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計量檢測技術研發團隊牽頭攻關的電力計量設備質量管控關鍵技術取得創新性突破,獲得2024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二等獎。
電能計量是電力貿易結算的主要依據,承載著億萬電力用戶和電網公司經濟利益的公正責任。電能表和互感器等電能計量設備作為電力貿易結算的“秤”,其計量準確和穩定可靠事關百姓生活開支和企業成本核算,更間接表征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發展。
項目團隊負責人劉宣介紹,“計量設備的準確可靠需要全過程、全環節、全場景的質量管控與評價。項目前期,國網公司針對億級計量設備的集中檢定問題,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能計量設備集中檢定及倉儲管理系統。但在近十年的運行中,部分檢定環節和業務流程的靈活性低、人工依賴性強的問題逐漸凸顯,嚴重影響了計量檢定效率。同時計量設備全壽命周期質量數據已實現全采集,但數據資源割裂,融合分析與挖掘能力不足的問題極大限制了電力計量設備質量管控水平的良性發展。”
據此,項目團隊以“內外兼修,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的目標,面向電能計量領域“全品類設備、全環節管理、全業務運營”三大主題,從“人、機、料、法、環、測”等質量分析的關鍵角度全面優化計量設備質量分析與管控方法,面向計量實驗室檢驗檢測、設備現場運維、全產業鏈協同數據挖掘等三大管控環節開展協同攻關,并取得了階段性突破。
中國電科院計量所總工程師鄭安剛介紹,團隊針對計量設備質量管控的痛點,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為依托,聯合國網浙江、四川等27家電力公司和10余家大型能源計量裝備制造企業,打造了計量設備質量(NQI)一站式服務平臺,并針對能源計量設備生產、檢定和運行環節的質效提升問題,創新性研制了面向計量檢定和現場運維的深度學習交互模型 YOLO,發明了柔性化檢定流水線系列裝備,并通過聯盟區塊鏈保障多源質量數據的在線認證與跨域分析,為能源計量設備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質量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并延申服務于政府監管、企業生產、社會民生等多元化數據應用場景。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營銷服務中心王朝亮介紹說,項目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浙江杭州、湖州、舟山和紹興等地,有效解決了計量檢定柔性化、靈活性不足和倉儲管理復雜等問題,提升了個性化非標準計量設備的檢定效率,并通過產業協同數據分析保障了電力計量設備的精準,為優質營銷服務提供了新動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