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2022年第四季度“建圈強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近90億元,吹響“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沖刺號角。
下半年以來,面對高溫限電和疫情防控等多重超預期因素,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堅持疫情防控和產業發展兩手抓,深入貫徹落實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行動部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項目集群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悉,集中簽約項目涵蓋現代生物技術藥、創新化學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包括5個重大產業化項目、5個重大創新研發項目,均為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或行業專家團隊領銜的產業細分領域“鏈主”項目。
“鏈主”“龍頭”加入 跑出項目集群建設加速度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核心功能在于通過科技創新項目集群,實現“從0到1”的創新策源、“從1到10”的成果轉化,通過制造業發展項目集群實現“從10到N”的產業發展。
此次簽約的項目,不乏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鏈主”投資項目和細分行業頭部研發團隊。如由行業領軍企業上海紐創投資建設的紐創科技創新醫療器械研發及生產基地。
作為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誕生的科創板西南首家上市企業,成都先導選擇持續加碼投資,現場簽約建設全球藥物研發及生產基地。威斯克也持續加碼投資,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投資建設昆蟲重組蛋白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生產基地。該基地有望成為川內首個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企業,投產后將實現年產量10億劑的重組蛋白疫苗生產規模。
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圍繞“生物安全實驗室”“萬億級DNA編碼化合物中心”“重大新藥創制基地”“國家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等項目集群,新增藥物臨床批件56個;新增34個藥品品種獲批上市,47個醫療器械品種獲得注冊證;新增37個一致性評價品種通過審評。圍繞“天府疫苗谷”“全國最大自有品種抗體藥物生產基地”“亞洲最大血液制品生產基地”等項目集群,已實施項目12個。
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聚焦生物技術藥等細分賽道,先后引進109個功能性平臺,構建起涵蓋從靶點發現到產品上市全鏈條的“一站式”服務平臺體系。打造了總規模超80億元的“1+2+X”產業基金生態群,并通過“Bio品種貸”等8個創新金融產品,有效解決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難題,充分發揮基金帶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并成功推動成都成為了國內第四個具備生物制品保稅進口服務能力的口岸。
聚焦項目落地 構筑國內生物產業新高地
在現場簽約的項目中,由高層次人才團隊領銜的艾科斯倫投資建設艾科斯倫體外診斷試劑研發及生產總部;由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領銜的“專精特新”企業盈嘉合生投資建設的創新中心和生物合成中試平臺;由高層次人才團隊領銜的易慕峰細胞治療西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等項目,也令人期待。
成立六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已成功引進和落地了國藥蓉生、苑東生物、匯宇制藥、邁克生物等創新藥、醫療器械重大產業化項目;華西海圻、先導藥物、查士利華、歐陸集團等重大科創平臺項目;華西國際腫瘤治療中心、四川省婦女兒童中心、京東方數字醫學中心等高端健康服務項目,構筑起面向全球、服務全球、融入全球的國際化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以項目集群建設支撐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基本功能“三大功能”,做到開工100萬平方米、封頂100萬平方米、完工100萬平方米,以三個100萬平方米加快成型成勢,構筑國內生物產業新高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