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要不要審?中介機構已經適應了嗎?在3月20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對注冊制改革等熱點話題進行針對性回應,釋放出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監管的最新信號。他表示,注冊制改革經受住了市場檢驗,但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將堅定注冊制改革方向不動搖,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積極創造條件。
從科創板試點起步,再到創業板實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冊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易會滿表示,注冊制的相關制度安排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達到了預期效果。“我們也感到,關于注冊制的內涵和外延還需要市場各方進一步深入討論,去偽存真、增進共識,確保改革行穩致遠。”易會滿說。
注冊制要不要審?由于股票公開發行涉及公眾利益,全球主要市場都有比較嚴格的發行審核及注冊的制度機制和流程安排。美國監管機構有龐大的專業團隊分行業開展審核工作。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實行雙重存檔制度,均有審核,只是側重點不同。
“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易會滿表示,現在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交易所都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注冊環節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等重要方面進行把關并監督。從實踐情況看,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嗎?易會滿認為,僅靠形式上充分披露信息還不夠。中國股市的個人投資者達1.8億,審核是當前階段的必要務實之舉。
中介機構已經適應了嗎?從核準制到注冊制,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角色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對近期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易會滿表示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他表示對此正在做進一步分析,對發現的問題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帶病闖關”的,將嚴肅處理,決不允許一撤了之。
有觀點認為,既然實行了注冊制,發行就應該完全放開。近期市場對IPO排隊現象關注頗多,易會滿對此回應稱,排隊現象總體上反映了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和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注冊制改革后,注冊審核周期已經大幅縮短,接近成熟市場。要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投融資的動態積極平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