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美传媒星空传媒使用方法,正在播放东北夫妻内射,天堂av国产av在线av秋霞,脱了美女内裤猛烈进入

中國企業報集團主管主辦

中國企業信息交流平臺

微博 微信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3-04-11 15:07 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網 次閱讀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

印發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甘政辦發〔2023〕2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肅礦區辦事處,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屆省政府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今年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國“兩會”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具體要求,結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群眾辦事便利度,推動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和政務服務水平全面提升,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

  一、深化簡政放權

  (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持續開展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統一安排,及時動態調整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補充完善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及時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相關業務系統、政務服務中心等平臺和場所公布辦事指南。督促指導各地各相關部門細化完善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要素,制定實施規范和辦事指南,逐項明確監管主體和監管措施。(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穩步推進行政備案法治化、規范化管理。編制全省行政備案事項清單,細化優化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對備案事項實施清理取消、調整規范、免于備案等分類管理措施,堅決防止備案變審批,運用備案信息提升政府監管效能和政務服務水平。(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暢通市場主體準入、準營和退出。

  3.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及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完善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審批和監管機制,全面清理自行發布的帶有市場準入性質的隱性壁壘。(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程度,優化名稱自主申報服務,創新企業住所登記模式,全面推行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持續優化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市場主體變更登記功能,加快對具備條件的變更登記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提升變更登記效率。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拓展簡易注銷登記適用范圍,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注銷登記全程網辦。(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落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優化業務流程,完善辦事指南,確保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的事項全面落地。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四種改革方式”逐項落實監管責任、規則、方式,實現審批監管權責一致,防止出現監管真空。(省市場監管局、省司法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放管結合

  (一)完善綜合監管體系。

  6.持續提高政府監管效能。抓好《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提高政府監管效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推進落實,圍繞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理清責任鏈條、提高履責效能,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深入推進《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若干措施的通知》的落實,在更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行業領域開展綜合監管改革,構建資源有效共享、業務有機協同的綜合監管體系。建設全省統一的綜合監管系統,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監管模式。推動省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全面梳理法律法規和“三定”規定暫未明確監管職責但應由本部門實施監管的事項,進一步彌補監管短板。(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

  8.推進“互聯網+監管”。依托互聯網,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推動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聯動、監管數據可分析,不斷提升監管規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各類監管數據的匯聚和應用,建立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積極推行非現場監管,探索基于風險預警的監管新模式,強化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對“一單兩庫一細則”的動態管理,提升隨機抽查精準性和有效性,推動涉企日常監管更多采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快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依托省級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深入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定期推送各地各有關單位使用。推動省級各主管部門根據履職需要制定完善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的政策措施,扎實開展行業信用評價,統籌使用公共信用評價、行業信用評價等結果,對監管對象實施分級分類監管。不斷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按照全國統一的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嚴重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力度,強化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管理。按照“誰處罰、誰公示,誰列入、誰修復”原則,做好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信息公示及信用修復管理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強化重點監管。對疫苗、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涉及安全生產和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等事項實行全主體全鏈條嚴格監管。嚴格執行“誰審批(備案)、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要求,分級分類加強對公共安全活動和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生態環境監管,持續開展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構建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監管體系。(省藥監局、省市場監管局、省應急廳、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加強對新產業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實施包容免罰清單,推動構建包容審慎監管體系,統一行業執法標準和尺度。探索創新符合平臺經濟、產業數字化、新個體、微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特點的監管模式。及時跟進新產業新業態競爭行為監管,強化對電子數據的取證固證,有效防范和解決虛假宣傳、侵權假冒、誤導消費等問題。加強醫師線上執業行為監管,推進線上監管平臺建設,實現對互聯網醫療服務事前審批和提醒、事中控制和預警、事后追溯和評價的全過程、全方位、全自動在線監測和管理。(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13.加大公平競爭審查監督力度。充分運用督查考核等工作措施,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做到增量政策應審盡審。根據國家部署組織開展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建立健全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通報制度,暢通隱性壁壘反饋渠道。(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依法查處企業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危害市場秩序和人民權益違法行為,加大對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圍繞醫藥、公用事業、建材、教育培訓等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主動引導企業合規經營,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政務服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一)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

  15.進一步明確政務服務事項范圍。結合工作實際,及時承接、更新國家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依法依規梳理自行設立的政務服務事項,編制地方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加強對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及其要素信息的合法性、完整度、準確性、規范性審核。(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加強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依據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認真編制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并及時動態調整。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的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申請材料、承諾辦結時限、跑動次數等基礎和關鍵要素在省、市、縣、鄉“四級46同”,確保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區同要素管理、同標準辦理。(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政務服務供給規范化。

  17.深化“一窗受理、綜合服務”。鞏固提升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功能。規范政務服務場所設立,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設置全覆蓋,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設置幫辦代辦窗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特殊群體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中的疑難問題。推進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通信、公證、金融服務等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一站式”便捷服務。加強政務服務場所安全管理,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全面提升“一網通辦”能力。加強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運行管理,推動全省范圍內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做到標準統一、整體聯動、業務協同,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及國家秘密外,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辦理,進一步增強“一網通辦”服務能力。(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協同推進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與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對已實現線上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原則上同步提供線下窗口辦事服務,由企業和群眾自主選擇辦事渠道。申請人線下辦理業務時,不得強制要求其先到線上預約或在線提交材料。已在線收取申請材料或通過部門間共享能夠獲取規范化電子材料的,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交紙質材料。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0.規范政務服務評估評價。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推動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各類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全面開展“好差評”工作。建立健全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好差評”管理體系,形成評價、整改、反饋、監督全流程銜接的政務服務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機制,規范政務服務滿意度測評和跟蹤評估,更好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

  21.推進“掌上辦”。將“甘快辦”APP作為全省移動端政務服務總樞紐,讓政務服務“掌上辦”更規范、更智能、更高效。健全全省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利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文字識別等身份核驗方式,實現一次登錄、全網通辦,實現一部手機一個賬號安全、便捷查詢辦理身邊事。積極拓展便民服務應用,推動實現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熱、通信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繳費、查詢類便民服務應用接入“甘快辦”平臺。大力推廣“掃碼亮證”服務,在戶政、社保、住房、醫療等相關事項辦理中推廣“掃碼亮證”服務,著力打造實名認證、實人核驗、實證共享的服務模式。(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2.推進“集成辦”。持續抓好《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通知》的落實,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進一步減跑動、減時限、減材料,優化辦事流程,推行“一表申請”“一次告知”,實現“一窗受理”“一網辦理”,線上線下同一標準、同一流程、同質服務。加快政務服務平臺“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辦理系統建設,推動省級自建政務服務系統與政務服務平臺深度對接,打通業務系統、強化數據共享、加強電子證照應用,實現“一件事一次辦”跨部門、跨層級線上申辦、自助申辦。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提供企業開辦、項目投資、金融服務、不動產登記等領域主題式集成服務,實現更多事項“最多跑一次”。(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3.深化“異地辦”。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異地通辦。推動“省內通辦”“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全面落地,實現省內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線上加強政務數據跨區域共享和電子證照互認互信,線下提升政務服務中心導辦幫辦能力,設置“省內通辦”“跨省通辦”專窗,為企業群眾提供異地辦事服務,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推進“就近辦”。著力打造縱向貫通、橫向聯結、線上線下融合的基層政務服務體系,豐富完善街道社區黨群中心自助服務終端,推動政務服務窗口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向下延伸,方便群眾就近辦理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深化與金融機構合作,將更多甘肅政務服務網熱門應用延伸至銀行網點,方便企業和群眾在銀行網點就近辦事,真正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負責)

  25.深入推行“不來即享”。持續推進減稅降費、科技獎補資金、涉企公積金、就業補助等惠企政策實現精準推送、在線辦理。進一步梳理行政給付、資金補貼扶持等政策服務清單,結合區域實際,重點打造產業補貼政策、醫療救助、征地養老人員醫療費報銷等“不來即享”服務,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精準推送向精準兌現轉變。(省工信廳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6.提升12345熱線“一號響應”能力。嚴格規范流程,明確專人24小時及時轉辦處理工單,堅持第一時間派件、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回復,切實提高辦理效率。對熱線反映集中的問題加強研判,建立舉一反三長效機制,力求通過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加強跟蹤反饋,定期對12345熱線工單承辦量、辦結率、滿意率進行梳理匯總,確保企業和群眾所反映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處理。(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

  (一)完善數字政府規劃設計。

  27.強化規劃引領。編制《甘肅省統籌推進數字化發展行動計劃》,以數字政府建設全面引領驅動數字化發展。(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8.強化制度保障。梳理制定數字政府建設數據共享、政務云管理、特色品牌等制度機制和標準規范,制定出臺相關機制辦法,以制度化手段確保數字政府建設各環節工作規范有序、安全可靠推進。(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支撐。

  29.加快數字政府基礎網絡建設。全面完成電子政務外網“一網雙平面”改造工作,整合省政府電子政務專網,將各級各有關部門部署在電子政務專網的政務信息系統遷移至電子政務外網。(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0.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依托甘肅政務服務網、甘快辦APP、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點)、自助終端機等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公共支撐一體化、綜合保障一體化,在PC端、移動端、自助服務終端等形成全省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入口,持續推進我省平臺與國家平臺身份認證、事項管理、電子證照、好差評等系統功能的深度融合,推動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與省級政務服務平臺應接盡接、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推動電子證照、電子簽章、電子表單等共性支撐擴大應用和互通互認,擴展政務數據互聯共享、業務協同聯動。(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1.推進政務數據共享應用。對照《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要求,升級完善全省政務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持續推進政務數據目錄全量梳理、資源掛接、數據匯聚等工作,不斷豐富我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資源,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跨系統的政務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可靠交換和安全共享。(省大數據中心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2.推進電子證照免提交應用。推進電子證照庫建設,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甘快辦”政務APP,在準入準營、項目申報、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探索推行在線身份認證、電子證照應用,推動更多事項辦理紙質證照“免提交”、申請表單免填寫,實現“一證(照)通辦”“零材料”辦理。(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相關部門及各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著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強化對企業特色創新服務

  33.強化重大項目幫辦代辦。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強化對重大項目和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的幫辦代辦服務,推行“溫馨窗口+專業團隊”的管家式服務,突出精準高效,推動重大項目盡快盡早落地。(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4.強化企業開辦服務。推動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一次辦”,凡是涉及企業開辦事項一表采集、一次性提交的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新網上填報或線下分次提交,將全省企業開辦全流程辦理時限壓減至1個工作日。(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5.縱深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強化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清單管理,嚴控新增或變相增設審批環節。提升甘肅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水平,加大事項整合和流程再造,實現投資審批事項線上并聯辦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即時辦理、“一網通辦”。加快推進以“告知承諾+事中事后監管”為核心的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6.強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效能,推行“一套圖紙”數字化管理、“不動產登記+市政公共服務”、“水電氣暖信”一站式報裝,推行“用地清單制”、“多段式”聯合驗收、“一枚印章管驗收”、“一個章子管挖占”等改革舉措,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60個工作日內,簡易低風險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各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37.強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健全完善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構建數據“一網共享”、交易“一網通辦”、服務“一網集成”、監管“一網協同”的“全省一張網”格局,提升公共資源配置效益和效率。集中清理招投標領域針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外地企業設置的各類隱性門檻和不合理限制。全面推廣保函(保險),投標人、中標人在招標文件約定范圍內,可以自行選擇交易擔保方式,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和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排斥、限制或拒絕。鼓勵使用電子保函,降低電子保函費用。推動建立銀行、擔保機構和保險機構間的招標投標市場主體履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投標人、中標人簡化交易擔保辦理流程、降低服務手續費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牽頭,各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38.進一步優化不動產登記辦理。強化信息共享和核驗,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易監管、稅收征繳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推動抵押權首次登記、抵押權注銷登記、預售商品房買賣預告登記、預售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商品房轉移登記、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等6項高頻業務實現“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各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39.優化園區項目投資服務。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在蘭州新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榆中生態創新城、省級以上園區及工業主導型縣(市、區)按照“一縣一區”重點打造的工業園區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供應”,推行“標準地”改革的區域采取“標準地”制度供應的工業項目用地宗數不低于30%。全面推行區域評估改革,在供應土地時一并向企業提供評估成果和普查意見清單。全面推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實現環評成果共享。全面推行幫辦代辦制,開啟全周期、全過程、全方位服務,讓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各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40.提高企業融資服務水平。完善對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持續推動金融服務智能化,更好發揮“信易貸”“隴信通”等平臺作用,探索搭建“甘肅智慧金融平臺”,推動政銀企信息共享,逐步將財政、社保、稅務等公共數據及各類信用信息依法依規納入共享范圍,提升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和質物處理機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與融資擔保機構的合作,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健全適合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特點的授信制度。(省金融監管局、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1.提升辦稅繳費便利化水平。簡化變更登記操作流程,納稅人在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辦理變更登記后,無需向稅務機關報告登記變更信息,稅務機關根據市場監管部門共享的變更登記信息自動同步予以變更。推進全國車船稅繳納信息聯網查詢與核驗,便利納稅人異地辦理保險及繳稅。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證明、公共汽電車輛認定表、專用車證、家庭成員信息證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證明以及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者身份證明、合伙企業合伙人的合伙身份證明等6項稅務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納稅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適用告知承諾制辦理。(省稅務局牽頭,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組織保障

  (一)抓好組織實施。各地各部門要健全完善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機制,配齊配強工作力量,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改革。要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推動落實。要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培訓,讓更多企業群眾了解、參與、共同推進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二)鼓勵改革創新。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積極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措施。要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做法,通過加強培訓交流、媒體宣傳等形式,積極推廣改革創新成果。

  (三)加強督導調研。創新工作方式,各地各部門要適時牽頭組織對本地區、本領域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重點任務開展專題督導調研,加強政策督促落實和跟蹤問效,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進行督促整改,激發各地各部門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動力。


點贊()
上一條: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自治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2023-04-11
下一條: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甘肅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2023-04-11

相關稿件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1-11-04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著力服務“六穩”“六保”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1-09-18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自治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3-04-11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21-07-05
2023年“中銀杯”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賽 2023-04-03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報 中國社會經濟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新浪財經 鳳凰財經 中國報告基地 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網 杭州網 中國產經新聞網 環球企業家 華北新聞網 和諧中國網 天機網 中貿網 湖南經濟新聞網 翼牛網 東莞二手房 中國經濟網 中國企業網黃金展位頻道 硅谷網 東方經濟網 華訊財經 網站目錄 全景網 中南網 美通社 大佳網 火爆網 跨考研招網 當代金融家雜志 借貸撮合網 大公財經 誠搜網 中國鋼鐵現貨網 證券之星 融易在線 2014世界杯 中華魂網 納稅人俱樂部 慧業網 商界網 品牌家 中國國資報道 金融界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招商聯盟 和訊股票 經濟網 中國數據分析行業網 中國報道網 九州新聞網 投資界 北京科技創新企業誠信聯盟網 中國白銀網 炣燃科技 中企媒資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 濱州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蓬溪县| 开远市| 永泰县| 九寨沟县| 灵武市| 甘泉县| 滕州市| 呼图壁县| 雷波县| 普兰店市| 岐山县| 定襄县| 溆浦县| 家居| 萨嘎县| 宝兴县| 宽城| 芜湖市| 绥阳县| 西乌| 蓝田县| 玉龙| 霸州市| 萝北县| 徐闻县| 盐边县| 彭州市| 班玛县| 贵港市| 冷水江市| 仁寿县| 河池市| 高要市| 页游| 鄯善县| 资阳市| 六安市| 漾濞| 三明市|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