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最新數據,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延續良好態勢,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3.9%。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一批在全球范圍內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整車及零部件公司爭相涌現,投資價值受到市場關注。2月以來,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和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均取得了較好的表現,截至6月17日,兩只指數累計漲幅分別達12.9%和18.6%。
同樣是聚焦汽車產業的指數,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和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各有特色。 從行業分布對比,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側重零部件環節,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則更廣泛地包含汽車智能化、電氣化領域的相關公司。再具體來看,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聚焦產業鏈上游,不涉及整車環節,前三大權重行業為車身附件及飾件、底盤與發動機系統、輪胎輪轂,合計占比56%。相比之下,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對汽車產業鏈的覆蓋更全面,除零部件環節外,還更多涉及電池和整車制造,鋰電池、電動乘用車、電池化學品為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占比49%。
從成份股數量與集中度來看,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成份股有100只,多為中小市值的零部件公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合計權重約42%,每只成份股的權重均在10%以下。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成份股數量為50只,涵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乘用車龍頭比亞迪、長城汽車,軟件龍頭科大訊飛等。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合計權重約64%,集中度更高,其中,寧德時代占比19%,比亞迪占比13%。
此外,兩只指數成份股中,共有9只重合的個股。其中,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這兩家零部件企業均在兩只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中;此外,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中,還有3只成份股也在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中,分別是軟件相關的德賽西威,以及車身附件及飾件相關的華域汽車、星宇股份。
專家表示,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儲能、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網聯等多種變革性技術進一步融合,汽車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將持續走高。(經濟日報記者 李華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