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分別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從“兩高”的工作報告來看,數據翔實,凸顯了我國依法治國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經濟承壓、錯綜復雜的全球地緣沖突背景下,提振社會經濟發展的信號鮮明,國家正以法治穩企業穩預期、保就業和保民生。
周強院長作的工作報告,在2021年主要工作中,提出了“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其中涵蓋“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張軍檢察長在工作報告中表示,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3.4萬人,涉企等單位犯罪不起訴率同比增加5.9個百分點。
“營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力防企業因案陷入困境”“持續落實對企業負責人涉經營類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等,這都是有助于市場繁榮的有力舉措。
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兆峰律師分析,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尤其要重視和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回頭看我國民營企業一路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即使曾被打擊、被限制,它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直到被承認,再被鼓勵,它們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不斷提升,它們的財富也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攀升,肩上的社會責任更是逐漸加重。
當前,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貢獻了 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但從近年來的趨勢來看,經濟金融案件呈高發態勢,非法集資、詐騙、職務侵占等大案要案頻發,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立場鮮明地堅決遏制。但是,還有另外一些情況,因為法律專業知識的缺失,一些企業在法律層面造成了違法客觀現實,但主觀上可能并未意識到,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適當給予犯案主體改錯的機會?!蓖跽追灞硎?。
他舉例說,湖北有一民營企業涉經營犯罪,檢察機關辦案中督促其合規整改,6個月后,經第三方嚴格評估、確認合格后,檢察機關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該企業整改后生產經營步入正軌,新增投資上億元,帶動就業上百人。
事實上,近兩年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家可能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較多,但換一種角度看問題,換一種處理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能帶來的影響會是有益的并且多方面的。
不少企業大量糾紛的產生,甚至是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究其根源都在于企業合規建設沒有跟上經濟社會的轉型,企業發展轉型的步伐,受制于市場環境、營商環境、企業生存和競爭壓力等多種因素,有不少企業在被動合規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此帶來的教訓值得總結。
“從法律方面如何幫助企業進行合規建設,進而幫助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這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F在一些央企、國企成立合規委員會的不在少數,對于律所來說,企業合規業務也將成為前景廣闊的法律服務藍海?!蓖跽追灞硎?。
王兆峰指出,合規體系保證企業依法持續的運營,企業長期的管理價值和經濟價值日益明顯。社會層面上看合規價值的影響深刻而且深遠,從企業方面而言,必須明確知曉法律的紅線在哪,才能在法律的框架內行穩致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