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非凡十年,答卷文采斐然。在這些答卷中,濱州的骨干企業尤為亮眼。9月7日,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濱州7家企業上榜,上榜數量、營收總額均列全省第二位。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濱州市新聞傳媒中心組織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濱州答卷”融媒體主題采訪,繼綜合篇、縣區篇后,今天推出企業篇,探尋濱州這些企業的發展軌跡,解碼他們的創業創新創造密碼。
從昔日黃河北岸莊稼地里建起來的北鎮化工廠,到如今北海鹽堿灘上的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從單一的基礎性化工產品生產,到如今上下游合作生態森林體系的打造,歷經半個多世紀發展歷程的這家化工企業,蘊含著怎樣的“DNA”密碼?變革是痛苦的,但這家企業成立五十多年三次“自我革新”,不斷“創造”“創新”“創業”,其背后的動力是什么?目標又是什么?在新的創業路上,競爭更加激烈,變化愈加莫測,濱化集團將走向何方?
大輅椎輪
濱化瞄準更高目標的“三級跳” 濱化自創立至今經歷了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半個世紀,濱化先后三次“創業”。每一次創業對濱化本身來說,都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蛻變,都是一次錨定更高目標的“三級跳”。
1968年,在北鎮化工廠,一群人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1970年10月22日,濱化歷史上第一個項目年產2200噸燒堿裝置一次試車成功,拉開濱化的發展序幕。
1978年改革開放,當年濱化扭虧為盈,實現利潤55.7萬元,上交稅金63.80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1984年,企業取得建廠以來生產經營的歷史最好水平。
“九五”期間,國家第一次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濱化提出了“兩個依托、一個聯合”的發展思路,開始了二次創業。煉油板塊、化工板塊擴大規模,調整生產方式,淘汰落后產能。
“十五”期間,濱化主要經營指標超過此前30年總和的5倍。
……
沿著深深的轍印,濱化,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年末,開啟了第三次創業的新征程。
“此次創業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構建生態平臺型企業,充分鏈接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任元濱說,以此次創業為起點,濱化將進一步加強合作伙伴生態體系建設。
2022年6月12日,濱化集團構建生態平臺型企業啟動大會召開,提出將建立更加全面、開放、包容的上下游合作生態森林,濱化與南山集團合作建設濱化東南亞基地、與遠景公司合作建設零碳工業體系。分別在濱城、陽信、北海、沾化設立了四大基地。同時,積極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建立濱化中央研究院,加大研發投入,重視科技創新,大力推動高端裝備的研發體系建設。
濱化第三次創業的主戰場——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是濱州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是打造濱州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的龍頭項目,項目帶來的氫氣、丙烯、環氧丙烷、異丁烷、叔丁醇、甲基叔丁基醚等資源,可直接拉動下游聚丙烯、多元醇、丁基橡膠、聚異丁烯等項目。
同時,該項目可以和渤中19-6凝析氣田項目形成上下游互補。渤中19-6天然氣處理終端項目分理出的丙烷、丁烷可以直接通過管道供給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目前合成氨裝置、丁烷異構化裝置及公輔工程全部達到施工進度95%以上,PDH裝置已于今年7月31日完成中交,項目將于10月31日具備試車條件。
創新為要
濱州企業發展“DNA”的生動體現 在競爭激烈的化工行業,濱化是依靠什么優勢能夠不斷發展壯大,又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這一答案,蘊藏在濱化跨越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其在生產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積淀下來的寶貴發展經驗,成為濱化生生不息的DNA,也是濱州化工行業發展的鮮活樣本。
創新,是濱化不斷發展的制勝法寶。
2022年6月19日,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作為濱州市五家參展企業之一的濱化集團,其多個先進技術產品和高端裝備在室內和室外展區展出。融合先進的人工智能、云計算、5G、工業傳感器等技術,由濱化集團生產的大圣I代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驚艷亮相。
而且,濱化集團已在國內率先將該機器人應用于氫能源場景,并首創智能無人巡檢整體解決方案,成為濱州市化工行業第一家研發并成功投用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的企業。
除此之外,濱化集團還帶來了35MPa氫燃料車用加氫機、芯片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展品。濱化集團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的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線,更是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
……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這背后,是濱化的“創新DNA”的展現。
“創新意識在深層次上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任元濱認為,在濱化,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已經實現了全員認知統一。
如今的濱化,創新活動活躍、創新資源集聚、創新成果領先、創新文化濃厚,在創新的持續驅動下,濱化向著充滿魅力、活力、動力和創新力的創新型企業邁進。
當前第三次創業中,創新更是居于濱化核心位置。
2022年,濱化深入開展了創新體系加速行動等十大行動,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初見成效。8月29日,濱化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締結戰略合作,雙方將合作共建全國最大化工中試基地。此舉作為推進濱州“雙型”城市建設的具體行動,將為濱州市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同時,濱化在源頭發力,成立濱化中央研究院,圍繞產品應用、產業化、中試基地、實驗研發、理論研究,全面搭建開放式創新研發體系。濱化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濱化集團創新體系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將為濱化集團新一輪跨越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9月23日,濱化集團首屆“問題日”頒獎儀式舉行。短短幾天時間,廣大干部、員工踴躍提出問題、建議11200余項。公司對參與員工進行了重獎,獎品包括問界M7汽車、華為Mate50手機、四門智能冰箱……重獎的背后,是濱化對創新意識、創新圖強的清醒認識。
而在公司機構改革中,濱化專門設置了卓越運營中心——變革辦公室,目的就是要警醒企業時刻保持自我進化、不斷創新的能力。
下一步,濱化還將設立企業創新基金,加速駐京、滬、大灣區辦事處建設,全力聚焦行業前沿技術,充分鏈接科技、金融、產業等各種資源,盡快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在化工行業白熱化競爭時代,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體系打造是企業競爭力比拼的根本。”任元濱說。
開放融合,賦予濱化日精日進的進化能力。
“身處全面開放的大時代,跳出濱化看濱化,我們才能準確定位自己。”任元濱說,濱化要以國際化視野謀劃開放合作,構造以全球觀念俯瞰產業鏈的能力,主動融入世界,全面打造生態平臺型企業。
既要創新創造,又要有闖勁沖勁。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目前,濱化各事業部、各條戰線迅速行動,在各項業務方面均有新的進展。
氯堿事業部規劃了三大戰略板塊,相關業務加速推進;
石化及新材料事業部發揮鏈主企業優勢,利用港口及上游原料等資源,發展差異化大宗石化產品、鹽化產品,打造大型石化基地和面向新能源、高增長性產品的新材料基地;
特種化學品事業部制定了電子化學品和電池化學品雙賽道發展規劃,著力打造北方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多元電池化學品鋰鹽和添加劑綜合服務商;
新能源事業部通過整合資源、戰略協同,致力于實現公司“雙碳”目標,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提供零碳工業服務體系解決方案……
人才建設,為濱化集聚“智力富礦”。
濱化的發展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部人才引進和培養發展的“招才引智史”。
在濱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成為濱州市人才培養和使用的代表性企業。
2022年9月22日,濱化榮獲“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單位”稱號,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這是對濱化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的最好褒獎。
歷任濱化管理層始終將員工視為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近年來,濱化深入推進“幸福濱化”建設,持續提升員工獲得感、歸屬感。不斷完善的“幸福濱化人”福利平臺為員工謀求更多福利;協調銀行機構面向濱化員工的“融易借”個人信貸業務,額度已突破6000萬元,極大解決了員工的資金需求;公司設立了中高考“陪考假”“父母生日假”“子女獎學金”等一系列舉措,大幅提升了濱化人的幸福指數……
不斷提升的員工幸福感為濱化“優智優力”帶來不竭發展動力。
學習型組織建設,為濱化發展不斷輸入“源頭活水”。
在濱化,學習型組織建設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持續培養全體員工的成長型思維。
2022年1月份,濱化引入華營戰略咨詢公司全面實施“戰略到執行項目”;
2022年4月份,濱化聘請麥肯錫咨詢公司對公司項目管理進行全流程診斷,聚焦組織架構、管理流程、工具系統、人員能力四個維度,加速搭建立體完善的項目管控體系。
2022年下半年,濱化將成立大圣學院,搭建科學完善的培訓體系,以大圣精神錘煉隊伍,逐步將其打造為濱化培養人才的“黃埔軍校”。
先試先行敢闖敢做,助力濱化產業智能化升級“出圈”。
數字化、智能化是濱化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底,濱化與新松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實施以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特色的數字化轉型戰略。
大圣I代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35MPa氫燃料車用加氫機、芯片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的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線、智慧氯堿云平臺……
一系列“先試先行”的生動實踐,正在濱化不斷上演。
繼往開來征途是星辰大海 洗削更革,只為更好的未來 2022年初,濱化集團提出了“12345”的發展戰略,攜手華營管理咨詢公司,啟動了戰略到執行項目。歷經8個月的推進,先后組織了6次戰略規劃研討會,線下研討80余場,理清了公司業務板塊,形成了公司新的組織機構方案。
新的組織機構設計以驅動增長、貼近客戶、構筑能力、高效協同為基本導向和目標,經過新增、整合、調整,公司現設22個部門。新的組織架構由以前的強生產型轉為強業務型、強管控型轉為強發展型、強職能型轉為強流程型。
新設五大事業部、濱化中央研究院、卓越運營中心、大圣學院等部門,強化平臺能力、創新能力、運營效率、人才培養,組織管理逐步向矩陣制過渡,初步建立了適應戰略要求的組織架構,在推進企業戰略落地和組織能力建設方面邁出了新步伐,為改革向縱深挺進打下堅實基礎,激發強勁動力。
目前,濱化正在以“打造創新能力領先、盈利水平一流、管理水平卓越和社會責任先行的行業頭部企業和零碳示范企業”為愿景,秉承“價值創造”和“人文精神”的兩大企業目標,致力于打造千億級的新材料、大化工產業集群,科技、資本聯合孵化集群,內外融合、生生不息的人才智慧集群三大集群,建設產業高度協同的基礎化工和電子化學品、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四大基地,以科創引領、零碳工業、智能制造、開放賦能、社會責任五大支撐體系為依托,全面構建大型生態平臺型企業。
面向未來,濱化將按照已確定的“12345”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以國際化視野謀劃開放合作,積極構建科創生態,全力推動產業智能化,注重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綠色能源裝備產業,構建“綠電+綠熱+綠色化工”能源體系,致力于成為零碳工業解決方案供應商,繼續堅定不移地做綠色化工、低碳轉型的先行者和實踐者,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位魯江 董文林 通訊員 李榮新 馬磊 侯方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