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創新 數智未來”為主題的CIMT2023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4月10日—15日在北京舉行。
“智能機床作為實現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的基礎,未來前景可期,秦川要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必須要錨定智能制造。”秦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嚴鑒鉑在會展間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秦川集團圍繞智能制造,在“5221”戰略布局下,依靠多年齒輪制造技術積累的“深蹲助跑”,從機床產品本身的智能化升級、企業內外部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業務、秦川云服務等三方面入手,通過智能制造技術與工業母機的深度結合,實現了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起飛跳躍”,力爭搶占制勝新賽道。

智能領航 矢志打造智造新高地 本屆展覽會上,秦川集團攜14臺主機、6臺測量儀、功能零部件及秦川云、寶機云隆重亮相,在900余平米的展臺上全方位展示秦川集團在原始創新能力、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能力和數控機床云服務能力方面的卓著成果。
在秦川展區現場,以YKZ7230T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YK3126數控干切滾齒機等為代表的秦川智能機床系列尤其惹人注目。該系列以“智能+機床”為核心,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功能的智能化特征,不僅單臺完全具備智能化,還可通過整機聯合,形成齒輪加工數字化生產線,且該數字線已有用戶實踐案例。
布局智能、復合、綠色、環保制造,秦川集團以助力“中國制造2025”為路徑,以實現我國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節能環保和綠色加工為目標,不斷攻克技術掣肘、實現國產化智能機床彎道超車,成功研制出YK3126數控干切滾齒機,這也是滾齒機系列主打機型,體現了秦川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最新創新成果。
“以YK3126智能干切滾齒機為例,我們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滿足國內主要客戶對滾齒機的基本需求,在這款機型上融入了可靠性設計、工業設計等理念,使得機床整機剛度好、精度高,對環境溫度變化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同時采用無冷卻液干式切削加工,機床通過高速干式切削、環保節能綠色加工等實現了機床高精高效,可靠性全面提升。”秦川集團總裁李強道出了滾齒系列新品亮點所在。
同時,秦川集團也加大對智能機床領域的布局力度。早在2019年,秦川集團成立中央研究院,將其作為高端機床工具裝備前沿技術的研發與管理平臺,負責集團產品基礎性、前瞻性技術和工藝的研發工作等;2020年,成立陜西秦川智能機床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開展數控系統、工業軟件、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業務。2022年秦創原·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開工建設,積極構建創新生態系統,聚力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竣工投產。在“基礎研究+精準聚焦”雙支撐下,秦川集團產品智能化之路越走越穩。其工業機器人減速器智能車間、數字化車間獲批省級“智能車間”,權屬企業寶雞機床也入圍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企業”。
智慧加持 激發“兩鏈”融合新動能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愿景目標綱要》提出,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作為裝備制造業核心生產基礎的“工業母機”,在以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并行的運行模式下,打破高端數控機床短板,打造其產業鏈的韌性與安全性尤為重要。

秦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嚴鑒鉑
“秦川集團因產業鏈完整、產品品類齊全、主機與核心零部件并存等先發優勢,成作為陜西省24條產業鏈之首的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單位,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嚴鑒鉑說。
圍繞強鏈補鏈,秦川集團充分發揮“鏈主”企業作用,通過打造創新聯合體、承接省數控機床產業鏈“揭榜掛帥”課題項目,聚力突破核心技術。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下,秦川集團大型強力五坐標臥式加工中心制造技術項目和“雙鏈融合”高端機床重點專項分別成功入選省2021年度關鍵核心技術推廣“揭榜掛帥”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五軸加工中心核心功能部件精度解決了我國高端領域關鍵工序制造的“卡脖子”問題,磨齒機關鍵核心功能部件砂輪主軸、工件主軸和高精度力矩電機直驅分度轉臺技術的突破大幅提升我國蝸桿砂輪磨齒機研制水平及性能,其公司明星產品新型蝸桿砂輪磨齒機砂輪轉速突破12000rpm,使國產磨齒機有了質的提升。與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團隊合作的開發新一代齒輪磨床原型機進展順利。
在關鍵零部件制造板塊,秦川依托企業60余年的齒輪傳動研發制造經驗和精良的裝備優勢,致力于國產高性能替代。
在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聚能”中,秦川集團還發揮多產品線優勢,以核心產品為切入點,圍繞子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優勢,在滾動功能部件、精密刀具、測量檢測等鏈條關鍵點上全面協同,互促互進,以此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
“只有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性增強了,高端數控機床才能不受制于人,中國制造業才能實現更高層級躍升。”嚴鑒鉑深有感觸地表示,以產業鏈鏈主為創新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模式,才是破解之法。
作為秦川集團新技術、新產品中試、驗證的高端基地,近年來,秦川集團主動適應法士特多層次、多維度的需求應用場景,在產業鏈上下游無縫對接中,釋放出巨大的融合創新效應。以齒輪機床為例,為滿足法士特高端需求,雙方從研發、技改上協同共進,秦川集團22臺高效磨、38臺測量儀進入我國重卡變速器行業第一個法士特高智新“黑燈工廠”,首次實現國產磨齒機及測量裝置在無人化智能工廠場景的應用,也真正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無縫對接。
智贏未來 聚力共創產業新生態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市場需求就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堅持市場需求指向規劃產品譜系、聚焦“卡脖子”難題優化技術路徑是秦川集團打造“以我為主”科創體系的核心要義。
現有基礎是產業鏈攀升的根基。秦川集團堅持國家有需要、行業有關注、市場有前景原則,在“銷售一代、試制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技術戰略指引下,縱深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全方位聚焦智能機床和關鍵功能部件,除本次展會展出的十余臺新品外,還將加速其余高效數控齒輪磨床、高檔數控車床、復雜型面磨床和專用磨床等領先產品迭代升級,加快五軸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新品研發進度,持續按服務領域梳理“卡脖子”工藝技術清單,合力攻克關鍵技術,以用戶工藝為先導,擴大產學研用合作,加大新產品研發和軟硬件投入,積極搶占市場競爭制高點,努力為用戶提供從裝備到工藝到產品的全套服務。
“企業在市場的話語權取決于產品,而產品的話語權取決于科研人員。”李強頗有心得。
日前,秦川集團剛剛入選國家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單位,承擔幾款主機主打熱銷產品研發的磨齒機創新團隊年初入選陜西省年度“科學家+工程師”隊伍等,通過“項目+人才”組合重構,重點突破主機正向設計、關鍵零件制造工藝、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術,以“合圍之勢”攻堅高檔機床“卡脖子”瓶頸,加快提升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我們還將持續加大對新能源領域方面的投入,通過向新能源汽車領域提供包括高端裝備、機床滾動功能部件和精密絲杠副等關鍵產品,加速推廣國產裝備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國產化推廣應用。”嚴鑒鉑表示,秦川集團將一如既往踐行“匠心智造、用戶先贏”理念,以“智能、智慧、智贏”為目標,聚力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為實現“工業母機”的迭代升級,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