鼎翔米業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7家,全市糧食企業倉儲能力284.3萬噸,年處理稻谷能力580.5萬噸。盤錦市委、市政府以提升盤錦大米品牌、提高盤錦大米質量和競爭力為目標,以“紅海灘1號”優質稻米品牌為引領,實施“盤錦大米品牌提升工程”。“紅海灘1號”系列大米產品由盤錦市政府全資國有企業——盤錦農業發展集團精心打造,成為首批“遼寧優品”品牌。榮獲2023年第十六屆IGO世界糧油展優質產品金獎、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國家優質米食味金獎。
盤錦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是我國蟹類產量最多的淡水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達409.81億元,位居全國蝦蟹類之首,盤錦被國家授予“中國河蟹第一市”稱號。盤錦河蟹養殖面積172萬畝,年產量8萬噸,河蟹產品產值40億元,產業產值60億元,擁有光合水產、每日農業、旭海河蟹等多家龍頭企業。
盤錦堿地柿子,學名盤錦鹽堿地番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全市堿地柿子種植規模4.3萬畝,年總產量15萬噸,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57個城市。
盤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特產品高質量發展,分別成立了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堿地柿子產業聯盟,進一步整合了資源、拓寬了渠道,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
葫蘆島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延超:
培育優質產業,打造“北京后花園”
葫蘆島市地處遼寧西南部,是連接東北、華北兩大經濟圈的“節點”城市,素有“關外第一市”“北京后花園”之稱。全市農業、海洋資源豐富,25%的農副產品銷往京津冀地區,是北京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地之一。下面,向大家重點介紹特色產品。
第一,以紅崖子花生、要路溝小米、文君甘薯為代表的雜糧產業。葫蘆島市花生種植面積127.7萬畝,年產量35萬噸。遼寧正業花生集團是全省唯一獲得遼寧頭銜的花生企業,產品遠銷加拿大、荷蘭、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建昌縣要路溝鄉素有“小糧倉”的美譽,要路溝小米色黃、漿大,是純綠色、無公害產品。葫蘆島市甘薯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2.2萬噸。龍頭企業遼寧分享綠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發了“遼西文君”甘薯和“薯你有脯”薯干系列休閑食品,成為深受網友喜愛的網紅產品。
第二,以綏中白梨、SOD蘋果、北邊黃瓜為代表的果蔬產業。綏中年產白梨3萬多噸,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葫蘆島市蘋果種植面積70萬畝,年產鮮果40萬噸以上,興城市三道溝鄉富硒SOD蘋果曾獲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葫蘆島市棚菜種植面積23萬畝,蔬菜產量達到114萬噸。南票區北邊黃瓜是當地知名品牌,供不應求。
第三,以興城多寶魚、海參為代表的海洋產業。葫蘆島市年產海產品45萬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興城多寶魚,產量達到全國的63%。遼參產業也在逐步做強做大,遼寧源水產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只做優質遼參”為定位,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品質卓越、安全放心的海參產品。
第四,以鹿產品、蜂蜜、桑葚酒等為代表的特色養殖、種植加工產業。遼寧珍和園牧業有限公司是集鹿養殖、產品開發、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依托槐花資源,連山區白馬石鄉建設了數字化蜂業產業示范基地,被譽為中國最美智蜂小鎮。南票小南溝桑果色澤光亮、汁水豐沛、甜度穩定,發展了營養型桑葚酒——“葚特加”。
第五,以菊花女餃子、預制菜為代表的食品生產加工業。“菊花女餃子”優選20%麥芯精華面粉,以渤海灣優質蝦魚貝為原料,打造中國海鮮水餃第一品牌。興城市億維食品有限公司主營100多種休閑食品,年產量可達5000噸。食尚菜業(葫蘆島)有限公司專研醬腌菜21年,已發展成為預制菜為主的食品生產加工型企業。
第六,以興城泳裝、葫蘆烙畫為代表的文創產業。興城市被譽為“中國泳裝名城”,年產值150億元以上,世界上每四件泳衣就有一件源自興城。“一諾葫蘆烙畫”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葫蘆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百年技藝傳承歷史,是葫蘆島十大特色文化禮物。
(文字均根據嘉賓在“遼寧名品,品味遼寧”北京推介會上的發言整理,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