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贛州3月3日電 (熊錦陽)同飲一江水,共護東江源。3月1日,是東深供水工程向香港供水59周年的日子,東江源頭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上氣氛熱烈。來自東江源頭區域的安遠、尋烏、定南等縣市區和東江流經區域的粵港等地代表云集于此,慶祝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對保護好東江源做出鄭重承諾。
在當天的愛源護源活動中,200多名來自贛、粵、港三地的群眾代表揮鍬鏟土,回穴澆水,在三百山上種植護源樹,以行動倡導共護東江源。
1963年,香港遭遇罕見的嚴重干旱,1964年2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啟動。1965年3月1日,東深供水工程建成向香港供水。自此,多情的東江水把東江源頭群眾和粵港居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據了解,安遠縣在東江源區域嚴格實行“三禁三停三轉”,封山育林、禁捕禁漁、關停采礦。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的10年間,累計禁伐天然林150多萬畝;建成培育防護林28.6萬畝;放棄具有100多億元潛在價值的礦產資源開采,完成104個、3000余畝礦山生態恢復治理;關停47個發證礦山,關停企業160多家,拒絕引進有污染的項目340多個。東江源頭水出境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標準Ⅱ類以上。
此外,在傾心保護的同時,安遠縣還積極踐行“兩山”理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提出“融入灣區發展精雕東江翡翠”的思路,建設成為大灣區的“后花園”“果園子”“米袋子”“菜籃子”。
目前,安遠縣有著綠色、透明、閃亮、精美的東江源頭“翡翠縣”美譽,三百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特殊意義的旅游勝地。據安遠縣旅游部門統計,僅今年春節假期,三百山景區客流量達22.28萬人次,其中大灣區游客占30%;旅游綜合收入超過900萬元,同比增長16.7%,東江源頭的“綠水青山”悄然嬗變成“金山銀山”。
“東深供水工程建成供水59年來,安遠縣為守護一泓清水,放棄了價值千億的礦產資源開采,前后投入生態保護和治理資金超130億元。”安遠縣委書記楊有谷表示,安遠縣一定堅持最嚴要求,守牢生態紅線;采取最實措施,厚植生態優勢;提供最優產品,共享生態成果。(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