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工程,是施工企業效益的源泉。項目部,是施工企業最基本單位,也是施工企業的具體縮影,更是黨建生產深度融合工作最關鍵的基礎和平臺。良好的黨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施工項目的管理,提高項目生產效率。項目黨支部黨建工作始終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管理中,對施工項目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黨建工作與施工生產實現深度融合,項目施工建設這篇文章也就做好了。如何做好融合這篇文章,打造共融發展的大項目?中共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TJB1項目支部,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項目高質量建設之路。
二、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增強政治核心。
項目黨支部是執行黨的思想、組織、作風等的基層組織,是貫徹黨當前新時代的方針政策的有效載體,項目黨支部的主要作用就是將黨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到工程施工建設當中去,將黨員群眾凝聚到一起,形成強大的中堅力量效應。
提高政治意識。該支部把堅持黨、加強黨的建設作為項目建設的“根”和“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和領導權,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導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推動黨中央方針政策和上級黨委決策部署在項目經理部落地見效。
把好政治方向。堅持把黨建工作納入項目建設整體工作部署,與項目建設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切實把黨建滲透到具體建設各項業務中。通過抓好黨建工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引領中心工作、凝聚員工隊伍、推動項目建設的動力。
加強班子建設。領導班子堅持自我加壓,在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紀律等方面做好表率,召開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一次,支委成員帶頭發言做深刻的自我檢視剖析,發揮“頭雁效益”,達到了紅臉、出汗效果。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堅持開支委會必學“第一議題”,及時將黨的指導思想貫徹到工程施工建設中去。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通過前置研究,形成了支委先對重大事項把關定向,解決“能不能干”的問題,再提交班子會審議決定,解決了“怎么干”的問題,建立起有效制衡、科學決策的治理機制。2022年,共計召開支委會18次,前置審議三重一大議題63個,有力保障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發揮。
(二)堅持學習引領,提高政治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聚焦學習重點。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將《習近平治國理政》(第四卷)和《黨員文摘》作為每一名黨員的必讀篇目。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形成了常抓常管常學機制,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2022年,支委委員分別為黨員群眾講授《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等專題黨課5次,同時還組織黨員學習黨章,引導黨員遵守黨章,認真履行《黨員》規定的黨員義務。通過政治學習引領,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認同,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創新學習形式。在落實“三會一課”的基礎上,還充分利用交建E學堂學習平臺,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八五規劃實施方案系列專題學習、《反壟斷法》系列專題等各類法律法規學習。10月16日,支部組織38名黨員群眾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認真聆聽了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強化“學習強國”平臺學習,配備專人管理,每月定期公布積分排名情況,2022年前11月,人均月積分達1100分,最高積分達63931分。通過多樣學習活動,把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注重成果轉化。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黨支部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定期舉辦“廚神爭霸賽”,持續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活動,支委和班子成員在中秋前夕,將月餅送往施工一線,讓職工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月餅。開通職工通勤車,接送休假職工往返高鐵站。通過一系列“暖心”舉措,廣大職工群眾認為黨支部是真的關心群眾疾苦,能體察群眾情緒,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辦好事。
(三)堅持先鋒引領,發揮模范作用。
黨員的模范作用,是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我們黨戰斗力的源泉、取得勝利的堅強保證。可以說,沒有共產黨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
黨旗飄揚在施工現場。“我志愿加入巫云開高速公路B1合同段黨員突擊隊,在隊旗下我們鄭重宣誓:在工程建設中我們一定沖鋒在前……為交通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2022年4月28日,該支部“黨員突擊隊”正式成立。隊員在項目施工、技術攻關、安全管理等工作中,沖鋒在前,展示了黨員突擊隊“特別負責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四特”精神面貌。突擊隊隊長王曙光,長年駐扎在二工區,與工人同吃同住,帶頭深入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安全工作,讓黨建的旗幟在施工現場高高飄揚。
黨旗飄揚在抗疫一線。11月,云陽縣上坪鄉爆發新冠疫情后,黨支部立即組織黨員和青年群眾,成立“抗疫突擊隊”,并在第一時間派出9名隊員,隊員們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向疫情戰地發起了沖鋒,連續奮戰10天9夜,共計搭設帳篷62頂,接通水電線路800余米,累計消毒查殺30000余平方米,開展核酸檢測1150余人/次,轉移安置職工群眾120余人。同時,在支部的動員下,同步保障了職工群眾的用餐、住宿以及抗疫物資的采買和送達等后勤保障工作,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樹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勇于實干擔當的作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的一致好評,鮮紅的黨旗飄揚在抗疫一線。
2022年,該支部4名黨員被重慶交建集團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在內部營造學先進、當先鋒的濃厚氛圍,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四)堅持服務引領,提升凝聚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各領域廣大群眾組織凝聚好。
該支部充分利用主題黨課、班前班后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及時將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傳遞到施工現場,把黨對工人階級的關懷送到職工心坎里。瞄準員工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開展討論、解疑釋惑,堅持員工情緒低落時必訪、員工直系親屬去世時必訪、員工重病住院時必訪、員工生活困難時必訪、員工家庭不和睦時必訪的“五必訪”工作制度,將職工群眾緊緊地凝聚在組織周圍。2022年開展“五必訪”4人/次,幫助3名職工通過醫保二次報銷,發放員工生日卡13張,開展黨員工作談話15人/次,“逐夢三年”談話10人/次,專題談話6次。收到“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效果,增強了職工的認同感、榮譽感和歸屬感。使黨建工作有“熱心腸”,體現“暖色調”,職工有“家的感覺”。營造“職工冷暖有人知、急事難事有人問、呼聲意見有人聽、好人好事有人夸”的氛圍,有效提升了黨組織的群眾凝聚力。
(五)堅持陣地引領,增強組織四力。
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是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場所,是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展現的重要平臺。只有抓好陣地建設,才能讓基層黨組織有個設施完善、內容豐富的“家”,才能推動黨組織工作做實做好。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為黨員群眾提供便于學習教育、交流溝通的基層黨建活動場所,該支部把黨性教育培養和黨員職工學習需求相結合,立足現有條件,堅持從強化黨組織陣地建設和黨員活動陣地著手,打造了布局規范、整潔美觀、內容豐富的活動陣地,在黨員活動室內設置了學習桌、書柜、報刊夾等,并配備了空調,為黨員群眾提供學習資料,打造出一個溫馨、干凈、整潔的學習交流場所。同時還充分利用空閑墻體,打造廉潔文化墻和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平語近人》專欄,形成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不斷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六)堅持探索引領,同向聚合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建+責任區”。該支部以完成朝陽隧道建設為目標任務,設立黨員責任區,并對責任區設立預期目標,通過對進度任務分解,將目標任務細化到每位黨員,與黨員簽訂目標承諾書,每月對其進行考核評比,讓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解難題、攻難關,真正做到“黨旗飄在一線、黨徽亮在一線、黨員頂在一線”。
“黨建+協管員”。為探索黨建與生產深度融合,該支部推出“黨建生產協管員”制度。通過內部交叉監督檢查,以黨建工作帶動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效,實現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同向聚合、深度融合。其次是通過交叉監督檢查,在找出、找準問題的基礎上,對問題整改實行臺賬式管理,明確主體責任、進度時限和工作措施,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持續推進、久久為功,使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相互促進。
(七)堅持共建引領,助力鄉村建設。
國有企業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強化社會責任管理,推動社會責任融入企業運營,促進國有企業成為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推動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該支部堅持“建一座工程、樹一座豐碑、到一個地方、贏一片口碑”的理念,積極與駐地政府開展共建聯建活動,開展友誼籃球賽、羽毛球賽等活動,以活動為紐帶,形成了企地良好和諧的關系。組織黨員青年與敬老院開展結對幫扶,為孤寡老人送溫暖,贏得了良好口碑和社會贊譽。積極響應屬地黨委號召,急群眾之所急,修復水毀橋梁一座,解決了13戶農戶出行難題,被上壩鄉黨委、政府聯合發文通報表彰,并將此橋命名為“崇善橋”。采取“消費扶貧+就業扶貧”雙重幫扶措施,通過直接采購農副產品和提供就業機會等方式,助力屬地村民致富增收和美麗鄉村建設。
三、成效與啟示
巫云開高速B1項目支部成立后,堅持“七個引領”,不斷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促進全體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干群一心,不斷奮發向上,形成合力。由項目經理部承建的B1標段,于2021年11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當年,項目經理部被業主重慶高速巫云開建設有限公司評為“品質項目經理團隊”,4名黨員被重慶交建集團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支委委員汪岳健發明專利3項、青年職工馬勤義1項工法入選2021年度重慶交建集團科技創新成果獎勵。
2022年4月10日,巫云開高速公路全線第一座橋梁-胡家老屋中橋于率先完成澆筑;10月26日,丁家隧道出口右洞順利進洞施工,標志著該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全線21座隧道全部實現進洞施工。??截至12月10日,項目累計完成形象產值32359萬元,其全線控制性工程朝陽和丁家兩座特長隧道已完成開挖2696.5米,預計將在2024年貫通。
七個方面的啟示:一是基層項目黨支部要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引領中心工作、凝聚員工隊伍、推動項目建設的動力,要將黨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到工程施工建設全過程中,將黨員群眾凝聚到一起,形成強大的中堅力量效應。二是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三是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飄在一線、黨徽亮在一線、黨員頂在一線。四是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各領域廣大群眾組織凝聚好,提升黨組織的群眾凝聚力。五是要抓好陣地建設,建立設施完善、內容豐富的“家”,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做實做好。六是要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努力實現黨建生產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七是要切實履行好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鏈接: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全長118.6公里,是加快重慶中心城區與渝東北片區間聯系及過境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于巫溪,經云陽,止于開州,預計“十四五”期間建成通車。巫云開高速建成后,將串聯起紅池壩、雪寶山、漢豐湖、張飛廟等著名旅游景點并助推沿線旅游資源開發,極大改善巫溪、云陽、開州等沿線區縣300多萬人的交通出行條件,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市“一區兩群”發展戰略。
(文/丁衛林? 圖/丁衛林、馬宇、劉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