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2023年“聯合國糖尿病日”來臨之際,有關專家強調了解II型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影響,獲取正確信息和有效護理對于推遲或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據估計,全球約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1],占20~79歲成年人的10.5%[2]。 糖尿病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與其他主要非傳染性疾病,即心血管疾病、癌癥和呼吸系統疾病,共同導致了超過80%的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此外,糖尿病還可導致眼部并發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一種無痛性疾病,主要癥狀是視力下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工作年齡成年人(20~65歲)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大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失明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據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03億人患有一定程度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其中約2854萬人視力正受到威脅[3];而在中國約有1950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其中380萬人的病情發展已經危及視力[4]。
糖尿病患者患上視網膜病變的概率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增長而增加。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的病程時長、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因此防治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關鍵措施是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具體如下:
1)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眼病的發生與高血糖密切相關,因此患者需要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定期測量血糖水平,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控制對視網膜病變發展的任何階段都有益處。
2)健康飲食:糖尿病眼病患者應該遵循健康飲食原則,減少糖類、脂肪和鹽的攝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食物。
3)適量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體重,增強心肺功能。糖尿病眼病患者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大多數II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減輕體重和和運動,聯合或不聯合口服降糖藥物能夠很好地控制血糖,無需胰島素。
4)定期眼部檢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眼部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視網膜病變等眼部并發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最早的臨床表現是視網膜微血管瘤,因此針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篩查主要是眼底檢查。彩色眼底圖像對發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記錄眼底變化很有用處,并可重復使用,同時也有助于臨床醫生與患者溝通和解釋病情。目前在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眼底圖像系別系統來實現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
5)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的攝入會加重糖尿病眼病的發展,因此患者應該戒煙限酒,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6)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如果被診斷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那么患者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這可能包括藥物治療、激光,手術等。
國際奧比斯積極支持在我國開展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項目,重點是提高縣級醫院眼科針對糖尿病所引發眼病的診療能力,開展糖尿病相關眼病篩查工作,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質量、方便可及的眼科服務,預防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
不同年齡段糖尿病患者建議運動量[5]
對糖尿病患者建議食譜[5]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