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賦能農機合作社發展
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市場主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今年以來,市農機中心認真落實省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系列要求,綜合運用各項監管服務職能,堅持“三管三必須”、“依法經營”原則,針對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購機難、維修難、轉型難“三大難”問題,多措并舉賦能農機合作社發展,助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筑牢安全底線、推動規范化建設,管出“保障”。圍繞“安全第一、規范建設”的工作方針,堅持“三管三必須”、“依法經營”原則,市縣農機部門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行動、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為農機合作社安全、健康發展管出“保障”。一是全面排查隱患,筑牢安全底線。3月以來,市農機中心組成兩個工作組,下沉到各縣區農機合作社進行安全生產檢查,采取“雙隨機”的辦法,現場督導安全生產,建立風險臺賬,并要求各縣區農機中心對安全隱患持續跟蹤改進、抓好整改落實,堅決杜絕安全生產問題。二是開展提升行動,推動規范化建設。今年以來,全市農機系統全面開展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指導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財務管理等制度,做到“謀事有人、履事有人、監事有人”,年內運營規范的合作社力爭達到85%。
簡化補貼流程、“量身”開展服務,服出“長遠”。針對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三大難”問題,市農機中心多措并舉多點發力,簡化補貼流程,推出“量身服務”,為合作社打破瓶頸制約、轉型升級服出“長遠”。一是簡程序、集中辦,解決“購機難”。為確保合作社發展不受機具制約,市農機中心指導縣農機部門采取容缺受理,代辦服務,網上不見面辦理等多種措施,簡化辦理程序,提高辦理效率,對急需機具、特色產業機具優先補貼、應補盡補。目前,已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45.9萬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355臺套,為合作社搶墑搶時開展春耕春播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有效的裝備支撐。二是下基層、送技術,解決“維修難”。市縣農機部門選派專業技術骨干組成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基層及田間地頭,及時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助春耕”系列活動,針對不同合作社的不同需求,量身制定技術培訓方案,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機手開展機具檢修、機具安全操作等技術服務,幫助合作社解決“維修難”的問題。目前,全市已派出技術人員257人。 三是推案例、樹典型,解決“轉型難”。為推動合作社從單一耕種收農機作業向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農機作業服務延伸,市農機中心針對各個合作社的經營現狀和服務能力,量身推送經典案例、經典做法,特別是鼓勵各個農機合作社探索“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新模式。同時,市農機中心組織合作社之間開展觀摩交流,推動合作社之間在產、供、銷上實現鏈接,推動強強聯合、弱強聯合、弱弱聯合,打破各自為陣的局限,實現機具互通有無、余缺調節,提高市場競爭力,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定西市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_農機管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