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大連營商環境千人大會召開以來,大連市統一戰線牢固樹立優化營商環境是“頭號工程”意識,緊扣把大連打造成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城市目標,主動作為、精心謀劃,多措并舉為全市營商環境建設貢獻統戰力量。
宣傳引領,發出助力營商環境“好聲音”
“劉家橋是一座橋,連接著我和這里的每條街道,上橋便是遠行,下橋便是那回家的小道。劉家橋不是橋,他是我的鄉愁和我的年少;街上的老人都很熟悉,他們看著我長大,我見證他們的衰老。”
這是網絡界人士彭越在尋美大連活動中原創音樂MV作品的一段歌詞,是作者通過對自己小時候生長的地區——劉家橋進行記錄,進而表達了對大連整個城市的情懷,歌詞的字里行間,既有對這座城市市井味的承載,也有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尋美大連”主題活動是大連市網絡人士為傳播大連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和營商之美,開展的線上宣傳活動。活動開展以來,以全方位、多互動、創意新等特點為活動主旨,在濱城掀起熱話聲浪的同時,面向全國展現了城市風采!
今年年初以來,大連市委統戰部研究制定了《中共大連市委統戰部關于發揮統一戰線優勢作用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八項舉措》,支持各民主黨派圍繞不同領域的營商環境建設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和專題調研,在民主黨派基層組織中開展“雙百促振興”活動,指導市工商聯建立“一項工程、五個平臺”,深入推進網絡人士“尋美大連”主題網絡宣傳、新媒體賦能新營商等活動,組織開展黨外知識分子“看大連、知大連、愛大連”主題活動,推出“海歸·集結號”83011111為歸國留學人員提供24小時專線服務,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精準服務,當好民營企業“店小二”
“市委、市政府全心全意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更加堅定了我在家鄉大連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我們愿用 24 年來軟件產業發展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加倍回報家鄉,為大連軟件產業升級、“數字大連”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3月29日,大連軟件園開發有限公司將一面錦旗送到了大連市工商聯并表示感謝。年初,大連市軟件園公司將因動遷補償導致長年背負資金成本,經營面臨巨大壓力的問題反映到了市工商聯。市工商聯按要求第一時間深入企業了解并落實有關情況,依托民營企業訴求機制,幫助企業解決了補償資金1.05億元。
今年以來,大連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堅持把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著力當好企業的“娘家人”,架好政企“連心橋”,積極暢通民營企業訴求渠道,每月為民營企業解決“十件實事”,大力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截至2月底,累計上報35件實事均已出具解決方案,其中18件已完成,其余正在按時限推進解決,33件企業表示非常滿意,2件基本滿意,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
發揮優勢,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
“三年過萬億的目標充分體現了大連在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責任和擔當。現在市委市政府有決心有力度有溫度,我也有信心克服困難!市委定下了三年過萬億的目標,我也爭取三年從產值四千五百萬,增長到七千萬,為三年過萬億做超值貢獻!”
大連旅順威能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慶杰對著參加入企服務專項活動的市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劉如心堅定地說。據悉,近期以來,全市統戰系統100余名領導干部,深入民營企業,在積極做好宣講政策、傾聽訴求、解決問題、建言獻策等規定動作同時,扎實開展聯誼交友、防范風險、思想引領等自選動作,先后與100余名民營企業家結成交友對子,收集困難訴求40多個,上報意見建議6個,幫助企業解決近100萬元信貸資金。
為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大連市委統戰部還制定出臺了《大連市加強政企溝通協商實施辦法》,建立領導干部同民營經濟人士交往正面、負面清單,掃清政商關系的制度屏障。同時,會同市營商局共同組建150人的民營企業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員隊伍,與市紀委監委機關建立服務營商環境協助配合機制,齊心協力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通訊員 劉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