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3日獲悉,2024年重慶市“科研機構賦能產業發展區縣行”活動走進該市開州區,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等7家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與當地9家企業“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據了解,“科研機構賦能產業發展區縣行”活動由重慶市科技局主辦,旨在搭建平臺促進科研機構與區縣龍頭企業技術供需對接,凝練一批技術攻關項目,建構“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協同創新模式,促進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
開州區地處渝東北三峽庫區與秦巴山脈交會地帶,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的組成部分。開州區正積極打造“1234”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1”即電子信息這一大主導產業,“2”即先進材料和智能制造這兩大支柱產業,“3”即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新能源這三大特色優勢產業,“4”即現代中藥、智能家居、玄武巖纖維、山地農機裝備這四大戰略性“新星”產業。
為滿足當地產業發展需要,在征集當地企業意見后,重慶市技術轉移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研院所聯盟組織先進材料、食品農產品加工及生物醫藥領域的川渝兩地科研院所為企業“上門服務”。
在開州的活動中,綠萊生物、寶華制藥兩家公司向科研機構提出關于太白貝母和黃連中藥材的生物繁育技術、優良品種選育及產品開發的科技需求。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的專家從研究方向、實現路徑、技術可行度、工藝質量、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予以回應,并表達了前往企業進一步實地調研的意愿。
針對九鼎牧業提出的飼料添加中草藥的技術需求,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器械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黎君立即表示:“我們回去后將迅速組織技術論證,提供技術方案。”針對寶華藥業關于中藥飲片升級發展的提問,張黎君給出了運用現代中藥技術的建議。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組織川渝兩地科研院所走進更多地區,助力企業發展。
據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研院所聯盟由重慶市科研院所協會和四川省科研單位院所長協會共同發起成立,成渝兩地科研機構共同參與。聯盟旨在發揮成渝地區大院大所資源優勢,整合兩地學科和人才資源,加強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帶動川渝兩地產業轉型升級和成果轉化,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