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下面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同志發言,大家歡迎。
宋志平:
尊敬的忠禹會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我今天想在這個會上演講的題目是大企業如何做強做優?我有三個觀點和大家分享:
第一,現在究竟變化了什么,最大的變化是什么?現在最大的變化就是應該的速度的變化,我們國家正在高速發展進入中速發展,現在大家都感覺到不適應,上半年7.8的GDP,三季度的情況還沒有出來了,速度也不會太快,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怎么辦?這是現在這些企業應該面臨的問題。今天我們講企業變局下的大企業可持續發展,我們先說中國的變局,就是GDP,怎么樣看待這個問題呢?以我個人來看,如果中國能夠在7.5左右進行發展,如果真能像林毅夫講的,能夠持續20年,我想能持續10年,我們的日子就會非常好過,關鍵是我們怎么樣適應這場變化。我們的問題是什么呢?火車頭慢下來了,可是后面的車皮速度還在加快,所以我們就很難適應。基礎原材料業和各個大的制造業基本上按照高速發展制定自己的發展模式,火車頭慢下來了,我們慢不下來,但是我們現在希望國家再來一個四萬億,我覺得也不現實,也不可能。從我們來講,我們的任務是怎么樣使我們的行業,怎么樣使我們的企業適應中速發展這場變化。
去年我去過日本,在東京見到三菱的社長,三菱的社長跟我說,宋先生,現在年輕人很懷念高速增長的工業時代,可那個時間,東京街上要戴口罩,河溝里都是臭水溝,今天日本的經濟增長不快,GDP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所以日本的經濟不也很好嗎?我覺得這段話也很重要,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中國去年GDP47萬億,今年如果增加七點幾的話,超過50萬億的GDP,應該說也是一個大的數字,在這樣的數字下,我們的企業該怎么樣做和怎么樣適應呢?如果推動政府加大投資,做過去4萬億的事,我覺得是不通的,調頭來說,我們的行業和企業得想辦法適應這個速度,這是我講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企業有什么樣的作為呢?怎么樣能夠在變局下做到可持續發展?我覺得是4個字,整合、優化。在一個行業里邊應該做一些什么呢?我們就是要整合,企業自身怎么樣做?我們就是要優化。現在的企業如果不管系統,不管整個體系,我們也做不好,現在不光水泥、鋼鐵,這個行業打仗打得很激烈,一方面需求下降,一方面產能過剩,關鍵還有一部分新增,企業無序的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解決行業的多、散、亂,要解決就是要簡練,要解決散,就是要重組,要解決亂,就是要進行行業自律和市場協同。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對企業來講,今天的企業想搞好,如果沒有系統的配合,搞不好。鋼鐵行業好你才能好,行業不好,你就不好,所以現在我們企業的利益孕育在行業利益之中,推動行業的結構調整推動行業的聯合重組,這是對健康發展所做的貢獻。
企業自身要優化,剛才忠禹主席講了,企業自身要在規范制度,要在提升管理,要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要在做強做優上下功夫,中國建材是快速擴張的公司,在快速擴張里邊,合資化管控,把快速的集團管好,而不是集而不團,最后轟然倒下,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管得另一家公司國藥集團,這幾年也是這樣做的,國藥集團在三年半以前其實是不大的公司,過去這三年多的時間,在國資委的領導下,國藥集團把國資委所管的中央四家醫藥企業進行了重組,推動在香港上市,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重組,今年銷售收入預計能達到1650億,也可以進入到500強。這兩家企業中國建材在這次500強當中排在第51位,國藥排在第86位,今年的業績,建材已經是500強,國藥今年也會進世界500強,兩家企業都會是500強。國藥和建材都是充分競爭的領域,而且仗打得慘不忍睹,這兩家企業還能快速成長,為什么呢?原因在行業的結構調整,在整合的過程中抓住了機遇,同時重視企業自身的優化,重視自身的管控,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第三,在現在的情況下,作為大企業的意義是什么呢?中國需要大企業。剛才領導講了,實際上國際的競爭是發生在大企業之間,是大企業之間的一場競爭。如果我們今天看日本和韓國,如果日本、韓國沒有那些大企業,怎么樣看日本和韓國這兩個東方國家呢?同樣,如果今天我們中國經濟沒有這些大企業,中國的經濟會是什么樣呢?作為大企業來講,我們肩負著歷史使命。我想大企業的責任有這樣幾點:1、國家經濟的脊梁。2、技術創新的平臺。我們國家大的研究院所都在大企業里面。3、帶動中小企業,大家往往把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對比起來,實際上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關系是產業鏈的關系,大河流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老希望銀行支持中小企業,全世界都會是銀行支持大企業,大企業把訂單給了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拿到訂單加現金,這樣才能安全。作為大企業來講,它是中小企業的引擎。4、大企業是我們“走出去”的骨干。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和民營是一個共同的中國組團在外面發展,往往是民營企業先去了,大企業跟著去,在飛機場上接我們的就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先把問題探好了,把當地的關系搞通了,大企業就去了,我們其實是一個中國組團。6、大企業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不管是稅收、就業,出現臨時的災難和災害也好,大企業都得一馬當先。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央企都是率先趕過去。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藥品都是通過國藥集團立即組織的藥品,一下子運了一飛機運到了成都,對大企業來講承擔巨大的社會責任。中國國藥現在也成了大企業,也進了中國500強的前100家,作為我們來講,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繼續把企業做強做優,使得大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中小企業的發展。講得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