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羅湖區營商環境又取得新突破!截至11月底,羅湖區商事主體突破30萬戶,占全市7.16%。全區招商引資落地重點企業223家,數量位列全市第二,已產生稅收6.5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羅湖GDP增速6.8%,高于全市水平1.4個百分點。
羅湖區始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錨定創建“三力三區”發展目標,緊扣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深入實施《羅湖區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區支持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22-2025年)》(下稱:《行動綱要》)。
近日,在深圳市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三個工作方案印發后,羅湖區第一時間出臺《羅湖區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下稱:《措施》)。
《措施》秉承了《行動綱要》“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堅持開放合作、協調發展,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目標導向、狠抓落實”四個基本原則,與“以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跨境合作平臺建設、以政策創新和要素集聚加快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綜合改革試點高標準推進市場準入放寬、構建高效運行的市場機制匯聚高端要素資源、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核心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五大板塊一脈相承。
深港現代商貿業升級發展區指揮部副指揮長、羅湖區發展和改革局一級調研員曹志文表示,相比之前出臺的政策,《措施》更聚焦于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企業發展“痛點”,以“企業愿不愿意來羅湖,發展好不好”作為政策實施效果的衡量依據。
以營商結果“閱卷”,重大產業項目紛至沓來
11月23日,羅湖區舉辦了本年度招商大會,共68個洽談簽約項目、1236億元意向投資總金額落地羅湖,其中包括世界500強投資項目8個,中國500強投資項目5個,上市公司投資項目10個。有12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涵蓋智慧低碳、智能家居、科技醫療、黃金珠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個產業領域。
據悉,這已經是羅湖連續第三年舉辦招商大會。三年來,招商大會的簽約金額從833億元發展到1236億元,共有49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投資項目落地,吸引47家央企、國企在此布局。
羅湖近年來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在消費、深港、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積蓄并釋放出強大的產業新動能。近兩年,戰新企業的數量增長已超過50%。
7月19日,作為清水河總部新城第一個拿地蓋樓封頂的大樓,羅湖區中金嶺南新材料產業大廈項目主體順利封頂。
中金嶺南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喻鴻表示,“在羅湖區政企聯動的系列舉措通力支持下,未來中金嶺南將以總部大廈為支點,在集群發展、技術突破、產用結合等方面深耕深造,點燃清水河總部新城產業創新發展的增長引擎,助力羅湖區融入灣區、鏈接世界!”
今年以來,羅湖區以有力舉措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要求,好做法不斷涌現。
在打造具有世界潮流引領力的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上,羅湖提出加快建設5大特色消費街區N個專業消費集聚區,支持推動13家國際品牌首店落地等舉措。圍繞打造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羅湖則推進在“過境”土地 B1地塊打造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在全國率先推動跨境信用改革打破深港征信“孤島”,并首次實現數字人民幣在深港兩地雙向應用。在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市場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上,羅湖更是啟動運營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產業園、建成全市首個數字文旅產業園……
優化營商環境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強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眾多優秀企業接踵而至的背后,是羅湖不斷推動存量、增量、企業服務一體化的努力。
比如在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方面,羅湖積極發揮金融業優勢,推出了“一企一策”,成功推進11家銀行組建瑞和銀團貸款,為企業放款11.238億元;為水貝珠寶集團量身打造貸款展期渡難關、銷售去化降杠桿的融資方案,支持企業平穩運行,同時助其降低負債近12億元。
此外,羅湖還營造了尊重企業家價值的濃厚氛圍。優化政企溝通平臺,通過建立民營企業家意見直通車制度、舉辦羅湖區“企業家日”等拉近政企“心”距離。
以市場需求和痛點“出卷”,機制建設助力改革形成合力
營商環境從何改善?在羅湖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區營商辦統籌,部門聯手、政企聯動,以市場需求和痛點為改革“出卷”。
近年來,羅湖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協調、調控、支持機制,以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土地、空間、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高端要素資源集聚。
在實踐中,羅湖形成了由區營商辦牽頭踐行的調研機制,深耕“深、實、細、準、效”調研五字訣,問需問計問效于市場主體,
形成了一批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思路舉措。
羅湖針對企業不同需求,提供精準服務,不僅吸引優秀企業接踵而至,同時帶來產業上下游企業集聚,實現企業在羅湖“問題有人管、發展有人帶、業務有人幫”,產業扶持政策精準推送率達到95%以上,重點服務企業滿意率達到95%以上,企業訴求解決回復率達到100%。
例如:針對華潤設立全國電商總部需協調解決問題,與市級展開深度溝通洽談,最終獲批華潤萬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屬于“市政府確定的有重大帶動效應的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并帶動落地了華潤水泥研發及供應鏈總部及華潤電力煤炭集采項目;針對環球新材并購需求,羅湖區第一時間組織對接博約基金,創新全市首例投資可轉債方式助力跨國并購,環球新材擬投資35億元在羅湖區布局中國總部項目,以外資方式投資建設結匯結算中心、技術研發中心、跨國并購項目事業部運營總部等。
為全力以赴“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在招商“一盤棋”發展戰略下,羅湖有效聚集各方合力。
羅湖在全市率先組建青年干部招商先鋒隊,構建“1+5+5+10+N”招商體系,組建7支青年招商先鋒隊、10個街道招商先鋒隊,凝聚分散在各個產業部門的招商力量。
“招商先鋒隊的專班運作模式形成了一種新的合作機制,它打破了原本的行政機構的界限,使得與招商不僅僅是產業部門的業務,而成為服務全局的綜合性事務。”羅湖區重點片區發展中心主任、招商先鋒隊隊長宿靜表示,隊員來自全區各個部門,包括人大、政協、審計、城管等。
同時,羅湖還注重市區聯動、政企聯動,產業部門、招商先鋒隊充分聯合市級部門、“鏈主企業”,積極走出去到境外、國外招商。
在招商 “走出去”的同時,羅湖也注重發展新空間,讓好企業、好項目有地可落。
羅湖建成區面積僅34.67平方公里,可謂寸土寸金。即便如此,羅湖區主要負責人在招商大會上表示“只要是符合羅湖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好企業好項目,羅湖有土地、有空間、有政策”。
羅湖既向城市更新要新增土地,也向天空要空間。《措施》明確探索“工業上樓”,羅湖將打造普通工業、新型產業等功能為主的工業示范項目。
在清水河總部新城,澳康達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城市更新項目也成功獲批成為羅湖區首個“工業上樓”項目,更是全市第一個由民營企業主導的“工業上樓”項目,將釋放28萬平方米生產空間。
此外,羅湖還有一個特殊的區域——B1地塊。這既是新增土地,也是深港合作的抓手。B1地塊面積9.6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可以釋放30多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羅湖將與香港有關方面共同開發該地塊,建立深港共商共建共享的協調機制,探索“境內關外、視同境外”的特殊監管政策和與香港趨同的稅收政策。
自兩地恢復正常通關后,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希望能夠在羅湖投資或者加大其原有產業的布局。
對此,南湖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熊旺球結合其招商經驗分享到,對港企而言,羅湖有著地理位置、政策服務以及人文情感方面的優勢。相比補貼和獎勵,港企更關注與營商相關的綜合環境。招商先鋒隊也曾對部分意向港企提供政策和法規方面的咨詢,幫助其在投資前進行全方位的評估。
由此可見,在機制建設和優化下,羅湖多個部門聯合,形成了為改革“出卷”的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羅湖區營商環境的口碑已遠名在外。由羅湖區主要領導任主編,發布的《深圳市羅湖區營商環境報告2022》,向社會呈現一份優異答卷,在內地及香港地區引起熱烈反響,首印近兩千冊一冊難求。
以高質量發展“答卷”,政策聚焦產業特色
今年1月,羅湖提出“三力三區”的發展目標:努力創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領力的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具有國際市場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聚焦“三力三區”產業發展定位,《措施》以“聚焦現代產業發展,突出深港規則銜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聚焦要素集聚和企業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聚焦營商環境評價新指標,突出良法善治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三大板塊為支撐,推出10個方面共26項具體任務,支持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經濟百強區第29名,羅湖區經濟規模超2600億元,但經濟結構與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從數據看,2022年,羅湖區地區生產總值(GDP)2630.19億元。其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占比超94%,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特色明顯,分別占第三產業比重的63.3%、76.2%。
把新興產業做優做強,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羅湖探索出一條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在《措施》中均有體現。
對于前者,不久前,中國首個數字人民幣產業園在深圳羅湖紅嶺正式投入運營,且羅湖發布了“數幣十條”專項政策,成立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示范區。
在此基礎上,《措施》給羅湖“數字人民幣先行示范區”加了碼:2024年率先實現數字人民幣和境外主流支付方式互聯互通,2024年實現與香港常態化、小額高頻消費場景口岸商戶全覆蓋。
對于后者,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黃金珠寶產業。
羅湖區黃金珠寶產業法人企業近7000個。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約占國內黃金珠寶批發市場份額的50%;黃金實物用量約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實物交割量的70%;鉆石實物用量約占上海鉆石交易所進口額的80%。
2022年12月,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在羅湖掛牌成立。未來,羅湖將依托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爭取交易中心牌照,推動珠寶玉石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即征即退、進口環節消費稅后移等稅收優惠政策,及珠寶玉石差異化便利通關、鉆石原材料通關一體化等海關政策落地。
“設立珠寶玉石交易中心一方面可以補齊深圳珠寶玉石原材料交易場所缺失的短板,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爭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奠定基礎,形成國際交易成本比較優勢。”深圳珠寶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翔表示。
與此同時,羅湖營商環境的改善也助推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根據2023年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二手車經銷商百強排行榜顯示,扎根羅湖二十多年的澳康達,不僅成為中國二手車行業第一品牌,更以優質生態賦能實體發展走出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破局之道。如,通過城脈金融中心、澳康達“工業上樓”等標桿作品,布局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再如,以名車廣場、精奢商務酒店、甲級生態辦公、商業mall、新奢生活領域五大業態參與推進全汽車產業鏈各環節融合發展,打造汽車產業生態天花板!
2022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圳市匯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遷入羅湖,并以其在國內集成電路芯片領先地位,成為羅湖區戰新產業總部集聚發展的一面旗幟。
即將于年底入駐清水河的中歐中心,將在創新藥物和精準健康兩大領域,構建垂直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體系,筑巢引鳳打造“羅湖健康谷”的產業集群!
于去年新遷入羅湖的深圳城安院,作為依托籌建國家城市安全技術創新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第1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形成城市安全科研創新要素集聚高地。(文/吳意 黃賢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