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書盛世,丹青譜華章。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月13日,由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閑產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聯宇天盛文化發展中心、北京惠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文化管理大會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在北京聯合大學成功舉行。
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活動現場(馬祥蒼 攝)
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部分領導嘉賓合影(時小剛 攝)
宿州市一級巡視員、市政協書畫研究院院長、宿州市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魏建華,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張玲娜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斌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吳承忠教授,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大樹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教授,山東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李軍紅,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傅志剛,中國民族品牌博覽會組委會執行主任閆琳,原大連要塞區司令員馬儒林,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房山區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趙志清,中央文史館書畫研究員、中國美協會員、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宿州市美協主席、市政協書畫院院長陳光林,中國書協會員、宿州市書協原副主席,宿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邢培林,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會長、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黎乃超,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中國書法篆刻學院金士焯教授等相關領導、專家教授和書畫藝術家約60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活動現場(馬祥蒼 攝)
此次展覽還匯聚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雪,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桂雍,中國美協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宿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耿震,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通市法術家協會主席丘石,中國書協會員陳曉輝、張照、秦建、呂耀坤、王永,中國美協會員張曉露、吳為,以及王廣振、段光彩、崔秀云、汪鐘鳴、黃名芊、沈志斌、王絮等全國各地40余位書畫藝術家們的書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藝術家們的創作水平,也體現了對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活動現場(馬祥蒼 攝)
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活動現場(時小剛 攝)
吳承忠教授宣布展覽開幕(馬祥蒼 攝)
開幕式由中國民族品牌博覽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劉真真、著名主持人郝韻林主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吳承忠教授宣布展覽開幕。
張玲娜教授致辭(馬祥蒼 攝)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張玲娜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她表示,藝術,是文化的瑰寶,是心靈的慰藉,更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書畫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底蘊和深厚的文化情感。它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與升華。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展示交流會,旨在通過這一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欣賞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藝術與現代教育的深度融合,激發師生的創新思維和藝術靈感。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是在1978年成立的北京航空學院一分院、二分院的基礎上,幾經變遷融合組建而成的。隨著北京聯合大學40余年的發展,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學科專業齊整并在業內具有較強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一所經濟管理學院。學院緊密結合北京城市功能戰略定位,不斷提高學院辦學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堅持政、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特色,探求管理智慧,開發個人與組織潛能,培育具有獨立人格和實踐創新能力之管理專才,成為推動區域創新發展的優秀管理學院。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我們深知文化藝術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積極搭建各類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努力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讓學生在藝術的熏陶下,不斷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升修養。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激發師生對書畫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并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合作,共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劉斌教授致辭(馬祥蒼 攝)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斌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我們一定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文化強國建設意義重大。我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會深入交流意見,進一步凝聚共識,為我國文化的發展、走向世界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魏建華先生致辭(馬祥蒼 攝)
宿州市一級巡視員、市政協書畫研究院院長魏建華在致辭中表示,書畫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它以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傳承文化、凝聚人心的橋梁。今天,我們在這里展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書畫藝術家們心血的結晶,是他們用筆墨抒發情感、謳歌生活的真實寫照。宿州市,地處安徽北大門,位于皖、蘇、魯、豫四省接壤的中原腹地,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5家量子通信節點城市之一、華東地區云計算中心;宿州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下轄的埇橋區是“中國書法之鄉”,蕭縣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靈璧縣是“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書畫藝術源遠流長。目前,宿州共有國家級美協會員98人、書協會員114人,省級美協和書協會員1100余人,能書善畫者10萬余眾。當前,宿州正處在奮力“追趕蘇北、領先皖北”的新征程中,也擘畫了致力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愿景。這次參加首屆“丹青墨韻展芳華”書畫藝術邀請展,也是我們宣傳和展示宿州書畫藝術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參加這次展覽的作品根植傳統,風格多樣,異彩紛呈,既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傳承、地域特色,又展示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人文精神,生動表達了創作者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宿州書畫,感受宿州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和蓬勃生機!在此,我們也誠摯歡迎各位朋友有時間多到宿州走走看看,常來宿州做客!
趙志清先生致辭(馬祥蒼 攝)
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房山區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趙志清致辭。他先從房山區人類的起源及后來的文明、文化講起,再言及云居寺內珍藏石經、紙經、木版經的“三絕”,以及中國書法在隋唐時期的大發展。其中,“石刻佛教大藏經”始刻于隋大業年間,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于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紙經現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單刻佛經等。《龍藏》木經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至清乾隆三年(1733年—1738年),現存77000多塊,是集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堪稱中國木版經書之最。
陳光林先生致辭(劉真真 攝)
中央文史館書畫研究員、中國美協會員、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宿州市美協主席、市政協書畫院院長陳光林說,中國書畫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審美理念,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國際文化的大舞臺上綻放光彩,其獨特的筆墨技法、構圖特點以及對審美和意境的追求,為國際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想,這也正是我們今天的書畫展,與“國際文化管理大會”同期舉辦的期望所在。中國書畫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記憶,從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現代的藝術大家,他們的作品都見證了時代的變化變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所以說,作為當代書畫家,用筆墨丹青表現綠水青山,描繪幸福生活,展現時代的氣息,是我們的擔當和使命。此次書畫展,匯聚了眾多書畫家的作品,這些作品主題突出,異彩紛呈。藝術家用筆墨反映時代精神,明德修藝,以文載道,寄托著藝術家崇尚自然,熱愛生活,感恩和贊美新時代的真摯情懷。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向觀者傳遞美、傳遞愛、傳遞正能量。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書畫與國際文化的融合,應該是一場美麗的文化邂逅。愿中國書畫在國際舞臺上,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梁和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
黎乃超先生致辭(馬祥蒼 攝)
金士焯教授致辭(馬祥蒼 攝)
黎乃超、金士焯教授以及北京恭熹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金豹先后應邀上臺發言。
贈送書畫作品(馬祥蒼 攝)
贈送書畫作品(馬祥蒼 攝)
贈送書畫作品(時建 攝)
贈送書畫作品(馬祥蒼 攝)
活動期間,魏建華代表宿州市分別向北京聯合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贈送兩幅精品佳作。
頒發參展并收藏榮譽證書(馬祥蒼 攝)
隨后,魏建華先生、張玲娜教授等相關領導給參展并收藏作品的創作者頒發榮譽證書。
參觀書畫展(馬祥蒼 攝)
參觀書畫展(劉真真 攝)
參觀書畫展(馬祥蒼 攝)
參觀書畫展(劉東林 攝)
參觀書畫展(馬祥蒼 攝)
參觀書畫展(郝韻林 攝)
在觀展、交流環節,陳光林、邢培林、趙志清、楊德銀、馬良軍、晁向遠、胡正平、王相惠,馬燕莉、楊麗鳳、金士焯等到場的書畫藝術家們對參展作品進行了一一點評和觀摩。
贈送書畫作品(時小剛 攝)
趙志清、傅志剛、魏建華、閆琳等領導合影(劉真真 攝)
第十一屆國際文化管理大會集體合影(北京聯合大學 供圖)
據悉,本次書畫邀請展還得到了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國民族品牌博覽會組委會、安徽省宿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安徽省宿州市美術家協會、北京市房山區書法家協會、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北京玥德镕軒商貿中心、北京微風數碼快印有限公司、北京中企服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恭熹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圖 文/馬祥蒼 時建 劉真真 劉東林?郝韻林 來源/中國經貿文化網)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