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0月1日電 (記者 郭軍)時值新中國成立75周年華誕之際,備受關注的“翰墨丹青頌中華”——喬平、陶第遷、張展欣迎國慶書畫展10月1日在廣州越秀區文化館啟幕。本次展覽匯聚了三位書畫藝術家近期創作的百余幅作品,為羊城市民及藝術愛好者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本次展覽由廣東文化傳媒發展研究會主辦,廣州福生書畫院、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承辦,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文化促進會協辦。展覽將持續到10月10日。當日,廣州福生書畫院在展覽現場正式揭牌,三位書畫家現場揮毫,向觀展市民贈送書畫作品。
喬平、陶第遷、張展欣迎國慶書畫展10月1日在穗開幕。郭軍 攝
本次展覽以“翰墨丹青頌中華”為主題,旨在通過書畫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精神。展出的作品既有傳統筆墨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
據悉,喬平、陶第遷、張展欣均長期在文化傳媒界工作,喬平是廣州市文聯名譽主席,廣州市人大代表、書法家;陶第遷是南方都市報原執行總編輯,書法家;張展欣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知名書畫家。
三位藝術家均長期經受傳統文化的浸潤和熏陶,鑄就了他們文化藝術創作的品格。多年來,他們懷著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對藝術的不斷追求,將滿腔的激情注入筆管毫端,創作了大量佳品。在展覽書畫作品研討會上,多位專業人士對三位書畫家的作品進行了精彩點評和分析。
廣州福生書畫院揭牌。廣東文化傳媒發展研究會 供圖
喬平展出的作品包括長達13.8的米書法長卷《廣州賦》(原文作者:劉斯奮),他用溫潤流暢、秀美大氣的行書,表現出廣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改革開放成果,把一個鮮活生猛、煙火氣十足的廣州,通過書法藝術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陶第遷的書法作品飄逸灑脫,獨具一格,他愛讀詩寫詩,從他的作品中,既能領略古今名家作品的書法演繹風采,也能感受作為詩人的創作情懷。
藝術家現場潑墨創作。廣東文化傳媒發展研究會 供圖
展覽現場還設置了多個亮點環節,如藝術家現場創作表演、書畫藝術研討等,還發布了“翰墨丹青頌中華”一一喬平、陶第遷、張展欣迎國慶書法作品集。(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