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將引導精細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提供堅實基礎。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培育5家以上創新引領和協同集成能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培育5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建20家以上以精細化工為主導、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引導地方聚焦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產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精細化工通常指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涉及醫藥、農藥、染料、涂料、顏料、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等。專家表示,精細化工技術門檻高、產業關聯度大,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
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具有優勢。從規模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不含醫藥)營收在全球占比近50%,已多年位居首位,可生產3萬多種精細化學品,農藥、染料、涂料、顏料、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從產業鏈看,骨干企業在聚氨酯、氟化工等領域已具備較強競爭力,千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細分領域深耕;已有400多家化工園區將精細化工作為主導產業,形成了一批精細化工特色產業集群。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表示,精細化工是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密集型工業,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已成為世界各國調整化學工業結構、推動化學工業高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
專家表示,當前,精細化工產業發展面臨企業研發投入較低、技術裝備基礎不牢、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有待提升、安全環保壓力較大、上下游協同不足等問題,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精細化工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以原料型、通用型產品為主,高端科研試劑、高性能催化劑、特種表面活性劑、高性能樹脂等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精細化工行業亟需聚焦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需求,以延鏈強鏈為方向,加大技術攻關力度,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優勢產品競爭力。
促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針對上述問題,《實施方案》提出三點措施:一是推進傳統產業延鏈;二是加快關鍵產品攻關;三是促進優勢產品提質。推動涂料、染料、氟硅有機材料等具有比較優勢行業實施“三品”行動,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提供定制化、功能化、專用化、系列化的產品和服務。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精細化工企業入園率不足50%,部分化工園區主導產業特色不夠鮮明,園區內企業間產業鏈供應鏈關聯性不強,同質化競爭嚴重,未能發揮園區促進企業協同、產業耦合、降本增效等功能。行業布局東重西輕,東部沿海省份占據主導地位,而中西部地區精細化工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區域發展不均衡。
為加快提升化工園區發展質量,有序引導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分工合作、協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組織開展化工產業轉移對接等活動,引導地方科學謀劃延伸精細化工產業鏈,推進打造細分領域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形成東中西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聚焦重點,促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施方案》提出,發展一批高端產品,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提升優勢產品競爭力;推廣一批綠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先進技術;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特色鮮明、要素效益領先的園區。強化協同,優化創新體系和產業布局。布局精細化工創新平臺,完善創新體系;壯大龍頭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激發協同創新活力;引導地方聚焦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精細化工行業的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升級。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中化”)作為領先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將發揮在氟硅等化工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交通運輸等高端應用領域需求,持續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加快氟硅材料及制品、高性能纖維、電子化學品等領域關鍵產品研發布局。同時,中國中化將加快實施安全化、綠色化、智能化技術改造,提升數字化水平,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浙江龍盛作為染料行業龍頭企業,約占全球21%的市場份額。公司在加快染料等成熟產業數智賦能、減碳增綠的同時,重點聚焦電子級樹脂、聚酰亞胺清漆、紫外線吸收劑、酚醛模塑料等新項目進行技術攻關,提升我國電子化學品、高性能膜材料、高端橡塑助劑等領域關鍵產品的供給能力。
鍵邦股份深耕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環保助劑領域,形成了以賽克、鈦酸酯、DBM/SBM、乙酰丙酮鹽系列等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并與艾倫塔斯集團、百爾羅赫集團、雷根斯集團等全球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在主要產品細分領域穩居龍頭地位。隨著環保助劑對非環保助劑的持續替代,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千際投行研報顯示,精細化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全球科技持續進步,精細化工行業需加強創新,提升競爭力。(本報記者 張鵬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