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月餅今年賣不動了#登上微博熱搜第一。據統計,2022年8月中上旬(第31周-32周)某電商平臺月餅的銷量共計16萬,銷售額共計超過1200萬,而今年同期,該電商平臺月餅的銷量累計約為9.1萬,同比下降約43%,銷售額約為550萬,同比去年下降55%,不僅線上,線下市場同樣遇冷。
為什么對于節日意義頗為重要的月餅,越來越賣不動了?有5萬網友在微博上參與了“你為什么不買月餅了?”的投票,40%的網友表示月餅“不好吃,甜到發膩”。從投票可以看出,大眾越來越關注飲食健康。追求飲食健康已不是一家一戶或者某個行業的事,正在成為潮流。
同樣面臨消費者需求升級的還有方便面市場。當前,消費者不再只是關注方便面的口味,更注重在一包方便面中實現便捷、美味、健康訴求的高度融合。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較為直觀地反映在購買力,還有方便面企業的業績上。從康師傅、統一發布的財報可以看出傳統方便面市場正遭遇增長瓶頸。2023年上半年,康師傅集團實現營收409.07億元,同比增長7.04%,其中方便面事業收益139.50億元,同比增長2.97%,低于集團整體增速。表面來看,方便面事業仍處于增長態勢,但與其上一年6.49%、2020年29.16%的增幅相比,下降明顯。
將時間維度拉長至近幾年會發現,2020-2022年,康師傅集團營收雖持續增長,但凈利潤不增反降,由40.62億元降至26.32億元。細分至方便面事業,其營收由295.10億元增至296.34億元,僅實現0.42%的微增,但毛利率下降5.35%。
統一亦是如此,今年上半年,統一食品業務營收49.02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下降8.7%。甚至不敵2020年上半年,彼時統一食品板塊創收52.07億元。
就全年來看,2020年-2022年,統一集團營收由227.6億元增至282.6億元,漲幅為24.14%,凈利潤卻從16.26億元降至12.22億元,降幅為24.85%。可見,方便面市場逐漸陷入營收越高,越不賺錢的怪圈。
方便面行業顯然不會像月餅行業遭遇大滑坡,因為它確實符合某些剛需的消費場景,但在消費升級需求的當下,方便面企業也面臨緊要問題:如何找到新增量。換句話說,方便面行業,下一個風口在哪兒?
前有增長問題難解,又疊加經濟下行,消費收縮,對于方便面企業來說,如何破局?談及方便面行業的未來發展,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稱新型方便面會逐步蠶食傳統方便面原有的市場。這也意味著,方便面行業或將迎來變局。
其實從三巨頭身上,隱隱可見方便面行業未來走向。就去年財報來看,康師傅與統一均面臨增收不增利問題,而跳出傳統方便面包圍圈的今麥郎,布局“0油炸健康面”賽道,向飲食健康化升級,為行業新增量提供了啟示。
中研普華產業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非油炸方便面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也提到,未來我國方便面將呈高端化、健康化、正餐化趨勢。
健康飲食成大勢所趨,當其它企業囿于傳統方便面業務,做口味、包裝等層面的微創新或尚處于觀望狀態時,主動求變的今麥郎率先進行工藝變革,以“蒸煮”代替“油炸”,開創“0油炸健康面”這一全新品類。其不僅在大變局中獲得先發優勢,還為企業找到新的增長曲線。
據了解,今麥郎推出的“0油炸健康面”包括拉面范、拉面范家庭預制面、尋味中華系列產品,一經推出便實現熱銷,上市僅十個月,拉動業績增長180%。
今麥郎實現突破性增長的動力來自創新。創新不僅是企業突出重圍的一把利刃,更是企業的生命線,還是業內共識。而方便面三巨頭在產品創新上的動向,從專利信息可見一斑。據企查查,康師傅集團的專利數量顯示為210,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有897項,而今麥郎專利數量不僅居三者之最,研發也更關注實用性。
近些年,盡管方便面三巨頭在創新路上步履不停,但三者的創新方向存在差異。康師傅聚焦口味、規格的創新,以及布局高端產品,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統一則將創新方向對準豐富口味,拓展自熱米飯、沖泡餛飩等速食品以及研發預制菜等。今麥郎走的則是另一條路徑:融合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做品類創新。
今麥郎的創造力著重表現在拳頭產品拉面范上。早在1999年,今麥郎便開始布局“0油炸健康面”賽道,其從中國傳統蒸煮文化中獲得靈感,花費超20年時間死磕“蒸煮工藝”。拉面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方便面,是方便面的2.0版本,它從制作工藝上取締“油炸”,讓面吃起來更健康,口感也更像中國人喜歡吃的面。
康師傅、統一也已洞察健康飲食趨勢并有所動作。康師傅推出了非油炸燃魂拌面,采用的是“高溫油煎”工藝。統一推出了非油炸米線,并將健康飲食列為2023年的研發重點。這說明,方便面三巨頭都有意識地朝著新趨勢進發。
上述方便面企業不僅具備一定的市場敏銳度和反應力,還在方便面的創新之路上不斷探索和破局,更實現了商業價值和捍衛全民飲食健康的社會價值的統一。
從遇阻的月餅行業和不斷創新的方便面行業,我們也能看出,企業只有敢為人先,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和突破,跟上時代趨勢,才能不斷搶灘新市場,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甚至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