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備受矚目的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西交廣場綜合提升工程迎來了重要施工節點3#樓B區鋼結構吊裝完成,將為實現今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前1、2、3號樓完工,獻禮進博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虹橋火車站日均客流突破新峰值,為降低對周邊影響,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在此之前全力追趕工期,快馬加鞭繼續建造,最終在小長假第一天順利完成吊裝,目前1、2號樓處于裝飾裝修階段,3號樓鋼結構施工階段。
“西交廣場項目涉及改建、擴建、新建,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虹橋樞紐西交通廣場與核心區一體發展,便捷銜接,可有效完善樞紐功能。”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項目經理王國富表示,“建成后地下層可實現二期車庫與一期地下空間的一體化銜接,新增1000個車位;地面層的交通設施及功能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平臺與核心區全面銜接,提升公共交通功能,新增100余個公交車位,改善公交車、大巴車交通便利性,同時平臺層將實現人行與商務區全面銜接、城市功能植入、鐵路豎向系統優化。”

施工中,中建八局也遭遇到了諸多項目難點,項目位于虹橋高鐵站西側,周邊環境復雜,施工區域道路單向行駛且車輛限行,同時保障虹橋火車站節假日大客流通暢出行。中建八局協調周邊資源共享,相互配合;提前進行施工策劃,與政府相關部門、交通中心、客運站、地鐵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做好每日施工公告,做好疏散指引,應急準備等舉措,有效的解決了困境與難題。
在工程的推進過程中,中建八局還通過優化施工部署、夜間施工協調、工程師分區段比節約、比創效、比業績、進度質量兩手抓,1#樓、2#樓于2022年12月5日完成結構封頂,比預期提前了1個月。
十四五期間,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將立足于推進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和綜合交通樞紐等功能建設,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科技創新、開放樞紐門戶等功能,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載體。西交廣場項目是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背景下,把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升級打造為國際化交通樞紐的重要舉措,也是凝聚發展共識、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實踐。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十年運行平穩有序,日均客流量115.6萬人次,已提前達到110萬人次的客流峰值,樞紐面臨補短板、增能效的自身提升需求。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西交廣場綜合提升工程東至虹橋火車站站廳,南至甬虹路,西至申虹路,北至錫虹路。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擴建地下停車庫、新建二層平臺(含三座步行連廊)、地面層改造增加大巴停車位等。新建總建筑面積超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5億元。工程建成后,有利于完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功能,使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與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無縫銜接,提供更高水平的配套服務與保障,推動構建商務區宜人宜商的慢行空間。同時,該工程有利于促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與長三角周邊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功能和品質,形成國際一流的樞紐示范區,助力商務區成為流量經濟的交匯樞紐。
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幸作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高速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我們深感自豪。也將以實際行動完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核心功能,助推商務區‘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大科創’四大功能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