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挑戰、新問題,尤其是在諸多不確定的國內外因素影響下,中國白酒如何實現穩進發展,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頭等大事。

龍頭酒企五糧液率先給出自己的答案。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白酒T8峰會上,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首度亮相行業活動,并作題為《居安思危守正固本篤行致遠走好新時代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趕考之路》的主旨發言,以三大關鍵詞分享了其對當前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前瞻思考和戰略判斷,引發行業熱議。
一種前瞻意識,貫徹發展始終 在曾從欽看來,目前的白酒行業危機與機遇并存,關鍵在于如何化危為機、危中尋機。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也認為,白酒產業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整個產業必須深刻思考,找準癥結,適應變化,主動調整,化解矛盾。
白酒產業矛盾在哪里呢?曾從欽認為有三個矛盾需要特別引起重視。一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的同時,飲酒人群數量變化對白酒消費容量構成一定挑戰;二是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的同時,大量業外資本涌入對白酒有序發展構成一定挑戰;三是名酒美譽度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優質白酒供需矛盾對白酒市場供給構成一定挑戰。
在持續反復的疫情下,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消費理念發生變化,對營銷渠道變革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與高效性也就提出了新要求。
宋書玉也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存在著產能與價值的矛盾、品類之間的矛盾、渠道積壓的矛盾;體制文化整合的矛盾、投資與回報的矛盾、尤其是消費需求的下行壓力等等,矛盾釋放不可避免。伴隨著產業限制取消,品類熱度、產區熱度、引發的投資熱、產能擴充熱、媒體熱、社會輿論熱,白酒局部發燒也在所難免。因此,宋書玉判斷,當前產業調整已經進入正在進行時。
形勢逼人,一系列自上而下形成的高質量發展相關討論和探索,在酒業內部展開。
一種戰略定力,指引發展方向 中國酒文化,是中華農耕文明的產物,既是物質文明存在,也是精神文化象征,滋養著白酒產業蓬勃發展。因此,守文化之正,傳承優秀酒文化也成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守正?曾從欽在分享中提出:守品質之正,任何時候都要秉持“釀好酒”的初心,緊緊守住品質這條生命線,讓品質看得見、摸得著;守品牌之正,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飽經歷史滄桑、來之不易的中國名酒品牌,摒棄投機短視做法,避免透支民族品牌影響力;守品行之正,以誠為本,著力打造陽光治理、陽光合作、陽光團隊,大力營造健康、陽光的合作生態、發展生態、產業生態。
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糧液立足于5000多年文明史所積淀的深厚歷史文化傳統,吸吮著宜賓4000多年的釀酒文化養分,從商周時期的窨酒,到唐代的重碧酒、宋代的姚子雪曲、明清的雜糧酒,再到今天的五糧液,一脈相承數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締造出“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傳世佳釀。
千百年時光流轉,五糧液始終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固態法釀酒工藝,每一道繁復、極致的工序,需要釀酒匠人們不畏嚴寒、酷暑,嚴格把控。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一瓶高品質的五糧液要經歷100多道工序,無不浸透著一批批匠人辛勞的汗水和智慧。傳承和美文化,釀造五糧美酒,五糧液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守護者。
“心存敬畏是美酒產業從遠古走到今天的傳承之道?!彼螘裾J為,酒類產業之所以可以長盛不衰,與其深厚的歷史沉淀、技藝傳承、消費喜愛、文化弘揚息息相關。
一種系統思維,開拓發展路徑 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大局意識和系統觀念,也需要務實思維和實干精神。對此,建議企業要做到長遠與當期的結合、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整體與局部的結合,培養行業穿越經濟波動周期的能力,實現長維度下高確定性的穩健增長,共建高質量發展的行業新生態。
五糧液作為中國白酒領軍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既有路徑也有行動。

在5月27日召開的五糧液股份公司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五糧液明確了集團“5111”發展目標、股份“2118”發展目標、公司“2+2+6”產能規劃等“十四五”藍圖目標,同時披露了2022年的發展目標及重點工作。
下足苦功、練強內功,五糧液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實現了可持續穩健的高質量增長。自2016年以來,五糧液已連續6年、25個季度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這充分彰顯出五糧液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態勢。
2022年,是白酒產業“十四五”爬坡過砍、破壁沖關的關鍵一年,五糧液將通過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深化營銷變革、加強技術創新、提升品牌文化挖掘等方面的具體舉措,持續保持兩位數的穩健增長,進一步擦亮“大國濃香、和美五糧、中國酒王”的金字招牌。
接下來,五糧液將嚴格遵循“種、釀、選、陳、調”美酒五字訣,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全力打造“生態、品質、文化、數字、陽光”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