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美传媒星空传媒使用方法,正在播放东北夫妻内射,天堂av国产av在线av秋霞,脱了美女内裤猛烈进入

中國企業報集團主管主辦

中國企業信息交流平臺

微博 微信

陳淮談中國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2003-08-23 14:23 來源:搜狐財經 次閱讀
 
陳淮談中國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中國企業聯合會定于2003年8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2003中國500強企業發布會暨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大企業座談會”。搜狐財經頻道獨家圖文直播。

  主題:中國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主講人:陳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很高興有機會,特別是來自于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最強這么一個企業群體的代表一起交流我們國家企業做大做強的問題,我想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高興的事。

  會議主辦方研討會座談會主辦方給我們一個題目,我們怎么做大做強,其實依我看,這個問題不用較勁腦汁想很多辦法,為什么中國有句古話時世造英雄,造就中國走向世界,成強世界大企業時代已經到來了,我們的企業在這樣一個時代當中,已經必將成為世界上的具有國際競爭里的大企業,在過去二十于年已經走過很長的階段,在最初的十幾年中,我們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努力使我們的企業成為國際競爭力企業過程中,最開始我們主要苦于擴張供給,擴張生產能力遇到很多障礙,技術要素投入不足,資金急劇能力不足。八十年代初期,我們最初建寶鋼的時候,第一期建設300億人民幣投資,那得是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才能辦得到的,就這把冶金部拉到人民常委會,攤大求洋,買外國設備,買外國設備專門吃進口礦,那時候做大做強的障礙是什么,資源資金急劇能力不充分,發展能力不充分,我們遠遠走過這個階段,我們從1998年以來,如同大家所知,我們面臨的是什么呢,是普遍性供大于求。從第九個五年計劃,第九個五年計劃我們企業和強方向努力遇到一個新的問題是呢?需求市場的擴張制約,第九個五年計劃明確列出,汽車行業一汽、二汽、上汽三大轎車汽車規模單廠達到40萬輛,2010年達到一百萬輛,如同我們在座估計,汽車行業來的代表,在那五年當中,我們的生產能力總是大于實際產量,產量總是大于銷量,如果市場許可,我們根本用不到到2000年末,在1998年左右,我們一汽、二汽足以生產能力擴張單廠規模40萬輛。顯而易見,在做大做強的主要障礙市場和消費需求,現在不一樣了,這兩個階段都已經走過去了,我們走過來大家有充分用武之地,市場增長前景非常廣闊的這么一個時代。我不贊成今年以來有些學者說,我們現在的汽車生產能力已經過剩了,我們房地產投資過熱了,或者我們某些領域有通貨膨脹的危險了,應當說,我們在經濟運行調控中的政府政策,總是在一種傾向下防止被掩蓋另一種傾向,這是對的。但是我不認為我們的企業已經走到頭了,我們已經需要小心謹慎地邁步了,不是。我們現在需要鼓足干勁邁步的時候。做大和做強不是你想做和不想做,而是這個時代已經促使你必須做大做強的問題。何以見得,我們舉幾個產業的例子跟大家交流,現實的交流。

  人們說中國現在上了多少萬輛的汽車生產能力,上了多少廠家,推出多少品牌,這個能力已經過剩了,已經超出人們的需求,我認為這種看法還停留在十年前五年前的判斷。我清楚記得一個例子,在我們第一個翻兩番戰略制定的時候,八十年代初期第六個五年計劃制定當中,六五計劃是實際執行兩年才對外公布,那時候有專家寫文章寫報告給中央說,皮鞋這個產業太過熱了,當時我們有十億人,十億人都穿皮鞋,那得殺多少牛啊,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中國當時牛的存量是有數的,一張牛皮能生產多少皮鞋也是可以算得出來,把這些牛全殺了也不夠中國人穿皮鞋的,所以萬萬不要鼓勵人們穿皮鞋。到了這一個發展戰略實現之日,我們新的翻兩番戰略推進之時,人們看到的是什么呢?我們現在有13億人,這13億人中穿皮鞋已經是尋常普通事,普通老百姓都穿上皮鞋了,我們在座女士大概家里沒有30雙皮鞋,28雙總有了。我們有了這么多的皮鞋,到皮鞋店里頭,皮鞋賣也賣不出去,擱在貨架子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像掉下來了一樣,牛殺光了沒有,我們一打聽,牛不僅沒殺光,比八十年代初期翻好幾番,我們有專門做皮夾克的牛待遇非常好,不能往身上打鞭子,打在包了身上有鞭子印,品質不行,不行,有專門吃肉的牛,分為噸火鍋的肥牛和燉吃的牛肉,喝牛奶有蒙牛高鈣奶,吃胡蘿卜不吃草,哪來這么多牛,用15中以上的數學模式算不出來的數我們實現了,市場經濟的魅力、魔力、活力、創造力就在于此。我們不認為中國有些產業已經像人們警告的那樣,到了過熱的邊緣,當初我們不認為中國皮鞋業已經過熱一樣。相信市場經濟的創造力,相信正在出現的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群正在急速擴張,相信人們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相信在這個收入特定收入水平下,人們的私人財富累計能夠支撐這樣的新的消費需求。

  我們去年中國汽車業,汽車產量增長36%,去年單轎車一項增長51%以上,去年全世界的轎車產量和2001年相比增長不到2%,只多賣出不到一百萬輛汽車,全世界汽車生產能力是5400萬輛,這多賣一百多萬輛汽車是哪里多賣出去是中國這個市場上多賣出去,主要是中國這個市場多賣出去,83%以上是中國市場的貢獻。我們去年一年的轎車歷史性的突破一百萬輛大關,今年前七個月接近于去年一年轎車產量,前七個月已經生產107萬,稍微樂觀一點估計轎車產量銷量可能翻番,保守一點估計80%增長是可以支持的。是不是我們走到頭了,我們有非常謹慎認真預算的研究報告,不是隨便說的研究報告,是認真的,多方面論證的一個研究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出的研究報告,認為十年之后中國的汽車保有輛可能是一億輛,是什么含義呢?2002年末中國的汽車保有輛是2050萬輛,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年我們的每年平均賣出1200萬輛以上的汽車,十年以上中國汽車保有輛才是一億輛,汽車六到七年一更新,貨車更新時間短,轎車更新時間長。如果我們人均機動車保有輛達到美國現在的水平,現在全世界汽車生產能力專門給中國生產26年半,這26年半,美國人德國人意大利人不讓他們買車,不許他們更新才成。我們怎么就到了過熱的地步了呢?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全老百姓開得起汽車,我們說現實的,我們估計現有的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數有20%現在就買得起和用得起汽車,或者消費信貸的幫助下,買得起和用得起私人轎車。這是有,國家城市局城市居民收入抽樣調查過去四年資料為依據的,基本指標家庭金融資產存量在十萬塊錢以上,或者家庭月收入有穩定來源的四千五百塊錢以上,我們認為這個家庭買得起車,這樣的家庭有20%,我們認為估計不冒,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現在的城鎮居民家庭數的20%是多少呢,是兩千六百三十萬戶,去年我們的汽車業大增長,我們不過賣310多萬輛,我們不認為,中國的汽車業走到一個需要剎車,相反,我們剛上高速路,剛剛掛起高速檔,這個產業將在未來二十年中,支撐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一花獨秀的格局仍然是最強有力的引擎。我們講汽車業并不是講汽車業本身,中國很多制造業以及城市化工業化密切相連的產業都正在表現出相應的特征。

  包括我們房地產業,過去一年來,房地產業的投資增長,投資規模和上一年相比增長的速度太快了,銀行貸款太多的比例流入這個產業的,我們現在的房地產中閑置房太多了,這些理由確實驚起非常令人相信房地產業發展是過熱的,是不是?此一時彼一時,過去拿體溫表一量就是病,現在一量就不是病。什么叫過熱呢?有這么幾種情況,投入某一個領域里的貨幣投資規模,遠遠超過資源可供量,導致物價飛漲,房地產規模固然比前年去年增長比較快,導致我們磚瓦灰石買不到,沒有,導致鋼材水泥買不到,也沒有導致短缺,2000年中國的鋼產量1.2億噸,01年1.4,去年突破1.8億,去年一年和去年相比鋼產量增量相當八十年代初期全年的鋼產量,今年突破兩億噸沒問題,供給能力是充分的。盡管我們目前一些建材價格市場仍然是一個較高的位置,但是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短缺,并沒有因為引入某一個領域的投資規模,導致了實物可供量出現短缺,不像九十年代那個房地產熱的時候,滿大街的公共電話拿著呼機等回呼,排著隊說,有沒有鋼材,有沒有水泥,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象了嗎?

  第二個什么叫過熱,如果一個領域占有太多的資源,使相鄰相關的產業得不到充分有利足夠的資源,這個產業發展不協調,叫過熱了。我們現在銀行貸款余額三分之一流到這產業中,所以稱為過熱。問題是我們的房地產業占有這么多的信貸資金、資源之后,是不是銀行已經沒有錢借給其它產業的,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座代表,500強有銀行的代表,我們的商業銀行苦惱問題之一是什么,仍然是巨大的存差,存差的背后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指標,實際利率遠遠高于名義利率,民間利率遠遠高于官方利率貨幣供給短缺的信號,我們沒有看到。整個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對利率的預期是什么,央行今年會不會降息。不知道在座有炒股的沒有,股票市場的散戶,股民,機構,券商,大家都在推測,格林斯潘美聯儲降息了,人民幣會不會降息,儲蓄利率收益已經是一倍以上高于美元了,王教授講人民幣面臨升值的壓力,緩解升值壓力顯而易見貨幣政策調整應該調整利率,防止人們都換成人民幣套取利差,并沒有出現名義利率,實際利率相當于名義利率加上通貨膨脹率,我們通貨膨脹率到今天還是在極其微弱的正增長,隨時可能跌回負增長,到去年年末連續15個月我們物價還是負增長。有什么根據說,我們已經到了過熱了?在房地產業這些產業進一步擴張做大做強反對聲音,其中一個最有利的武器說,我們現在有1.4億平方米的閑置房商品房賣不出去,明明賣不出去,供大于求事實擺在這兒,還不過熱,我相信在座聽了這樣的論證相信這樣的事實相信這樣的判斷。

  再給大家一個判斷,假定我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城市,大家想一想自己身邊居民朋友、親戚,你的下屬,你的職工,城市居民中有20%的家庭想改善住房條件,這個估計過不過?城市居民中津津有20%的家庭想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20%城市居民家庭每戶沒想住別墅,沒想住豪宅,比想比現在住的房子增加二十平方米,就這么一點小要求,增加一間臥室,廳大一點,孩子上大學,禮拜六回來不方便,僅此而已,沒有高要求,這估計不過分吧,20%的城市居民家庭,2630萬戶,每戶增加二十平方米,這個需求我們現在得有5.2到5.3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支撐他們的現實需求,我們有這么大的閑置嗎?

  實際上我們今天不是專門講,房地產業是不是過熱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為什么有1.4億平方米的商品房閑置,那不是因為房地產業規模太大了,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只造豪宅沒造中低收入的住房,是因為城市住房資源里邊的存量資源沒有充分進入市場。住房這種東西,被分割的,在市場交易中被買掉的。假定有一個250平方米的別墅,這250平方米的別墅是怎么賣掉的呢?被一個原來住在高檔公寓180平方米的老板,最近生意做得不錯,賣掉公寓買了250平方米的別墅,原來一個小老板最近又發了一筆小財,賣掉120平方米的普通公寓買了高檔公寓,原來住七八十平米居民樓的居民,閨女孝順給父母改善住房條件,把七八十平米換到一百二十平米,四五十平米單元樓賣掉居民住房買了七八十平米,平房院住到單元樓里頭,外來經商務工人員買了平房原,在一系列交易過程中,分割的買掉我們稱之為增量資源250平方米的豪宅或者是別墅。由于我們城市住房資源大量存量資源沒有能夠充分進入市場和加入流動,使我們一方面有大量要求改善住房條件的居民需求,現實消費能力,另一方面我們有了供給的剩余。如果我們每年房地產交易中有85%是二手房,交易總額85%是二手房交易額,我們現有存量資源根本不存在問題,我們現在問題85%每年房地產交易總額中,增量資源是新房子的交易額,大量的存量資源不能加入流動導致了我們現在的問題存在。不把這個問題看清了,單純用一個簡單邏輯,買不起房子,一半有大量的閑置,解決問題的辦法拆掉豪宅建中低住房,政府想辦法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只有一個簡單的辦法,這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的思路?我們舉這個問題也和其它產業發展前景,我們認為非常樂觀的判斷論證這個問題,和這個問題密切相關的。

  去年十六大提出再翻兩番,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在十六大報告中,我們提出城市居民人口將呈大幅度提高,最初在醞釀這份報告是量化的指標,全面小康實現之日,我們將城鎮居民所占比重將超過50%,因為中國的政壇有一個習慣喜歡刮風,一旦寫入各省我的城鎮化超過50%,各地各縣超過50%,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中國是嚴重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最后的十六大文本是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們心里頭估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居民所占比重超過50%是非常可能實現的,那個時候中國的人口將超過16億。給我們大家一個什么樣的啟示呢?我們現在的城鎮居民人數是4.7億人,也就是說,我們還有3.8億到4億人得搬到城里住,在未來20年中,2020年末,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是15.5平方米使用面積。拿15.5乘上4億人,未來20年現有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都不改善,我們還得蓋多少房子?20年不是一個太長的時間,我們除了蓋居民住的房子,還得蓋城市,還得組織基礎設施、施工,這些我們又需要多少的鋼材,多少的水泥。這些人加入城市化生活方式,我們還得需要多少汽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我們現在的經濟已經在高速增長的道路上走到頭了,我們同樣也沒有理由對中國企業做大和做強表示悲觀,我們用不著悲觀,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爭取在這樣一趟列車上我這個企業我這個品牌不要被甩掉就好,你有的機會做大做強,時世正在造就英雄,這是我想說的一個怎么做大做強的看法。我們已經走過了供給制約的階段,走過了需求制約的階段,我們正在應來市場快速擴張的階段,給我們做大做強最好機會已經來了,實際上這個市場并非只是為汽車和房地產業預備的,軌道交通,房地產上游的鋼材以及金融業的發展,都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市場機會。

  剛才聽到王教授給我們講人民幣升值以及國際貿易中的一些問題,最近大家從各種媒體上讀到美國、日本為首呼吁人民幣升值,給我們施加很多的壓力,這和我們做大做強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問題聯合在一塊了。別以為中國迅速擴張的市場就是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給我們中國制造業企業留著的呢,不是的。別人想著方算計我們呢,在我們還沒有看清楚市場擴張潛力以及我們怎么往前走的時候,別人已經替我們想好了,它怎么來搶我們這個市場。我舉一個例子說,很多人認為人民幣升值壓力來自外匯儲備,來自人民幣的購買力或者其它,我們的經濟總量。在任何時候一個國家幣種升值和貶值因素都是同時存在的,從來沒有一個時候只存在推動人民幣升值的力量,不存在推動人民幣貶值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我們國家從98年到現在面臨什么問題,面臨通貨緊縮的趨勢,通過緊縮是什么,就是幣值上升,每個單位貨幣購買力在上升,也就是說,實際上人民幣在過去五年物價負增長微弱正增長,它的購買力相比較人民幣應當貶值才對,兩種因素都存在,日本為什么要提出人民幣應當升值,特別是跑到七國財長會議上呼吁對中國施以廣場協議。我不認為這是貿易政策貨幣政策方面的動機,我認為這是產業政策方面的動機,何以見得呢?產業發展和我們這些企業做大做強密切聯系,產業政策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將其玩到如火純清的地步。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六十年代成為鋼鐵大過,七十年代汽車大國,八十年代成為家電大國,九十年代想成計算機大國,他沒成了。城市因為從1948年幫他日本經濟復興化,一美元對360日元低匯率,日本產業有二十多年的振興機會,強勁發展自己的出口競爭力,到七十年代中期,1974年、75年的時候,日本鋼鐵業的噸鋼成本相當于老排鋼鐵大國美國的56%,日本汽車出口已經世界第一,1981年的時候,日本賣給美國多少輛汽車,396萬輛汽車,一年,日本的廠家從日本生產賣到美國汽車,不是日本牌號396萬輛,買1.05萬輛汽車,貿易平衡情況是400:1,競爭力的差別是如此明顯,日本政府也對產業仍然實施政策保護,政策保護不是樹一個關稅壁壘,也不是寫在文件中某種東西,把日本人政策實行的是非常狡猾多樣的,從七十年代末起,日美因為汽車貿易摩擦年年談判,每年談判日本代表態度好極了,從進門不停鞠躬,我們又表現不好,賣給你們這么多,我們自律,美國人認為態度很好,看一年表現,1982年除了美國以外287萬,美國才賣了63萬輛汽車,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差別這么大。第二年日本代表態度還非常好,我們去年整頓了,發文件,鼓勵日本廠家

  到美國投資設廠,力度不夠,廠家不聽招呼,回去我們要給它500強好好整頓,放心這次政府采取措施了,第二年照樣如此,逃生依舊,年復一年,從春到夏,從夏到春,1985年連續拖了五年,日本產業包括鋼鐵汽車特別是汽車業國際競爭力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時候,通過拖延的政策,美國人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可愛,在紐約這個地方有一個廣場酒店,召集其它五個發達國家定了一個協議叫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升值,從那以后從一美元對240日元進入第二個升值階段,到現在100多日元對一美元。這個過程我們想說,中國人民幣應當升值,人民幣施以廣場協議,中國鋼鐵和汽車,日本的鋼鐵汽車和美國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的程度,我們有這樣強國際競爭力嗎?去年汽車產業的產量和銷量有前所未有的大增長,去年汽車也有出口,去年中國汽車業說出來不怕在座汽車業代表不好意思,我們出口了多少輛汽車?兩千輛,以微面為主。我們遠遠沒有日本被施以廣場協議時候競爭力,憑什么說,中國人民幣應當被施以廣場協議。日本居心何在,并不像日本代表所說的,因為中國賣給日本市場東西太便宜了,他們認為中國管他們要的錢這么少,他心里不痛快,絕對不是這個理由,日本人什么時候能把實話說出來,這個民族就有比較大的進步了。第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外國汽車進口中國的時候有一個保護期,有一個關稅壁壘是逐步降低的,若干年內,現在我們汽車業在過去幾年中,推出的新品牌產量增量部分,大家想一想主要是SKDCKD的組裝車,最明顯品牌最多,產量增量最快的是日本汽車,包括在座的一汽、二汽,或者其它,廣汽,接替法國人,日本本田。日本廠家在過去兩年中和他們八十年代我們在那個時候,企求日本和我們合資合作生產汽車的態度表現出180度的大轉彎。為了配合這樣一個產業發展的目標,日本的財相專門跑到七國首腦會議,人民幣應當升值,在這個結骨眼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什么呢?大量的日本汽車零部件進口中國的價格大大降低了,提前繞過了稅率的壁壘,通過匯率的調整更方便進入了中國市場。

  還有三年保護期或者若干年保護期,不跟你談降低稅率的問題,我通過匯率這個辦法,實際上使我在中國市場上價格具有競爭力,人民幣一旦進入上升通道的話,在未來五年內人民幣不斷升值,國內配套生產能力會怎么樣。我們好不容易從變速箱組裝,儀表組裝,價格質量和日本進口部件差不多,可以取代它了,人民幣又升值,又沒有它便宜的,得改進管理,引進技術,改到有競爭力,人民幣又升值了,五年之內別想推進我們這個產業現有的組裝基礎上的國產化。加入世貿組織承諾保護期大大提前的,用匯率的辦法繞過稅率的辦法。日本人給我們演繹出地道戰用過的招,打槍不要,悄悄進莊。實際上,并不止對汽車業如此,對鋼鐵業也如此,中國鋼鐵是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從1996年我們占據這個位置,沒有什么異議,我們有千萬的若干高檔產品需要進口的,多則三四千萬噸,少則一兩千萬噸,我們在調整我們的鋼鐵產業產品結構實現自己的技術改造,技術生產能力和產品結構升級過程中,這個階段人民幣升值結果什么,日本高端產品一下子把你的努力抵消了,高端產品市場仍將為國外鋼鐵大國市場占據,我們仍然停留在相對大而不強的地位上,一方面舉匯率的辦法,一方面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做大做強的歷史機遇,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這個機遇悲觀,我們只要腳踏實地做下去開不開研討會,想不想什么招,你都一定有機會做大做強,但是另一方面別把這個機遇想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國外競爭者算計我們的招數可能比我們想象的可能還要陰險和巨大得多,我們還需要在多方面努力,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題目,讓中國的大企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以上情況跟大家簡單交流,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陳淮研究員對我們做的非常精彩有自己觀點,對大家啟發很大的報告。大家再次鼓掌表示感謝。

  主 題:中國企業如何培育國際競爭力

  主講人:陳全生(中國企聯常務理事)

  剛才新戶同志已經介紹了,我再自我介紹一遍,目的是什么呢?有新浪或者搜狐,還有一些新聞媒體的先生、小姐們,我稱他們叫無冕之王和無冕之王后,希望你們手下留情,我今天參加會中國企聯常務理事,以這個身份來的,因為研究室明確規定到外邊去講,不能以研究室的名義,不能代表國務院研究室,因為外邊人都在研究。我們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會,大家看二樓三樓上面,一片攝像機頭一片,有人專門對準某一個領導,每一個領導一直到結束,那都是專門去研究的,研究喝幾次水,身體怎么樣,上過廁所沒有,有人扶著沒有,扶的力度大小,和誰談話,和誰姚耳朵,還對口形,確實有人在研究這個事情,我說話有時候沖了一點,沖了一點更擔當不了了。有時候缺點和優點是共生中間這個度是很難掌握的。一難掌握了,就出問題。

  我給大家介紹一個過去的事情,93年的時候,我曾經提出了我把所有的國有企業都搞好,一是不可能,二是沒必要。不可能什么原因,小馬拉不動大車,這么多國有企業,幾十萬個國有企業,都想給弄好了,國家財力這么一點,都往里投,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事情。當時還舉了一個例子,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49年的時候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從此中國的企業就不能死了。中國社會主義的企業只能生不能死,怎么能破產呢,社會主義企業能破產嗎,我們企業就壓下來,該破產的不破產,該不倒閉不倒閉,一直積壓著。如果那個時候宣布中國人也不能死,老了不能死,病了不能死,意外事故不能死,企業是生命體,企業是生生死死,是自然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四十年五十年的包袱,把所有的都弄好是不可能的,小馬拉不動大車。沒必要什么原因,沒必要在產業結構不合理,在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在技術等級不合理等等眾多不合理,結構不合理情況之下,把所有的企業都搞活,意味著在原有不合理的基礎上意味著把原有不合理的結構強化固化,固化和強化原有不合理結構,這根本不對,所以沒有必要,搞活一批企業。同時還要搞死一批企業,要死讓安樂死,別引起社會太大振蕩。現在看來問題不大,在當時報紙宣傳說,那時候國家經貿委官員提出明年改革新思路,搞活搞死企業并重,相當日報、香港的報紙國內的報紙四十多個報紙轉載,請清泰同志找小生談一下,我沒講并重的事情,這是作為一個插曲,如果要報道講話希望……有時候不留神的地方,我也好改正改正,有個改正錯誤的機會。

  企協領導怎樣培育大企業競爭力,我想了想,講三個問題。第一個關于企業發展戰略問題。一個大企業沒有發展戰略,沒有靈魂的企業,而且現在目前來講,要求大企業必須有發展戰略。我搞過公司集團審批,拿著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可行性報告沒有花五萬塊錢我不干,當時很橫,比較年輕比較氣沖,為什么呢?一定要認真研究企業發展狀況,前景是什么,你得研究好才行,你不研究,你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比如講,我舉一個例子,沒有任何對現在搞戰略的批評。大企業都在搞對標,許多企業都在搞對標,國際上500強的同業,要找到它,把內部的指標找過來,差在什么地方,產值差多少,設備差多少,利潤率差多少,都在搞對標,現代企業制度搞試點的企業。然后想學,我說這個沒錯,比學趕幫超,向好的學習,要跟上。但是我想提醒一下,我們是研究競爭對手。競爭對手的強的東西,你去學,沒有問題,應該去學。但是你打不過他,你必須超過他,你才能打過他。而且最核心的東西他不會讓你學到的,怎么讓你學到,哪個企業的老板讓企業最核心的東西讓別人學到。你得明白研究發展戰略是什么目的?是研究對手,研究對手,為什么呢?研究什么呢,發現他好的地方,他強的地方,我躲開它,我繞開它,那是人家的優勢。我不能拿過我去打人家的優勢,最快的地方,我不碰它,我繞開它,這是研究戰略。與此同時我除了研究先進的一面,我還得研究落后的一面,更重要是研究它弱勢在什么地方,它問題在哪兒,軟肋在那兒,我往那兒捅刀子。我們在研究戰略的時候有一個誤區,今年投入多少,產出多少,明年又增加多少投入,后年又有多少產出,是這樣一種研究戰略,這不叫戰略,這叫生產計劃這叫生產規劃,連續五年,每年遞增多少,第五年頭我達到什么水平,這不叫戰略,這叫發展規劃,發展計劃。

  計劃和發展戰略是不一樣的,發展戰略是什么,發展戰略是環境研究,發展戰略是什么,發展戰略是根據明天將要發生的變化決定今天干什么事,計劃是根據今天的情況決定明天干什么事。計劃根據今天發生的情況,決定我明天干什么,戰略明天將要發生的情況決定我今天干什么事,這是不一樣的,這個東西要弄清楚,發展戰略是環境研究要研究競爭對手,最開始研究市場,研究市場缺口,研究市場占有率。最后,由此延伸到市場競爭對手。我個人認為,戰略最重要的研究就是研究競爭對手。你可以看到有許多的企業發展戰略,但是最核心的一塊密不可缺的,不會告訴你,那一塊就是關于對手的研究。研究什么對手呢,研究現在的對手是誰,潛在的對手是誰,過去是對手,現在不是對手了,為什么?他的教訓是什么?研究國內的對手是誰,研究國外的對手是誰,研究中國人對手是誰,研究大鼻子對手是誰,研究境外對手也同樣如此,研究大鼻子對手是誰,還要研究華僑的對手是誰,黃種人的對手是誰,研究對手的對手是誰,你要和對手的對手搞聯合,研究對手的盟友是誰,防止盟友包圍你要吃掉你,還要研究達不到的對手是誰,你打不倒我,我打不倒你,我們不能再打了,否則第三者起來了,否則有戰略同盟,什么叫雙贏,你打不倒人家,人家也不打不倒,大家看到了,我們不打了,我們形成戰略同盟的聯系。我們在發展戰略的時候,我覺得有很大的誤區,像這種研究對手比較少,我看過幾個公司有,但是真正做的深的,到位的不多。


點贊()
上一條:沒有了
下一條:王志樂: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2003-08-23

相關稿件

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分析報告 2002-09-03
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出爐 2002-08-30
2021中國企業500強公布 企業規模逆勢增長 2021-09-25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在河南鄭州發布 2020-09-28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做大會主旨講話 2016-08-28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報 中國社會經濟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新浪財經 鳳凰財經 中國報告基地 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網 杭州網 中國產經新聞網 環球企業家 華北新聞網 和諧中國網 天機網 中貿網 湖南經濟新聞網 翼牛網 東莞二手房 中國經濟網 中國企業網黃金展位頻道 硅谷網 東方經濟網 華訊財經 網站目錄 全景網 中南網 美通社 大佳網 火爆網 跨考研招網 當代金融家雜志 借貸撮合網 大公財經 誠搜網 中國鋼鐵現貨網 證券之星 融易在線 2014世界杯 中華魂網 納稅人俱樂部 慧業網 商界網 品牌家 中國國資報道 金融界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招商聯盟 和訊股票 經濟網 中國數據分析行業網 中國報道網 九州新聞網 投資界 北京科技創新企業誠信聯盟網 中國白銀網 炣燃科技 中企媒資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 濱州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福清市| 车致| 大渡口区| 垣曲县| 清丰县| 福清市| 县级市| 祁阳县| 遂溪县| 肇庆市| 利辛县| 方正县| 托克托县| 五大连池市| 齐齐哈尔市| 泸水县| 施秉县| 綦江县| 乐安县| 临江市| 藁城市| 吴忠市| 营山县| 谷城县| 休宁县| 手游| 大埔县| 尉氏县| 正镶白旗| 永清县| 蒲城县| 从化市| 汪清县| 陵水| 兴宁市| 沽源县| 宜良县| 光泽县| 宜兰市|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