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交通公司秉持“科技賦能、創新引領”的發展理念,持續豐富“技術積淀”,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發、投入、應用,用行動實現科技賦能。
裝配式、構件化鋼結構廠棚運用,邁出降本增效新步伐。交通公司工程裝備公司自主研發新型多跨式裝配式廠棚,廠棚由鋼架、檁條、系桿、水平撐、隅撐等組成,所有構件均為標準化設計,通用性高。廠棚采用重鋼結構,強定型,剛度高,不易變形,有更高的安全系數,適用于全國大多數地區。構件工廠化生產,現場拼接,長寬可調,以滿足不同項目需求。長度方向通過調節鋼架間距來實現。寬度方向通過增減調節塊的數量來實現,一次性設計生產雙跨最大跨度66米,可實現15種尺寸的調節。與傳統鋼結構廠棚相比,具有兼容性強、建設周期短、可周轉次數多、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一次投入,可多次使用,實現一棚多用,一棚久用。
應用路面智能化系統,提升路面施工質量。交通公司許信高速項目瀝青下面層、中面層試驗段攤鋪全面采用路面智能化應用系統,通過在瀝青拌合樓布置傳感器和控制器,對生產過程中的計量數據、時間數據和溫度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并同步傳輸至后臺數據中心,實現瀝青混合料級配、油石比、出料溫度的實時控制,實現路面鋪裝質量問題可追溯;同時,建立局域網,實現機群協同作業以及施工數據共享,碾壓作業實時監控,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施工云圖實時查看壓路機所在的樁號位置及碾壓溫度、速度、遍數。
建立精細數值模型,實現不對稱墩頂轉體。交通公司新鄉鳳凰山引水工程項目跨南水北調管道橋上部結構采用墩頂不對稱水平轉體施工技術。橋梁上部結構采用滿堂支架現澆法施工,在轉體前進行稱重試驗,通過對梁體的精確配重確保轉體的偏心距等相關指標滿足方案要求。橋梁具備較大的跨幅比(主跨130米,橋寬6米,跨幅比為21.6),其在轉體過程中對配重、風荷載等較為敏感。通過建立精細數值模型模擬轉體全過程,對橋梁穩定性及受力進行分析,在轉體過程中加強監控量測,確保了橋梁轉體成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