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楊萬里詩曰:“傱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立夏時節,石榴花應景而來,給萬紫千紅的春光添了一抹色彩,由此拉開了夏天的序幕。
立夏處于春季與夏季的交接點上。每年公歷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徑45度時為立夏。此節氣確立于戰國末年,是天文學意義上夏季的開始。但是,“雖然立了夏,依舊春當家。”此時,百花爭艷的春天尚未結束,炎熱的夏天還未到來,許多地方石榴樹、槐樹花開正盛,萬物繁茂,郁郁蔥蔥,大地一片生機盎然。
春是“生”的季節,夏才是“長”的季節。立夏節氣的到來,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植被和農作物進入旺盛的生長期。俗語說,“立夏三天麥呲牙”,冬小麥處于楊花灌漿期,灌漿好壞直接影響著產量。又有農諺:“立夏三天遍地鋤”,農田里到處都有鋤草的人。南宋翁卷有《鄉村四月》曰:“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夏天,是一個繁忙的季節,是一個開始收獲勞動果實的季節,也是一個讓人忙著又快樂的季節。
立夏時節,“天地始交,萬物并秀”。宋代蘇泂詩云:“立夏連朝劃地寒,看承芍藥倩園官。秋千拆罷無聊賴,軒檻周遭綠一般。”在夏日里除了忙碌,但處處皆是風景。讓我們看著那石榴花紅,聞著那槐花清香,聽著那鳥兒輕唱,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夏天。夏天我們渴望著,那美會讓人醉了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