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項目、創新黑科技、高精尖新產品、面向未來創新理念……日前,在被譽為“西部硅谷”的中國科技城綿陽,長虹頻頻亮相出招:發布全球首臺星閃電視、全球首個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臺“云帆”,并連續11年參加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展示“創新基因”以及技術、產業、制造等優勢,釋放“中國智造”魅力。
從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到全新應用場景的展現,從智慧家電、核心部件、IT服務、核醫療裝備到要地周界安全防護系統解決方案,從緊跟時代的從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中國企業報》獲悉,長虹科技實力的“藍圖”和背后科技創新的“密碼”正穿透時空,再現其“產業報國”的初心和決心。
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航母”
什么是星閃電視,星閃電視的體驗又有哪些不同?在全球首臺星閃電視發布會上,長虹演繹了電視如何成為家庭娛樂智控中心。不管是K歌時準確的聲、畫同步,高清音質穩定傳輸;還是居家玩游戲連接多個星閃手柄,與家人一同暢游電競世界,種種升級帶來的是便捷、智慧、流暢的娛樂交互與家庭智聯體驗。
星閃技術首次應用于家電,是長虹創新技術賦能產業的縮影。同樣在電視領域,面對智能化發展歷程,長虹還率先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電視終端,通過長虹自主研發的AI技術,融合訓練大量專業模型,構建出全球首個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臺“云帆”,推進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層次融入產業發展,引領智慧家庭領域邁入“強人工智能”時代。
一系列動作折射的,不只是長虹科技創新的引領性,也是長虹布局芯片、模組,到整機以及系統等完整產業鏈的縮影。這種全產業布局的模式,在長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除了電視為代表的覆蓋冰箱、空調等產業的智能家電領域,還包括以關鍵器件、核心零部件帶動軌道交通、新能源、半導體、核醫學醫療等領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升級。
以最新發布的星閃電視為例,長虹已經全面布局星閃芯片、星閃模組、星閃終端及系統方案等,構建起中國家電業首個端到端星閃全產業鏈。再比如長虹云帆AI平臺,更是為長虹的8K系列、ARTIST星箔系列、288Hz超羽速等電視產品賦能。
依托核心技術或者核心零部件、關鍵器件,長虹進行的是多人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從而讓“企業航母”行穩致遠。這也折射出站在時代變革和產業轉型拐點上的中國企業,正在以全新的鏈路式布局,以及全面的體系化制勝,打開產業新的大門和賽道。
與時代同頻的“中國智造”代言
與星閃電視創新、科博會“全勤生”閃耀相得益彰的,還有此前揭曉的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榜單,長虹位列前10強,繼續在電子信息行業中保持領軍地位。如果回望長虹的發展,會發現“創新科技”也好、多業務布局也好,無一不是以用戶美好生活為本,與時代的同頻共振的成果。
自軍工產業起步,長虹積極轉型軍民融合并找到傳統核心業務的新發展動力,如今已形成電視、冰箱、空調等產品矩陣,橫跨B2C和B2B的全產業鏈布局,拿下多個“產業冠軍”。同時,聚焦智慧終端與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等成熟產業,以及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長虹牢筑企業“數字化”底座,在全球做響“中國名片”。
在科博會上,長虹既展示了以AI+IoT技術為核心,通過物聯兼容協議,實現電器產品與其他智能家居生態鏈設備的互聯、互通、互控的場景新生態,還用國內首條“5G+工業互聯網”超高清電視生產線運行情況的展示,彰顯出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加速數字化轉型與智能戰略推進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近年來,通過全球協同研發體系,以及與清華大學、中科院、電子科技大學、安徽大學、MIT、寶鋼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單位、巨頭企業建立技術合作,長虹著力推動“中國智造”發展。為更好地整合資源,在資本市場更是形成“7+3”的新局面,即7家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用資本激發產業時代活力。
僅今年下半年,長虹就作為成都大運會唯一指定家電品牌護航盛會,助力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如今,連續發布全球首臺星閃電視和智慧家電AI平臺“云帆”,連續11年亮相“科博會”,再次映照出“科技長虹”的實力,也值得社會各界為“中國智造”喝一聲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