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國GDP仍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世界25%,暫時是第二名中國的1.4倍。那么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頭牌,美國的GDP構成和中國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在美國的統計中,先把GDP按“私營”和“政府所有”分開,然后再將私營經濟按行業詳細分類。私營經濟占總GDP的88.6%,政府所有(可以類比成我國的機關和國企)占11.4%。所以美國各行業占GDP的比例,要比下表中所列數據略多一些,因為還要加上政府所有的部分。但政府所有部分全部加在一起才占總GDP的11.4%,所以分到每個行業上的也很少,可暫時忽略不計。
中美兩國在行業的分類上有細微差別。但我們結合上面兩張表,以及下面的美國GDP構成詳細版表格,也可以分析出兩國之間的一些差異。
先看農林牧漁業。作為一個五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大國,我國農林牧漁業占GDP比例為8.0%,而美國只有1.1%。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我們畢竟要保證14億人的口糧,民以食為天,每年我們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跟“三農”有關的文件,糧食安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再看制造業,這是兩國GDP構成中最重要的差異之一。中國制造業占總GDP的26.3%,而美國為10.3%。換算一下,中國制造業的GDP為4.8萬億美元,美國是2.6萬億,中國是美國的1.8倍。制造業被認為是實體經濟的代表,先不論深度如何,這起碼體現了中國工業在廣度上有足夠的規模。
在建筑業方面,中國占比為7.1%,美國占比為4.2%。這里的建筑業,既包括蓋樓,也包括修路造橋等基礎建設。
接下來看第三產業。美國第三產業占比超過GDP的80%,讓我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在許多人印象中,作為資本主義國家,金融業也許占美國GDP的大頭?但實際上,美國和中國金融業GDP占比都是8%左右,大體相當。
一個較大的區別是在房地產方面,中國占GDP比重是7.2%,美國是12.0%!這就是美國所謂“虛擬房租”所發揮的威力了。中國房地產GDP,大部分是開發型房地產,即商品房房價扣去成本得來;而美國將居民自己的住房,按市場價折算出個“虛擬房租”,算到房地產GDP里。中國GDP雖然也算虛擬房租,但跟美國的計算方法有差別,算出來的GDP比美國要少很多。
美國的“專業及商務服務業”占GDP比重為12.9%,是中國的兩倍左右。這其中包括法律服務、科學技術服務、公司企業管理、行政服務等。這部分占比高可以體現出美國社會的一些特點,比如在各類糾紛中無孔不入的律師;也可以說是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一種優勢。畢竟現實中大部分行業,請一個美國專家和請一個中國專家,花的錢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等方面,美國的GDP占比都比中國高出一大截。這反映出,作為發達國家,總體而言美國人的生活享受、日常休閑還是比中國到位很多的。而在交通運輸和教育上,中國GDP占比高于美國。
此外,中國的醫療衛生占GDP僅為2.4%,而美國為7.2%,是中國的三倍。但在人均預期壽命上,美國卻只有77.2歲,比中國還低1歲,而其他的發達國家普遍已達到80歲。一方面,這體現出美國的醫療體系的確存在結構性問題;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感謝我國廣大醫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下為詳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