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人才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智力支持、戰略資源和基礎保障。正值2022年高校畢業季,長三角知識產權緊缺人才培養專家論壇暨人才供需對接活動6月15日在《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知新大講堂》頻道線上直播。會議倡議建立長三角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社會實踐和就業發展的合作互動機制;多視角探討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發展需求;多家企業及服務機構發布了律師助理和專利代理師助理等崗位實習和招聘信息。
本次論壇由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協同江浙滬皖眾多高校、企業、事業及服務機構組織發起,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指導,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支持,《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聯合上海知識產權園合作舉辦。參會的高校知識產權專家、企業知識產權高管、服務機構合伙人和人力資源專家嘉賓,共同研討交流高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剖析企業和服務機構知識產權人才需求熱點與痛點,切磋分享知識產權中高端緊缺人才使用培養經驗和感悟。

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主席黃殿英致辭時表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應屆畢業生當前就業形勢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本次活動有助于對接就業“一把手”工程,通過相關配套服務在人才培養、使用和發展領域,構建長三角知識產權人才資源集約運作機制,形成合作互動、多方共贏的局面。黃殿英認為,此次活動成功舉辦不僅是活動發起人及與會嘉賓的共同意思表示,更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指向和熱切期許。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培養和發展是建成知識產權強國關鍵。長三角地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創新創業最活躍、知識產權資源優勢最密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發展需求最緊迫的區域之一。為此,與會的部分高校教授以及企業、律所、服務機構代表共同倡議:集聚長三角高校的人才科教優勢,企業的產業創新優勢,專業機構的服務管理優勢,協同構建長三角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社會實踐和就業發展的集約運作機制,共同為長三角知識產權事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許春明作為代表宣讀倡議書。

有高校專家認為,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需求多樣性,決定了高校要充分發揮教學特色,向綜合性學科設置發展,培養理論和實務復合型的多元化人才。若說高校是為人才制作知識“毛坯”,社會才是學以致用人才培養發展的大課堂。因此,需要打造產學研用社會各界全鏈條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企業角度觀察,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發展日新月異,用人單位亟需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并且具備持續學習創新能力。有專家提出,企業要重視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設立專人專崗,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使用和發展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來自長三角寧波、合肥、昆山等地社會組織負責人表示,熱誠歡迎上海高校知識產權專業的畢業生回歸本土發展,共同為落實長三角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人才保障。
服務機構長者,知識產權從業37年的朱妙春律師,諄諄勉勵畢業生:貴在對知識產權事業的熱愛,重在對職業選擇的執著,不辱維護知識產權的使命。多位知名知識產權律師分享了自己成長經歷,并歡迎畢業生投送簡歷,積極應聘,有志獻身于知識產權事業。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組織人事處謝銳副處長總結講話中指出,人才在學校階段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只有15%,其余85%則是從實踐中獲取的。一直以來,上海市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奮勇爭先,走在前頭,構建面向全球的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體系,助力我國加快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強國。
本次活動由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秘書長郭國中協調會務籌備并主持。本次活動還得到了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協會、上海市閔行區知識產權協會、寧波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杭州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溫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合肥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運營有限公司、昆山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昆山市光電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研發機構聯合會、上海浦東新區現代產教融合促進中心、金橋創客天地、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百一知識產權、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上正恒泰律師事務所、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