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所高校學者、100多位企業家齊聚廣東金融高新區,深入開展產學研研討,共探區塊鏈在產業數字化的應用。5月7日,“灣區賦智·燈湖聚能—2022區塊鏈理論與應用創新研討會”在廣東金融高新區舉行。
本次活動由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研究院、廣東省計算機學會數字經濟專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廣州市數字經濟協會、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佛山市南海區電子商務協會、佛山市南海區大數據產業協會、國信(佛山)數字技術應用研究院、新絲綢之路ESR平臺、全塑聯等機構攜手舉辦。
深入開展產學研研討,共探區塊鏈在產業數字化的應用
活動邀請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3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來自南海及灣區各地企業100多位企業家線上線下參與研討,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針對區塊鏈理論和應用創新展開了深入的產學研研討。
2022區塊鏈理論與應用創新研討會
其中,香港嶺南大學戴弘寧副教授和中山大學陳川副教授針對區塊鏈理論創新分別做了學術研究成果分享,遠光軟件區塊鏈首席科學家魯靜博士和新安懷ESR董事長梁錫鈞博士針對區塊鏈應用創新分享了其探索的經驗。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陳川分享報告《基于區塊鏈的隱私計算前沿分析》
新安懷集團董事長梁錫鈞分享報告《區塊鏈賦能傳統外貿轉型升級》
此外,會議設置“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主題研討,來自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工信部電子五所等高校及機構的專家學者與中信集團供應鏈金融團隊中信梧桐港公司、聚合支付企業移聯科技,南海本地企業浩迪科技、金賦科技等企業代表暢談研討區塊鏈技術在南海實體產業升級、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賦能應用,專家學者為南海實體產業思考提出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有效結合的建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挖掘要點痛點,助力南海數字經濟升級發展。
專家學者與企業交流分享
會議中,“區塊鏈+數字貿易”聯合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區塊鏈+數字貿易”聯合實驗室由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研究院和南海本地知名外貿企業新安懷集團聯合設立,旨在加強研究區塊鏈技術在外貿行業的創新應用,推動外貿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接下來,聯合實驗室將推動傳統外貿產業與各大高校研究部門、科研機構、行業專家開展合作,聯合進行數字貿易技術的前沿探索、行業痛點解決方案與應用落地方案研究。
“區塊鏈+數字貿易”聯合實驗室揭牌
同時,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研究院重磅發布了《“區塊鏈+”應用場景——塑料產業“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白皮書》和《“區塊鏈+”應用場景——外貿行業“區塊鏈+跨境貿易”應用白皮書》。廣東金融高新區兩大“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推出,為全國各行業探索區塊鏈在產業數字化的應用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體現了廣東金融高新區先行先試的探索精神。
“區塊鏈+”應用場景發布
廣東金融高新區先行先試 培育金融科技新業態
早在2018年初,廣東金融高新區便提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切入點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在區塊鏈技術和產業應用方面先行先試,出臺了一份產業扶持政策、建設了一個產業集聚基地、搭建了一個產業孵化中心、成立了一個金融科技研究院、引導設立了一批產業基金、引進了一批“區塊鏈+”金融科技企業,推動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成果轉化和應用,為南海區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海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扶持政策
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研究院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在推動產業建設方面已做出了眾多的工作成果。作為集政府引導、技術研究、企業服務于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研究院已組建了50人的“區塊鏈+”金融科技專家智庫,與湖南科技大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組織了100多位計算機人才到南海區企業實習實訓,同時還為南海區企業提供了技術顧問、軟件測評、認證培訓、項目評估等專業服務。
截至目前,依托扶持政策與孵化中心、研究院等產業服務平臺,集聚基地吸引了超100家金融科技創新企業進駐,涵蓋智能零售、安全信息檢測、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等應用場景,其中已有5批共38家企業經南海區認定為“區塊鏈+”金融科技企業。目前,佛山市共有10個項目通過國家網信辦的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其中6個項目為園區進駐項目。
加大產業數字化領域布局力度 探索更多產業場景轉型可能性
隨著資金、人才、產業聚集,廣東金融高新區作為廣東省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項目的雛形正在形成,以區塊鏈技術為引領核心的數字變革浪潮正席卷而來。
廣東金融高新區。王維家/攝
未來,廣東金融高新區將在《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廣東省培育區塊鏈和量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繼續加大在產業數字化領域的布局力度,深度參與佛山和粵港澳大灣區工業數字化和實體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更多產業場景轉型的可能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