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促進汽車和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 題:加強電子產品隱私保護 優化汽車限購政策——聚焦促進汽車和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
新華社記者嚴賦憬、陳煒偉
《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7月21日公布,分別圍繞促進汽車和電子產品消費,提出10條、12條具體措施。針對加強電子產品隱私保護、規范電子產品回收制度、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等內容,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在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進行回應。
規范電子產品隱私保護和回收制度
此次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措施綜合施策,對電子產品面臨的隱私保護、回收體系等問題,提出針對性政策舉措。
措施明確,加快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加快數據脫敏、合規利用的政策和行業標準制定,依法打擊企業不當利用個人隱私行為。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說,有關部門將依法加強對二手電子產品收購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非法拆解電子產品、非法流通二手零配件的打擊力度,杜絕非法拆解對個人隱私的威脅,并嚴格落實消費者信息保護政策,依法打擊企業不當利用個人隱私行為,打擊非法獲取隱私牟利的犯罪行為。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同時具有污染性和資源性。為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措施明確規范電子產品回收制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二級巡視員宋常青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廢棄物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夯實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制度、豐富回收模式、提升拆解利用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汽車限購政策
當前,我國汽車消費復蘇態勢穩中向好,但汽車消費仍有進一步挖潛提質的空間,此次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更加務實。
在優化限購方面,常鐵威說,今年以來,我們積極協調有關限購地區,結合實際,鼓勵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購車指標投放,實施城區、郊區指標的差異化政策,盡早下達全年購車指標,加快投放的進度,更好滿足居民的汽車購買和出行需求。
二手車交易市場潛力大,但市場信息透明度有待提升。措施進一步督促落實了取消二手車限遷、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已出臺政策。“要合理增加對二手車平臺企業的抽檢頻率,抽檢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以此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交易信心。”常鐵威說。
措施明確支持適宜地區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原則上采購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汽車采購占比逐年提高。“考慮到換電模式需要較強規模效應,公共領域可以先行先試,積極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模式的試點,但也要持續推動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制定,增強兼容性、通用性。”常鐵威說。
促進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近年來,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農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但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商貿流通在基礎設施、渠道網絡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在更好服務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下鄉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李超表示,將從以下四方面發力,促進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豐富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下鄉銷售渠道。加大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因地制宜用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等相關資金,改造提升縣鄉家電銷售服務網絡,在縣鄉合理布設智能家電展示體驗店、開展下鄉巡展等活動。
改造提升農村商貿流通設施。推動改造提升一批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商貿中心。推動郵政、快遞、供銷、農村電商等設施網點資源整合,辦好農村綜合服務站、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優化縣鄉村物流配送服務模式。持續推進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完善電子產品營銷、回收、維修等相關物流服務,逐步降低大件家電配送、返修成本,打通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
促進農村商貿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積極促進縣域商貿企業發展,支持農村傳統商貿、郵政、供銷、物流等企業數字化、連鎖化轉型,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