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不到半年,東方雨虹花都產業基地從一塊平地搖身一變,成為智能化、數字化的綠色建筑生產工廠,已實現首批投產。“花都的營商環境響應力度非常好,項目建設速度非常快。”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國雄感嘆道。
優化營商環境是廣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頭號工程”。近年來,花都區堅持“內外兼修”,以助推項目建設、創新政策落地、提高服務水平為抓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
得益于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花都區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引育更多新動能,今年1—7月,全區累計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17萬戶,同比增長24.71%。到7月底,全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9.65萬戶,同比增長10.15%。
面向“十四五”,花都將堅持營商環境改革往實里走、往細里走、往深里走,聚焦“企業所需、群眾所盼”,不斷強化制度供給,強化政策落地見效,讓企業家舒心創業、讓投資者專心發展、讓納稅人放心扎根,建設親商愛商的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筑巢引鳳來
前不久,京東再次加碼花都。7月22日,花都區與京東集團、京東科技集團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活力樞紐都會。
三方約定在10年的合作期內,項目土地開發建設面積不少于1000畝、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1000億元、年產值營收1000億元。同時,將幫扶百家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帶動百億級工業增加值增長,共同打造百億級電商產業集群。
事實上,早在2019年6月,京東集團京東灣區電子商務運營結算總部項目已落戶花都,預計2023年全部投產,年營業額超過350億元。京東集團至今已在花都注冊落戶8家實體公司,2020年實現224億元營業額。
作為廣州北部交通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聯系內地、輻射內地最佳的橋梁和紐帶,花都歷來是投資創業的熱土,具有突出的區位、產業、平臺、空間和環境優勢。
從京東(大灣區)智慧城項目,到中旅集團免稅商業文旅綜合體,再到中國電建南方區域總部……今年以來,巨頭項目頻頻落戶花都,企業一如既往地看好、投資這片土地。上半年,全區新落地16個項目,總投資195.38億元,增長563.7%;新簽約29個項目,總投資567.86億元,增長136.2%。
筑巢引鳳來。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的紛至沓來體現了區域發展的活力和營商環境的吸引力。
今年3月,廣東省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把廣州市分會場設在花都區玉湖國際冷鏈項目現場。見證投資強度大、技術含量高的外貿產業項目的高效推進,給玉湖冷鏈(中國)董事長陳少群留下了深刻印象:“項目落地花都,從選址規劃到動工建設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
為支持鴻利光電LED新型背光顯示二期項目快速落地,花都區予以專人跟進項目進展,全流程提供高效的審批服務,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配套企業產業扶持資金。“花都營商環境很好,這里的政府務實、高效,借助區域便利的交通優勢還能讓企業更輕易地對接整個產業鏈。”鴻利智匯董事長李國平說。
“花都是離世界最近的樞紐之城、離夢想最近的機遇之城、離幸福最近的活力之城。”花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重點產業項目審批代辦、項目首席、暖企專員等機制,更好地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溢出、產業溢出,大力引進香港、澳門、深圳等地企業在花都投資落戶,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政策加速度
“以前證照注銷要跑好幾個部門窗口,現在只要到企業聯合注銷專窗,就能一次搞定,真是太方便啦!”6月23日下午,鐘衛平申請注銷其經營的廣州市天仁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整個辦理過程不到1小時。
實行企業證照聯合注銷是花都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的一項新政務服務舉措。按照條件適當、程序簡約、時限壓縮的要求,率先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行業進行試點,即實現營業執照注銷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相關許可(核準、備案)證件注銷“一窗辦、同步辦、一次辦”,實現市場主體整體退出,進一步減少業戶辦事跑動次數,大大降低了申請人的經濟、時間成本。
“以前申請辦理證照注銷要經多個部門審批,要跑多個部門窗口,整個事情辦理多個事項串聯執行時間長、環節多,辦事效率低。”花都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推行企業證照聯合注銷后,實現辦理事項“一次告知、一次受理、一次驗證身份、一次辦好、一窗出件”,真正做到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近年來,花都區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商環境改革持續深化,100%的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265項事項實現“一窗辦理”,1164項事項實現“零跑動”。
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首創“拍地即拿證”。對有意向通過公開出讓取得用地的有關單位提供土地出讓前規劃服務,開展設計方案批復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的模擬審批,待用地單位取得使用土地證明文件后,換發正式批復文件,極大提高用地審批效率。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鼓勵企業創新創造。堅持過罰相當,依法合理確定免處罰、免強制事項,對符合規定情形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從輕行政處罰、減輕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減免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建立暖企專員制度,點對點聯系重點項目。成立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并設立區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全區處級干部定點聯系重點項目、規上企業,實現線上信息平臺中重點項目投資推進情況、重點企業發展問題解決情況與移動終端的信息共享。
伴隨著一項項政策的出臺落地,花都“刀刃向內”跑出營商環境改革“加速度”,也成為助企、暖企、親企、援企、扶企、愛企的最好注腳。
服務“心”品牌
在花都,辦事有了新去處。5月31日,花都區新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這棟8層高的現代化大樓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整合11個分散的區級服務大廳,設置229個服務窗口,可綜合辦理區內1902項行政許可事項和個人服務事項,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多頭跑”問題。
走進大樓內,一眼望去,每層服務大廳都根據業務板塊的不同,進行了主題顏色區分,藍色的是公安、黃色的是人社、綠色的是稅務……簡潔溫馨的色彩搭配讓群眾辦事一目了然,視野更加開闊。
“政務服務中心是評判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的重要窗口,是地區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在花都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劉春影看來,在“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的時代,要以企業群眾評價為第一評價,以市場主體感受為第一感受,以更溫暖、更高效、更便捷的政務服務,為花都打造活力迸發、公平開放、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地處花都CBD的黃金位置,新政務服務中心全力打造“溫度+速度+態度”的政務服務新常態,為企業、群眾帶來一站式、智能化、高效便捷的全新辦事體驗,以“黃金般”的政務服務效能為目標,助力花都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在硬件上,中心大樓按照全國一流水平智能化樓宇標準規劃建設,分類設置公安、不動產登記、人社、醫保、稅務、公證、綜合業務、智慧辦理等各類業務服務區,并開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長者通道、延時服務”等貼心服務,設置母嬰室、飲水區、休閑書吧、勞動者港灣等休閑體驗區。
在軟件上,全區35個單位共881項事項全部納入“集成服務、綜合受理、一窗出件”服務方式,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一條龍、一站式”服務。同時,借助電子證照、人臉核身等技術,已上線19項行政許可事項“零跑動”辦理業務,初步構建了以一網通辦為依托的“智慧政府”服務方式,今年將推進100個事項、3年將推進400個事項實現“掌上辦”。
未來,花都CBD中軸線將成為廣州北部的重要區域,這里高樓林立、商圈云集、配套完善,而新的政務服務中心以其精心、貼心、舒心、省心、熱心的五“心”級政務服務,將打造成為區域營商環境中的一張閃亮名片。(南方日報記者 周甫琦)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