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著力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領域,要適應國家戰略發展,支撐產業發展,為社會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支撐與技術技能保障。
仁際職業培訓學校,專注于大健康產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致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藍領衛士”。在2023年兩會到來之際,我將從健康職業技能教育如何推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兩個方面做出分析并提出個人的建言。
推進健康產業職業教育的專業化發展 仁際職業培訓學校是一家以中醫經絡按摩技能培養為主要業務的社會性企業,在全國擁有兩百多萬學員,學員遍布全國四百多個城市。多年來,仁際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20多萬的中高級經絡調理師,不僅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極大的推動了中醫經絡康養行業的發展。仁際擁有專業的講師團隊和完善經絡技術課程體系,并多次組織選拔優秀講師接受中國著名經絡學家祝總驤、國醫大師李佃貴、國家級名中醫侯麗萍等行業知名專家的培訓與指導。
多年來仁際一直在探索建立符合現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發揮教育機構的獨特優勢。2022年,仁際從單一康養技能培養為主的社會性企業,轉向具備中醫技能類|健康管理類|母嬰養老類等多元職業發展培養方案的大健康人才職業培訓學校,大力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仁際通過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企”聯動的實踐育人機制。我們已與多家健康管理企業和中醫康養連鎖品牌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企業崗位用人需求為核心開發職業技能培訓課程,一方面為學員提供實訓的基地,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了長久的人才儲備庫。構建了從人才培養到實踐就業的完整體系。
把健康職業教育帶進鄉村 數據顯示,全國職業教育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廣大農村培養以新型職業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職業教育對學員文化基礎的要求相對較低,具有學制時間短、市場需求反應快等特點,而健康職業教育對于醫療服務能力弱、醫療衛生人才缺乏、醫療資源不足的鄉村更有著積極意義。
因此,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方面大有可為,一方面可以為鄉村培養和輸出大批專業的康養技能人才,同時也能為鄉村的就業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在今后的發展中,仁際將不斷塑造新動能,大力扶持康養技術人才實現就業創業,發揮技術人才優勢。也會繼續將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投向鄉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將加大扶持力度,助力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融合落地。
建議加強對健康職業教育的政策引導與扶持 在未來的大健康產業體系中,以未病防護為核心目標的健康咨詢、體檢、中醫康養等健康管理行業將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現在的人,因為熬夜、工作壓力、不規律等生活方式問題,導致中青年身體指標不良,多數處于亞健康狀態;而老年人各種慢性病、老年病高發,免疫力低,成為整個社會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亞健康、慢性病、老年病多數是生活方式病,到醫院也不會有太好的辦法,但對于上述這些健康問題,中醫經絡按摩、推拿、刮痧、叩痧等傳統康養調理手法卻有著良好的表現。
從2023年春節前后的消費數據來看,國民在健康方面的消費支出大大增加,社會對于健康管理師、營養師、膳食指導師、母嬰護理師等技能型職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可以確信在未來很長的周期內,大健康人才職業教育產業,都具有強勁的市場動力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按照衛生部門要求和規劃,全國二、三級醫院需要康復醫師5.8萬人、治療師11.6萬人,社區康復人員則需要90.2萬人,然而目前我國健康產業技能型人才嚴重不足,社會的強烈需求和技能型人才的實際供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
仁際職業培訓學校的創辦理念和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健康領域職業教育的國牌。在未來,我們不僅僅要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技能人才,還要把目光放得更遠,從頂層設計開始,架構一個多元職業培養、校企融合、線下線上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課程+訓練+平臺”三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的“人才底座”。
作為一個健康職業教育從業者,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我提出的建議是:國家能加大在職業教育尤其是健康領域職業教育的政策引導和支持,推動健康職業教育的專業化發展,形成內涵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合理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出臺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鼓勵更多的健康職業教育機構能過夠積極的走向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