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分析學證明,牛奶是常見單一食品中非常接近人類“全價食品”標準的一種食物,是自然界賜予人類完美的營養物質。除了營養十分豐富之外,牛奶中的營養元素容易被人體接納,利用效率很高,是很友好的食物。
所以在數千年的農牧業發展中,人類總是用各種科技和創新深度挖掘牛奶中的鮮活營養。這也讓牛奶成為人類食譜中的“科技卷王”,并由此讓全球各地誕生品類豐富的乳制品。
當下隨著國內民眾營養健康意識的提升,牛奶被市場給予了更高的價值期待。消費者希望牛奶能保持更高的新鮮度、更大的營養價值,甚至是作為母乳喂養之外的補充。想要實現這些期待,依靠傳統農牧業的“方法論”,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于是,“從源頭出發,用現代科技將乳業全產業鏈重做一遍”成為了新的商業共識。不過,這種共識的落地則是艱難的。因為在這條產業鏈上,從奶牛育種到飼養,從產品研發到生產,每一個細分環節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重資產投入和研發投入。
但是,沒有挑戰者就不會有挑戰成功者。
在近期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全球最大的紀錄片制作和播出單位Discovery通過紀錄片《探索鮮活終極密碼》,向全球揭秘了君樂寶全產業鏈科學布局和創新,以全球視野揭示:在產業鏈日趨自主化的宏觀環境中,企業提早布局全產業鏈一體化的戰略意義。因為全產業鏈的整體布局,不僅是中國乳企向上生長的力量,也是中國乳業保持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的壓艙石。
全產業鏈一體化
中國乳業的“穩定之源”
在越來越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供應鏈的穩定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產業鏈、供應鏈環環相扣,一個產品往往涉及眾多上下游企業,缺少任何一環都可能導致生產受阻。
以汽車行業為例,因疫情及電子芯片短缺,汽車生產一度遇阻,倫敦咨詢機構埃信華邁(IHS Markit)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12%,跌幅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8%。在此次危機中,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意識到了產業鏈穩定的重要性。
在半導體行業,當美國、歐洲、韓國等積極推動芯片制造回流本土,國內的半導體行業也開始全產業鏈布局動作——制造端,中芯國際積極擴張產能;設計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通用CPU“龍芯3A6000”正式發布;系統端,鴻蒙可將硬件類的各個模塊進行封裝調用。
由此可見,在新的競爭形勢下,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已經成為了維持行業穩定發展的關鍵。而作為中國乳業的代表企業,君樂寶也領行業之先,超前打造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
以振興行業之義勇創新模式,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2012年,君樂寶年銷售額十來個億,我記得當時制定企業愿景(要成為中國營養健康乳制品企業的領先者)時,大家都覺得不可能,甚至覺得說出來不好意思。”在今年年初君樂寶科學戰略發布會上,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感慨道,今天的君樂寶,離當時的企業愿景已經非常接近了。
2023年剛開年,君樂寶就正式對外發布了“科學營養 鮮活力量”科學戰略,持續以科學布局全產業鏈,加碼升級“六個世界級”模式,以科學營養為全年齡段人群提供精準的健康升級解決方案,致力實現“成為中國營養健康乳制品企業領先者”的愿景。
如今的君樂寶,其產業鏈、供應鏈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穩定性和獨立性。
這實際上不只是君樂寶自身的成功,更是中國乳業在風云變化的國際形勢中的“穩定之源”。
科學重構,從一枚胚胎開始
君樂寶是如何實現全產鏈科學布局的呢?透過Discovery的紀錄片,外界得以洞悉這一切。
在傳統農牧業,一般的奶牛一年的產奶量約為8噸,而優質的奶牛,一年的產奶量甚至可以翻番。想要得到更多優質的奶牛,傳統的做法是自然配種,然后不斷挑出最優秀的下一代。經過幾代牛的迭代升級之后,奶牛品種就會越來越好。
但是這樣的做法太慢,而且無法準確干預。為了培育出遺傳性能更佳的牛犢,君樂寶采用現代前沿胚胎技術,跨越式提升遺傳性能——將優質母牛的卵子和優質公牛的凍精,在實驗室里完成授精。
然后,實驗人員在眾多胚胎中優中選優,將最優良(1級)的胚胎,放入母牛體內,培育出下一代優質奶牛。之后,遺傳性能優質的奶牛再產生第二代、第三代,并不斷進化。利用這種前沿的胚胎技術,君樂寶奶牛3代進化的水平,甚至可以超過傳統5代遺傳進化。
需要注意的是,試驗所使用的卵子,是從15萬頭奶牛中挑選得來,而精子則來自全球GTPI綜合排名前列的種公牛。所謂GTPI,指的是綜合育種值。所有參與排名的種公牛,其基因會從生產性能、繁殖性能、健康等維度進行打分,一共涉及40-50個科目,75000多個細分標準。
簡單來講,就是排名越靠前,公牛基因越好,后代奶牛產奶量和牛奶質量越高。
君樂寶創新國內國外同步自主育種新模式,如今擁有的1頭種公牛進入了全球前10名,有3頭種公牛進入世界排名前50名,有13頭牛進入世界排名前200名。這種世界級的育種方式,也讓君樂寶的原奶質量實現了國際領先。數據顯示,君樂寶出產的原奶奶源菌落總數低于2萬CFU/mL,體細胞數低于20萬個/mL,各項指標均優于歐洲、美國和日本標準。
另一項讓中國乳業都引以為傲的“黑科技”,就是君樂寶創新的INF0.09秒超瞬時殺菌技術。
何為超瞬時?人類眨眼一次的時間大約需要0.12-0.2秒,而君樂寶利用超瞬時殺菌技術,整個牛奶的殺菌過程約為0.09秒。得益于超瞬時殺菌技術,君樂寶最大限度保留了天然的鮮活營養——活性蛋白,更多的國內用戶也能喝到活性營養豐富的低溫鮮奶。
這項黑科技也讓君樂寶旗下的高端鮮奶品牌——“悅鮮活”自2019年上市后便迅速占領市場,2023年7月摘得全國高端鮮奶市占第一。
類似于這樣的科學重構還有很多。比如為了養好牛,君樂寶通過與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研究所合作,在壩上草原布局專屬草場,培育的牧草品質已經接近國際水平;為了讓牛“吃得更好”,君樂寶研發被稱為“牛體外胃”的機器,它可以在體外模擬牛瘤胃的消化功能,從而全面解析飼料在瘤胃內的降解過程,這些數據將全面幫助營養專家評定各種飼料營養價值,科學優化飼料配比。
公元1世紀時,希臘作家普魯塔克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忒修斯之船上的木頭逐漸被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有些哲學家認為是同一物體,有些哲學家則認為不是。
而君樂寶通過奶牛育種——種草——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就像拆掉傳統奶業一塊又一塊木板,再換上新的木板。這個過程中,當原有體系中每一個環節都被技術重構后,君樂寶也完成了自我忒修斯之船的建造。
顯然,這是一艘更堅固且速度更快的船。就像全產業鏈重構之下的君樂寶,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中,有了駛向更遠地方的可能。
技術壁壘建立,規模效應待起
縱觀整個現代商業社會,企業成功的主流邏輯都是依靠著長期構建起來的產業鏈技術競爭力,這種競爭力越強,后期隨著銷售規模的擴大,公司規模化的盈利能力就會水漲船高。
以蘋果為例,蘋果CEO蒂姆·庫克2009年第一次主持財報電話會議時,被問及如果沒有喬布斯,蘋果將如何運作。當時他的回答是:“我們相信,要擁有和掌控我們所制造產品背后的主要技術,并且只進入那些我們能夠做出重大貢獻的市場。”
此后,蘋果在產業鏈開始了堪稱瘋狂的投資,并帶動整個供應鏈一起投入。2022 年,蘋果的研發和資本支出約為269億美元,137家上市的蘋果供應商研發投入和資本開支則達到了 3000多億美元。
與蘋果相似,君樂寶的科學路線也一樣采用重資產的投入方式。為了建立完善的研究體系,君樂寶投資約5億元建成科學營養研究院,并打造了中國首款HMO奶粉以及首款全產品系列通過低GI認證的酸奶品牌簡醇。
在世界級先進的牧場打造上,君樂寶奶牛存欄達到15萬頭,養殖規模位居行業前三;近十年在草業和牧業上投資超過80億元;在世界級領先的工廠里,君樂寶奶粉生產線上集成了20多個國家的先進技術,配置了1500多種傳感器,所有生產流程高度智能化。
從投入早期來看,這樣的方式對于企業現金流,無疑會產生較大的壓力。但是,一旦建立全產業鏈的技術圍墻,外界想要打破將會極其艱難,全鏈自控也將為企業帶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為穩定行業產業鏈、經濟話語權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全產業鏈的科學布局和持續不斷的正向研發,君樂寶無疑也已經具備了超越行業的核心科研創新能力。靠著這些核心技術和科學戰略的指引,君樂寶產品維度擴展到全年齡段后,科技壁壘帶來的規模化溢價能力將帶著這家公司,駛向更遠的地方。(來源:鈦媒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