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長春12月31日訊(記者馬洪超)吉林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對標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形成吉林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41項措施。
《實施意見》對吉林省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作出部署。吉林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孫大維表示,吉林省力爭用3年時間,通過創新舉措和政策引導,推動全省有意愿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一輪“智改數轉”,把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作為重點進行扶持和推動。“吉林省將從支持民營企業‘智改數轉’項目建設、支持民營企業上云用平臺、支持民營企業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數字化示范車間等方面重點發力,加快民營企業‘智改數轉’步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孫大維說。
近年來,吉林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持續深化“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連續9年在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2023年,吉林省部署了182項重點任務,其中圍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從市場準入、政務服務、公平競爭、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41項具體舉措。
吉林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毛永琦表示,下一步將堅持以經營主體和群眾感受為標準,進一步提升審批效率、服務效能、監管水平,常態化長效化以“硬措施”優化“軟環境”,讓各類經營主體在吉林省放心經營、安心發展。
為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吉林省建成了省、市、縣三級“信易貸”平臺網絡,全省各級平臺注冊經營主體已達130余萬戶,入駐金融機構473個,發布金融產品1244個,累計發放貸款312億多元。吉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志新表示,吉林省將依托“信易貸”平臺,進一步引導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金融機構入駐“信易貸”平臺,不斷提升信用貸款可得性,促進金融服務好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