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9日訊?煙臺市蓬萊區以“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神狀態,全力構建一流營商環境。針對“政務服務網點少、流程多”等問題,創新推出政務服務加盟連鎖“點”模式,出臺全國首個“政務服務中心基層工作站運行規范”,按照“重點示范、整體推進、全面提升、服務延伸”的工作思路,與生產、生活結合,打造基礎標準統一化、升級服務多元化的便民服務平臺,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全面升級改善基層服務體系。
培樹典型,輻射帶動,推廣政企合作加盟連鎖。通過“示范先行、發揮特色、多點布局”的方式,全面構建便民服務平臺,將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堅持示范先行。推進與工商銀行合作,建立煙臺市首個政銀合作綜合類服務站點,充分利用銀行網點優勢,打造政務服務示范站點。設置政企合作服務專區,引進政務服務自助終端便民服務設備,安排專人提供咨詢導辦、現場審批、幫辦代辦等服務方式,實現企業開辦類、農業服務類、社會民生類等三大類117項服務事項網點可辦,有效推動服務窗口前移。堅持發揮特點。在政銀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商超、園區、郵政網點優勢,建立與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的合作站點。結合各網點優勢特點,打造不同類型服務種類,豐富站點可辦理業務。比如,依托商超設立的站點側重于對掌上辦、網上辦的宣傳指導,引導群眾通過“愛山東”APP辦事;依托園區設立的站點側重于對企業服務類事項的辦理;依托郵政設立的站點側重于對需要郵寄類事項的辦理。堅持多點布局。大力推廣“政務服務+銀行+郵政+商超”等加盟連鎖方式,全面擴大與銀行、郵政、商超、園區的合作,以科學規劃、合理布點為原則,按照“分布式覆蓋、功能型疊加”的思路,采取融合式、嵌入式、聯建式等3種方式在企業聚集區、人員密集區、金融機構和產業園區設立政務服務站點,分區域覆蓋綜合性站點和特色功能型站點,形成以區政務服務中心為龍頭,41個區片綜合型站點為基礎,9個特色功能型站點為節點的便民服務網絡,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和群眾對便捷高效政務服務的需求。
統一標準,卡定職責,健全站點連鎖管理機制。隨著服務站點逐步增多,蓬萊區用標準化思維破解各站點之間制度規范、服務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筑規范之基,樹服務之標。蓬萊區從實際出發,從群眾訴求著手,制定《煙臺市蓬萊區政務服務中心基層工作站運行規范》,涉及117項業務規范,24條行為規范,37條服務規范,53條其他制度規范。確立“五統一”原則,即統一規范名稱,統一工作制度,統一服務規范,統一辦理標準,統一考核監督,對各工作站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設首席之職,確權力之責。首創首席事務代表負責制,首席事務代表在派駐部門授權范圍內,以派駐部門名義在工作站履行相關職責,負責進駐工作站的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受理、辦理、辦結和協調催辦,并管理本單位進駐工作人員。累計簽訂首席事務代表授權書21份,審批服務事項1507項。通數據之便,減流程之繁。依托政務服務系統平臺和工商登記線上系統,實現相關數據同步采集、業務并聯辦理、結果實時共享,依托銀行身份核查系統和工商驗資通系統,線上調用社會組織或個人在銀行的資金信息和個人身份信息,完成身份驗證,獲取相關電子證照。企業開辦服務實現從企業設立、銀行開戶到后續可能涉及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農藥經營許可等全流程線下可詢、線上可辦、“證照聯辦”,企業開辦時間縮短至24小時,減少內部流傳環節987個,現場辦結率由40%提高至70%,預計年度可減少審批過程用章7000次以上。
聚力優化,凝聚特色,助推服務體驗升級轉型。為了讓群眾在服務站點能夠實現問得明白、聽得清楚、辦得準確,結合站點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三個一”特色服務。“一對一”服務。工作站打破傳統柜臺式布局,通過開放式服務區,為群眾提供“肩并肩”“一對一”服務,消除了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雙方的物理隔離,提升了互動性和親切感。掌上辦體驗區日均為群眾提供宣傳、講解服務達700人次以上,“愛山東”APP下載量同比增長25%。“一對一”結對服務日均130人次?!耙患隆狈?。辦事群眾來到工作站,首接工作人員負責提供咨詢答復、要求告知、操作指導、全科受理、綜合協調、結果發放等全流程服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捷的、貼心的“手把手”全程指導。累計為群眾提供咨詢、辦理服務6140件次,政務服務即辦率達90%以上,申請材料壓縮50%,事項辦結時限壓縮70%。“一網辦”服務。按照“能網上辦的網上辦,能掌上辦的掌上辦”的思路,在各站點多方位推廣網辦。在銀行、郵政、園區站點設立網辦自助服務區,引導群眾通過自助電腦、自助機進行網辦。站點自助網辦日均使用量累計達到了100人次以上,事項網上申報率從30%提高至65%。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