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4年度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合肥市肥西縣新能源汽車安全系統零部件產業集群位列其中。
作為制造業大縣,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加速推進,肥西正不斷向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等產業大步邁進。2023年,肥西縣地區生產總值1153.8億元,同比增長7.7%,穩居安徽縣域經濟總量第一位。經濟發展背后是當地科學布局、精準謀劃新興產業,以及創新要素的有效供給。
轉型升級培育亮點
在華晟新能源肥西項目生產車間,嶄新的光伏組件生產設備整齊放置,AGV小車往來穿梭,只有幾個員工負責觀測儀表數據。“這是我們5GW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項目基地,其技術和自動化程度都是目前公司最高水平,總投資達50億元。”該公司公共關系事務經理王軍說。
當前,肥西已有光伏逆變器研發企業陽光電源、儲能產品開發企業派能科技等龍頭企業。“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新型儲能+光伏電站”的全產業鏈在肥西逐漸成勢。
“不僅是光伏,還有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新興產業在肥西扎根發芽。”肥西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倪飛表示,“如今,肥西已形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85%左右。”
“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談及肥西經濟發展,肥西縣委常委、副縣長程潭這樣概括。2021年,肥西縣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當年,肥西縣提出未來5年是肥西轉型升級最重要的階段,要將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打造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肥西發展勢頭正盛。近兩年,肥西實現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簽約項目協議投資額超千億元,這幾乎與肥西存量產業體量等同。”肥西縣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金嘉偉說,“在產業層面幾乎再造了一個‘新肥西’。”
“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在高端智能制造方面,肥西曾經靠白色家電起家,制造業基礎較為扎實;在大健康產業方面,我們有安徽醫科大學新校區等高校項目,也有省立兒童醫院、安醫附院南區、省胸科醫院等高等級醫院項目,并集聚近200家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相關的企業,產學研生態較為完善。”肥西縣發展改革委主任陳文松表示,“科學布局、統籌謀劃是肥西發展產業的先手棋。”
當前,肥西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產業,提出將打造2000億元新能源汽車及光伏新能源產業、2500億元高端智能制造產業、500億元產學研大健康產業,并成立專班部署謀劃。“就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首先協同各部門梳理規劃政策,然后由專班成員去江汽等龍頭車企尋求上下游企業名單,并組建招商引資團隊進行研判,最終引入部分企業進入專門園區,由點到面形成產業集群。”金嘉偉表示。
基金支持投管并重
一套專班、一個政策、一個產業發展集聚區,搭建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框架。而一個項目庫、一只基金則激活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擎。
“產業發展好,要素投入不可少。”肥西產城控股集團副總經理王雅卿表示,科創企業多為成長型企業,購買設備、科技創新都需要充足的現金流。“我們堅持推進金融創新,通過基金等方式不斷為企業提供各種融資服務。”王雅卿說。
2023年12月31日,肥西產投參股基金中安新能車基金完成對安徽深向科技有限公司的2億元B輪投資。深向科技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一家致力于自主正向設計、研發并制造智能新能源卡車的企業。在金融等政策支持下,該公司總部、銷售結算中心、新能源重卡智能化制造項目已落戶肥西,預計投資規模將超百億元,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完善。
肥西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宗旨,成立規模為百億元政府投資母基金,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同時,以國有資本引領、社會資本跟進的思路,共同培育發展產業項目,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各類產業子基金22只。截至目前,肥西各類產業基金總規模超700億元,近七成落戶大項目通過基金合作實現落地。
“安徽縣域首只10億元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基金便是在肥西成立的。”王雅卿說,“我們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配套制度。例如,我們會通過市場調查等途徑,根據儲備項目及過往業績、募資能力、投資能力、配合肥西招商引資的效果及基金組建效率等指標儲備基金管理機構。”
據介紹,肥西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規劃,主導設立或參與設立不同基金,然后根據具體基金的不同特性,以遴選等形式選定基金管理機構。同時,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基金管理人聯系,擴大“朋友圈”,以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其中。
談及投后管理,肥西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娟表示,他們將業務重心從“重投輕管”向“投管并重”模式轉變,發揮政府職能,在政策范圍內全面發力,賦能被投資企業,助力被投企業快速成長,讓投資項目持續增值。同時,堅持“千萬投資項目接洽必走訪,投后管理項目定期必走訪,重大風險項目必走訪”三必訪原則,以實地調研為基礎開展項目常態化投后管理,及時控制投資風險,保障投資回報率。“我們正逐步建立‘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管理制度。”陳麗娟說。
主動服務提升效率
“營商環境是當前城市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肥西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主任劉玉杰感慨,“企業招得來,還要留得住,這是地方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數據顯示,目前肥西累計舉辦“政企面對面”活動45期,接待、走訪企業278家次,閉環辦理涉企事項290件;開展領代辦服務1500余次,服務重大項目143個。拿地工業項目審批環節壓減50%,審批平均耗時壓縮至30日以內、減少60%,政務服務主動好評率超99.92%,政務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今年1月,肥西縣與福耀集團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將建設總投資57.5億元、占地面積約865畝的生產基地,建成后可年產汽車配套玻璃400萬套及配件玻璃400萬片,預計年產值可達60億元。
汽車產業是安徽“首位產業”,高端汽車玻璃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肥西此次項目成功招引,良好的政務服務是重要因素。
金嘉偉表示,肥西推出“節點工作法”,極大提高了政務服務質量。“我們首先把政府工作橫向分成不同項目,然后把項目縱向分為不同節點,最后再將節點落實到責任人,讓責任人根據節點完成工作。”肥西縣委督查考核事務中心副主任孔媛媛說,“節點工作平臺通過對重點任務分類建庫,劃定責任、時限等,并實行到期節點智能提醒、紅黃牌督辦機制。”
根據政府工作特點,當地因地制宜開發了信息化系統,將全縣政府投資項目、產業項目、招商引資項目等重大項目以及各種重點督辦任務納入其中。“每個項目或事項具體情況各有不同,我們可以設置若干個任務時間節點,并將工作人員和節點綁定,工作人員只需要按照分配給自己的節點推進項目。同時,我們緊扣節點實行督導。督查專員根據節點每日在線上實時調度,各單位線下調度議定事項。”孔媛媛表示,“規劃詳細,分工清楚,督查到人,政務服務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記者看到,在肥西縣的節點工作平臺,福耀集團安徽生產基地有18個重大節點,已經完成11個。據介紹,這個節點企業端和政府端可以共享觀看,項目進展既能讓政府看到,企業也能一目了然,工作流程公開透明。
依托縣里的節點工作平臺,肥西清單化、閉環式抓好問題辦理,確保企業訴求及時響應,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截至2024年7月,該平臺遴選入庫重大項目、重要事項1034個,涉及招商、產業、大建設、鄉村振興等26類,一個平臺統工作、管項目已基本實現。
(本報記者 李思隱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吳昊)
相關稿件