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川發展慈善基金會,由四川發展發起成立于2015年,是四川省屬國企發起設立的第一家社會公益慈善平臺,先后榮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四川慈善獎最具愛心楷模”、“四川省社會組織評估5A等級”及“四川社會組織5星級黨組織”等榮譽,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積極助力全省加快構建共同富裕新格局。
11月15日至17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推進會、電視電話會及國有企業支持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甘孜片區座談會精神,四川發展(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宜剛率四川省川發展慈善基金會一行赴甘孜州白玉縣開展支持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專題調研,深入研究和推進托底性幫扶工作。白玉縣縣委書記劉堰,縣委副書記徐順發,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蘇林陪同調研,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胥東出席座談交流。
張宜剛一行先后前往拉龍措古冰漂濕地、阿察鎮牦牛良種繁育基地、安仔鄉光伏產業基地、白玉縣農發公司德沙基地、河坡非遺小鎮項目基地及河坡手工藝產業園區等5個鄉鎮、6個產業基地,詳細了解了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一同看望慰問7名派駐白玉縣幫扶干部,認真了解他們在白玉縣的工作生活情況,感謝幫扶干部為全面推進縣域振興發展作出的貢獻。慰問交流時,來自于基金會的幫扶干部發言感謝四川發展公司黨委和基金會領導的信任,對于承擔此次鄉村振興幫扶工作,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表示自己將牢記使命、扎根基層,立足村情戶情,因地制宜,務實創新,圍繞地方所需、企業所能,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川發展—白玉縣托底性幫扶工作座談會上,張宜剛表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四川發展(控股)公司與白玉縣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向白玉縣四套班子、各級干部及廣大群眾對四川發展(控股)公司幫扶工作的支持幫助表示衷心感謝。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支持欠發達縣域振興發展再度結對幫扶白玉縣,公司黨委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省委省政府相關會議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組建工作專班,選派優秀干部駐縣駐村,全力推進托底性幫扶工作。一是講政治,堅決扛起托底性幫扶政治責任。深刻領會把握開展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的重大戰略意義,動員公司上下齊心協力,謀劃好、對接好、落實好托底性幫扶工作,實現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二是抓重點,在重點產業重大項目上聚力突破。充分發揮四川發展(控股)公司在投資運營、資本運作、資源整合的優勢,結合公司主責主業,在光伏、林草、礦產等特色優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精誠合作,以重點產業重大項目支撐縣域振興發展。同時,持續深化民生幫扶、消費幫扶、人才幫扶等方面工作。三是優機制,全力營造上下同心的濃厚氛圍。組建工作專班,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在省級層面要多呼吁、多協調,和縣上一道多爭取政策、資金、項目;在縣級層面要同謀劃、齊努力,加強溝通協調,推動產業、項目落地落實;在公司內部要強手段、聚合力,建立健全工作責任體系、考核評價機制,激勵公司各級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把托底性幫扶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劉堰代表縣四套班子和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對張宜剛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四川發展(控股)公司和川發展慈善基金會長期以來幫扶白玉縣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感謝。他介紹了白玉縣的基本情況,回顧了四川發展(控股)公司在產業、民生、人才、黨建結對等方面的幫扶成效。希望在今后幾年,雙方抓緊合作開發光伏能源,共同開展新一輪找礦工作,助力白玉縣中藏藥品研發、宣傳推介和市場開拓,在策劃、規劃等方面支持白玉縣打造川藏鐵路小鎮和河坡非遺小鎮,加強對白玉縣昌臺牦牛飼草基地的技術幫扶。同時,加強民生幫扶和人才幫扶。對2024年具體幫扶工作提出建議。
座談會后,基金會一同參加了四川發展幫扶白玉縣德西村“紅泉谷”文旅產業項目資金捐贈儀式,隨后,基金會在縣二完小開展體育用品捐贈儀式。
(供稿單位:四川省川發展慈善基金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