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證券法》《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適應注冊制改革發展需要,11月19日晚間,證監會宣布就修訂《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以下簡稱《工作準則》)以及《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工作底稿指引》(以下簡稱《底稿指引》)公開征求意見。
《工作準則》征求意見稿共十一章八十七條,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更好地貫徹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和在盡職調查工作中落實注冊制的基本要求;二是對原《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中未涉及的一些盡職調查事項進行了補充;三是將保薦人“薦”的職責提到更重要位置,充分發揮其在投資價值判斷方面的前瞻性作用;四是明確保薦人對其他證券服務機構出具專業意見的內容,在評估其相關工作充分、可靠的基礎上可以合理信賴,但應進一步核查驗證,同時明確了保薦人應合理使用第三方外聘機構,不得將法定職責予以外包,保薦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不因聘請第三方而減輕或免除。
證監會表示,本次修訂認真梳理了注冊制試點反映出來的盡職調查問題和難點,有針對性地明確工作底線要求和質量標準,充實完善程序保障和行為規范,合理界定專業職責,提出勤勉盡責的一般標準。保薦人可以結合發行人自身業務、財務等特點設計適合的核查程序,并依據重要性原則進行判斷,適當選取準則中列明的核查方式。
《底稿指引》征求意見稿共十五條,主要修訂內容如下:一是增加對其他證券服務機構專業意見的相關復核資料;二是增加內核階段工作底稿要求;三是增加分析驗證過程的相關底稿。修訂后的《底稿指引》是對保薦機構從事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時編制工作底稿的一般要求,為提高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底稿目錄具體內容由自律規則予以規定。
證監會指出,隨著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新《證券法》和《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的修訂實施,對保薦機構專業能力和執業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工作底稿指引》進行修訂,作為《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的配套銜接規則。無論本指引是否有明確規定,凡對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履行保薦職責有重大影響的文件資料及信息,均應當作為工作底稿予以留存。保薦機構應當在參照本指引基礎上,根據發行人的行業、業務類型不同,在不影響保薦業務質量的前提下調整、補充、完善首次公開發行保薦工作底稿,對于其他融資類型保薦業務目錄可參照首次公開發行保薦工作底稿做適當簡化。
(記者 吳黎華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